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声表演类别
(一)按演员人数分类
1.单口
(1)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是相声演出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一位演员进行表演。它从民间笑话、神话故事、评书等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通过说笑话或滑稽问答的形式吸引观众,因其故事性强、情节丰富、人物生动等特点,往往使演出妙趣横生、出奇制胜,赢得了广大相声爱好者的好评。
(2)单口相声与评书的差异
评书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也是中华曲艺的一部分,由于和单口相声的表演人数同样都是一个,所以很多人将它们进行比较,下面我们通过简单介绍评书,来看看两者异同之处。
评书主要采用北方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来进行演说。古代称为说话,以口头讲说为主要表演形式,在语言运用上,常通过第三人称进行情节叙述、人物景色描写、模拟事理评说,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范式。传统的评书表演一般含有“定场诗”“开脸儿”“摆砌末”“赋赞”“垛句”或“串口”等程序。即先讲述一段小故事,以此进入正式表演,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并将其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一一描述给听众,随即讲述故事发生的场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常会通过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来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如说演到故事的紧要关头,又往往会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气势,突出演出效果。在故事的编排上,为了吊起听众的胃口,常常采用“关子”和“扣子”等结构手法来制造悬念,从而使整个故事离奇曲折、险象迭出、前后呼应、扣人心弦。
既然都是讲述故事,自然在表演过程中都会插入些许评论,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异的,通过品读一些相声和评书段子,我们尝试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第一,包袱是否一定存在。相声之所以为相声,其灵魂就是包袱,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以“抖包袱”来出奇制胜,单口相声也是如此,因此单口相声往往必含包袱;而一个评书作品很有可能从头至尾都没有使听众发笑,只是围绕某个历史故事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有时候就不必一定要有包袱。
第二,表演中是否有赞。有句老话叫“听书听的是赞儿”,指明了“赞”是评书中的重要内容,非但如此,“赞”更是评书中的必有内容。相比之下,相声主要讲究“说”“学”“逗”“唱”,为的是让听众发笑,所以单口相声中“赞”就不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了。
第三,讲述故事的详略和侧重。通常评书对于“故事”都进行较为细致的叙述,而单口相声则相对“潦草”,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曲艺的表达目的不同。单口相声的主要任务是逗乐,因此侧重于包袱在整个叙述中的位置以及包袱周围的铺垫,这样也就决定了它没有必要在故事情节上赘言。观众听的是里面的笑料,故事即使描述得粗糙也是可以接受的,它的一切叙述都可以说是为笑料的抖出服务的。评书要尽量讲贴切故事,单口相声对这一点的要求则相对宽泛。有时候单口相声在故事讲述的贴切程度上没有评书那么高,甚至可以有明显的“假”的地方或者说是故意“假”的地方,这种“假”即是为了抖包袱而做的铺垫。听众并不关注故事的细节讲述得是否到位,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玩笑,一个包袱,既然当“笑话”来听,其他方面就不会有那么多苛求。因此听相声的很少有人对故事的详略程度有什么异议,或是为故事的情节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而辩驳,因为对于笑话,无所谓合不合情理。如果一切都中规中矩,按寻常编排,相声的演出效果可能将受到影响。
第四,穿插的评论是否客观。评书的“评”,虽然也夹杂一些俏皮话,但一般较为客观;而在表演单口相声时,为了制造笑料,往往需要表演者通过凭借一些主观感受来调动听众的情绪,得出的评论相对不那么客观。
2.对口
对口相声,旧时也称作“双春”。一般为两人对讲的形式进行表演,演员为一捧一逗,男女相声,也是对口相声的一种。
