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思维: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IT企业转型、升级与再造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四

当明志请我为他的新书写序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本书将为中国的IT行业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

2006年,IBM软件部面临了很多市场和经济方面的挑战,那个时候的IBM软件部已经是独当一面的部门,每年的收益是200多亿美元,而每年并购进来的大小公司有几十家,在全球89个地区有27000多名开发人员,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软件部内部产生了协作和创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实现收益的持续高速增长,IBM软件部肯定要转型。

IBM软件部确定将当时行业中非常流行且得到认可的敏捷方案作为转型的模式。当然,IBM Rational亦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它在软件和系统工程市场上累积了超过30年的经验,转型将建立在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的坚实基础上,与之相辅相成。

2006~2013年期间,IBM软件部在敏捷开发模式下创造了有目共睹的成果。我们的Release Cycle从2006年的一年一次大大缩短至一季度一次,功能上的提交一点都没有减少,而且质量继续维持在一贯高的水平。

过去几年,IBM Rational致力于推动敏捷开发的方法论和管理,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客户和社区。很多大中型的企业对敏捷开发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怎样将敏捷开发从理论上落地到大企业和大团队的开发实践中。过去几年,IT行业的不断变化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都迫使我们的很多传统客户变得更敏捷。

但每次我们探讨敏捷话题的时候,结论都是:今天企业需要的不单是开发的敏捷,更是企业的敏捷。这就带出了另外一个课题——DevOps。

就如敏捷开发一样,DevOps过去几年也是IT行业里备受关注的方法论。DevOps本身当然是针对Development和Operations之间的协作矛盾。但是,如果引入敏捷开发,矛盾将会进一步加深,因为敏捷的一个重点是持续交付,即多版本多交付,这势必会减少大版本带来的风险和不灵活性。

Development和Operations中间是一个关卡,要达到企业敏捷,我们要过的关卡还有很多。所谓企业,是端到端的,由企业愿景开始,变成业务计划和需求,变成IT项目和需求,经过分析、设计、编码和不同环境的测试,如单元测试、性能测试、SIT、UAT,再交给Operations团队进行最后的生产环境上线测试,等等。每一个关卡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进度,当然,最终会影响我们满足业务的需求。所以,IBM Rational认为DevOps的定义应该是涵盖整个端到端的企业流程,只有端到端的DevOps才能做到企业敏捷。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敏捷开发从传统的小规模敏捷伸展到跨地域、跨时空的DAD方法,是读者了解敏捷的必备参考书。

谢毓明

IBM大中华区Rational 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