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1.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了极大发展,特别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推动了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农业的进步。与此同时,手工业与商业也相应发展起来。由于荒地的大量开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私田不断增加,周代的井田制逐渐废弛,土地私有制产生并逐渐巩固。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意味着鲁国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化。各诸侯为了适应竞争的形势,维持自己的统治,也都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改革。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财货交流,城市繁华,各诸侯国之间宗族的藩篱逐渐被冲破,尊卑贵贱有严格规定的礼制日趋崩溃。随着封建制关系的逐步形成,社会各阶级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谓“三后(虞、夏、商)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离娄下》),都是这种变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以上种种,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宽松的环境

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魏之李悝,楚之吴起,秦之商鞅,赵之武灵王,韩之申不害,都是先后实行变法革新的著名代表人物。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环境的宽松和对人才的重视,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稷下学者因政治倾向、地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从而使稷下学宫形成了思想多元化的格局。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诸子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而且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各学术团体与政治权势是相对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栖”,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后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特殊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私学的兴起

在思想文化上,不少士大夫(知识分子)兴办私学,评论时局,寻求恢复社会秩序的良方,把本来只保存在贵族社会中的知识带到民间。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无不以吏为师。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礼坏乐崩”之后,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在西周时被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讲学风气的盛行,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4.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以前,有一种受过礼、乐、书、射、御、数所谓“六艺”教育,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具有相对稳定性收入的人,作为低级贵族,统称之为“士”。《汉书·食货志》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春秋战国之际,各阶级在斗争中重新分化、组合,士阶层逐渐崛起。士这一阶层较为复杂,有贵族没落降而为士的,也有自下层而上升为士的。士的流品也颇不纯,大体上包括武士、文士、策士和食客。食客之中,流品最杂,甚至有鸡鸣狗盗、引车卖浆者流。处在时代运动的旋涡之中的士,活跃于政治、历史舞台之上,各自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进行斗争,或用舌与笔,或用刀和剑,或两者并用,不愧为当时叱咤风云的豪杰。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人所共知,战国是一个争战不断的时代,各国内政、外交、军事上的矛盾重重。在应付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实力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智慧。于是,人的智慧和才干便受到特殊重视。智能的竞争为士的活跃与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和活动场所。尊士、争士、养士遂成为上层人物的一种社会风尚。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赵简主、魏文侯、齐宣王、燕昭王是诸侯中争养士人的突出代表,养士的数目成百上千。除诸侯之外,高官贵人也普遍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每人养士数千人,秦国的吕不韦养士也多达三千人。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有些有眼光的君主和权贵,他们不以权势骄人,主动或自觉地与士人交朋友,拜士人为师,待以上宾。还有些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如秦王对范雎,“敬执宾主之礼”;邹衍“适梁,惠王效迎,执宾主之礼”;魏公子信陵君无忌屈身拜请侯嬴、毛公、薛公是人所熟知的礼贤下士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