双口相声是对口相声的别称,在早期的相声表演中,演员都在北京天桥等场所露天演出,也就是“撂地”。不同的表演形式,顺序也有先后之分,先出现的是“单口相声”,后来由于“逗哏”“捧哏”分工的出现,当时两个演员可以隔着一张桌子,各扮演一个角色,面对面地坐着说,故称“对口相声”。但是对口相声中,“逗哏”的话是应对“捧哏”的,而不单单是针对观众而设计的,所以在表演时常常要注意对方的反应,而适当地应对。随着相声社会地位的提升,表演者渐进入堂会、茶楼、剧场,演员从站在观众中间变成了站在舞台上,表演形式也演变成了两个演员都面向一侧说,因此又有了“双口相声”的说法。
对口相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贯口
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演员在说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气的迟缓、顿挫,尽量保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既要带动听众的情绪,又不能太快而引起听众心理的躁动。常见的段子如《报菜名》《地理图》《挖宝》等。
(2)文哏
相声表演风格之一,起源于先前俳优的“优孟衣冠”“言非若是”和西汉东方朔的机智巧辩,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以叙述为主要表演方式,说起来比较文雅,传播一定的知识信息。马三立、苏文茂的很多作品都属文哏,如《批三国》《大办喜事》《论捧哏》等, 著名相声演员苏文茂以其精湛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相声界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哏作品,因而被赋予了“文哏大师”的美誉。
(3)平哏
一般以叙述某事或谈论某一事为主,一般都是一头沉的叙述方式,捧哏起辅助作用。中间没有大段的贯口,不涉及太多的包袱,也没有激烈的冲突,主要依靠铺平垫稳的叙述来推进情节,展开包袱,包袱一般位于结尾处。常见的作品有《万人迷》《批生意》等。
(4)子母哏
指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 代表作品有《百吹图》《蛤蟆鼓儿》。
(5)倒口
倒口是相声里的说功,指相声演员模拟特定人物的家乡方言,以反映当地的风俗人情、地方风貌等,对于相声演员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较高,要通过各地语音特色来展现当地方言,从而显现地方文化。经典段子有《绕口令》《找堂会》《拉洋片》等。
(6)柳活
相声中学唱类型的段子,一般学唱戏曲叫“戏柳”,学唱歌叫“歌柳”。具体来说,它属于相声说、学、逗、唱中“学”的范畴,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的“全堂八角鼓”。经典段子有《杂学唱》《戏迷》《学歌曲》等。
3.群口
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过去叫“三人活”,解放后称为“群口相声”“多人相声”。其经典作品有《四字联音》《五官争功》《四管四辖》等。
群口相声从左往右名称依次是:逗哏(使活的)、腻缝儿的、捧哏(量活的)。在群口相声中与其他相声表演形式不同的是,除去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外,还有一种演员叫腻缝儿的,这个演员的任务是平息逗哏和捧哏之间产生的矛盾纠葛。如群口相声《扒马褂》,逗哏是借出马褂的,捧哏是跟他聊天儿的,而腻缝儿的就是借人家马褂的。在群口相声表演中,要求演员在学会逗哏的基础之上,把握好所演人物的性格、剧情中人物的关系,使故事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同时也要掌握好段子中包袱的尺寸、筋劲儿,恰如其分地铺平垫稳,抖响包袱,这就需要腻缝儿演员有深厚的相声艺术表演基础、功底以及临场发挥能力。
(二)按内容功能分类
1.讽刺型
相声艺术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幽默讽刺,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人,在内容上以揭露某些社会的黑暗面、上层社会的奢华腐败以及底层贫民的困苦生活等为核心,囊括社会百态和不同人物的人生起伏,以讽刺的手法贯穿表演内容始终。讽刺型的相声占据了相声的很大部分,其经典段子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等。
2.歌颂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客观形势和艺术发展的需要,相声界也开始形成新的表演类型。各地相声演员纷纷上山、下乡、下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掀起了第一个歌颂相声的高潮。
1958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成就。会演以后,将编选曲艺节目结集出版。当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立本的《社会主义好》、老舍的《试验田》、海政文工团的《水兵破迷信》、中国广播说唱团集体创作的《活动之家》、李维信与于世德、赵春田的《天上与人间》。
这样,进入新的时代,以歌颂为主的相声不断涌现,歌颂逐渐成为相声的三大功能之一,确立了与讽刺、娱乐型相声并驾齐驱的地位。其经典作品有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的建设者)等。相声演员马季和夏雨田在歌颂型相声创作方面,所作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比较突出。
