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互联网+”的定义

对“互联网+”的具体定义以及深层次的内涵解读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着其理论框架和应用路径。能否正确地理解“互联网+”,很大程度上也将决定政府或企业能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

那么,到底何谓“互联网+”?

较早开始宣传“互联网+”概念的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认为,未来“互联网+”应该是我们目前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未来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公式。例如,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的安保服务加上互联网成就了360;而传统的红娘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世纪佳缘。

马化腾则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是各种传统行业。当互联网加上媒体后,产生了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上零售后,产生了电子商务,对实体商业影响很大;加上金融后,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传统行业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工具。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的信息孤岛被互联网连接起来,行业间信息交互融合形成新的行业生态。互联网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的新机遇、新生命。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简单但明确的定义。从字面上看,“互联网+”是一种连接状态,“+”号的一边是工具,另一边是应用工具的主体。互联网工具,指的是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及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诸多新技术、新思维在内的创新工具;而应用互联网工具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也可以是行业、城市,乃至国家和星球,但在商业环境下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和产业。

因此,“互联网+”就是构建互联网化组织、创造性地使用互联网工具,以推动企业和产业更有效率的商务活动。

理解“互联网+”的定义,需要明确两个前提,并从两方面解读。

两个前提:

其一,“互联网+”是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来描述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是泛指,“+”同样也有多种形态。比如淘宝是“互联网+集市”、天猫是“互联网+百货商场”、早期的腾讯和京东则可以认为是“互联网+游戏厅”和“互联网+电脑城”;这样能最清晰地帮助企业明确自己的战略路径,也能最明了地让消费者了解企业定位。

其二,“互联网+”最关键不在于互联网工具,而在于应用互联网的主体。或者说两者会是螺旋式上升的关系,互联网会加快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变化的进程,而这种变化又会推动互联网在技术上进一步创新,同时在思维模式上更深一层地改造和升华。

两方面解读:

其一,深刻认识到重要性:“互联网+”将爆发巨大的能量,纯互联网企业需要与传统各行业深入结合才能获得更进一步发展,而如果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能真正实现核心能力与互联网的结合,最终也将焕然一新。

其二,需要具备快速行动力:对踟蹰于互联网转型的诸多传统企业而言,用更积极、开放的心态,快速理解互联网在自身所处经济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以行动去做具体改变,而不是被动等待互联网革命到来,会是下一阶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