歌颂型相声创始之初,相声界存在着不同看法。马季认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不仅要熟悉生活,而且要分析生活,他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长期以来坚持深入基层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探寻创作相声的题材与灵感。随后他又通过研究、丰富相声理论,将其与实际创作紧密结合,自学探索,百折不挠,并大胆开创,将新生事物融入相声表演,终于开创了歌颂型相声的路子,为相声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既有创作成果,又有理论建树,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夏雨田是相声界不多见的具有大学学历的艺术家,理论知识扎实,并培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些都为其创作歌颂型相声积累了有利条件,其创作的《女队长》《公社鸭郎》等代表作品在相声界享誉颇高。对于这两篇作品,王先霈在《真善与“丑”的结合》一文中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指出:“从《女队长》到《归国记》,主要是歌颂性的,但已不只是一般的歌功颂德,而是把真善和“丑”结合起来表现,这就使他的作品具备了一种现代意识,比较符合现代意识,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特征。也使作品更加真切自然,富有人情味。”何祚欢对于夏雨田的创作也曾给出评价:“夏雨田创作看似轻松、顺手拣来,实际上他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从事曲艺创作之前和同时,已有对各种艺术的尝试,因此在创作上有非常强的复合性,使他的作品既是曲艺又不是曲艺,是用曲艺的包装,运用其他艺术手法最后完成的作品,这是很值得曲艺创作者借鉴的。”这样,在夏雨田孜孜不倦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成果颇丰。
3.娱乐型
娱乐大众是相声的主要功能之一,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技巧类相声凭借超凡的相声功底娱乐大众,主要集中于“学”和“唱”,同时也通过运用绕口令、一气呵成的铺陈等语言手段和技巧,增强娱乐效果。笑话类常常依靠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出奇制胜。当然并不是完全依仗诙谐、滑稽的表演,也涉及歌颂和讽刺,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相声小段《钓鱼》,则将三种相声类型结合一体,创造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与旧时代相声一样,新时期的相声依然通过灵活运用语言手段进行相声编辑,同时侧重所述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戏剧性,在继承相声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时期的娱乐型相声逐渐展现出自己的特质和风貌。
(三)按著作年代分类
1.传统型
解放前产生并表演的相声作品,我们一般视为传统相声,大致保留了三百多段。
传统相声一般反映的是市井生活的点点滴滴,由于相声演员自身大都来自于生活的底层,所以其所关心的生活热点、描绘的生活领域、揭发的美丑现象、判断的是非功过以及赞扬和嘲讽的对象,不仅指向贪官污吏、封建皇帝,还集中于展示市民阶层尴尬处境、世态炎凉和市侩行径等。这些作品甚至可以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媲美,都深深地打上了阶层社会的烙印,相声表演的内容也由此具备了强烈的群众性特点。
2.新相声
1949年之后,所有反映新政权、新生活的相声被我们视为新相声。
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相声从旧相声中逐步脱离出来,在旧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营养、茁壮成长,依据新时代的新生活、新观念、新趣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以崭新的作品和全新的笑料,进一步赢得观众的喜爱。
在旧时代,相声演员的出身相对不高,其文化水平有限,而进入新时期,相声演员整体素质大大提升,自觉地把知识性引入相声,在相声表演中也会探讨学问,宣讲知识。不再自谦为“记问之学”;同时也开始涉及科学方面相关内容,如侯宝林根据同县业余宣传队改编的《种子迷》,即开创了科学相声的先锋,令人耳目一新。在技巧上,新时期的相声也逐步提升到精、新、绝、巧的新高度,为广大相声爱好者创作了更好的相声作品。
3.当代相声
根据年代划分,当代相声一般指1980年后的相声作品,这与我们目前的生活更为贴近,大家对这一段的相声名段也较为熟悉,在此我们不作过多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