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个什么玩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天生我材必有用

——效用是什么

学习经济学绕不过一个重要概念:效用。那么经济学上的效用是怎么回事?效用一词在经济学上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经济学里的效用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时的心理满足程度,或者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喜爱程度,它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形,某种食物在一个人嘴里吃得津津有味,但另外一个人一看就反胃,比较典型的有臭豆腐、生鱼片等。换成经济学术语就是,像臭豆腐、生鱼片这样的食品在一些人眼里具有正的效用,而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具有负的效用。

效用在中文里是“功效”和“作用”的合成,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效用”一词,但因为经济学普及的缘故,该词汇也越来越多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英语里“效用”经济学上的效用一词对应的英语单词为utility。一词一般被翻译成“利用”或“有用”或“功用”,因此,效用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有用”或“功效”,比如我们说“要做一个对国家及社会有用的人”或“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有“效用”的人。其实,在有些经济学教材里,效用就被翻译成了功用,比如张五常教授的著作里用的就是功用一词。

效用能否衡量?能否比较?如何衡量?如何比较?这是经济学家们面临的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可以度量,并给出了效用单位,比如某人吃1个苹果得1个效用,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理论称为基数效用理论。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效用不可以度量,但是可以比较,比如某人吃1个苹果的效用比吃一个梨子的效用大,但大多少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理论称为序数效用理论。

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是西方经济学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石,没有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选择就无法进行,因此效用理论在经济学里的地位至关重要,难怪第一个使用效用单词的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1748-1832)自豪地说:“我种植了效用之树。我深深地种植了它并使它广泛传播。”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到,西方经济学里的效用其实和政治经济学里的另一概念——使用价值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使用价值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但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比如一件商品的使用价值到底是大还是小要看使用者的态度,使用者认为它大它就大,但是一件商品有没有使用价值一般是会得到公认的,比如水无疑具有使用价值,但是水对于一个不口渴的人来说是没有效用的,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效用的易变性。因此西方经济学里就产生了“水和钻石悖论”,至于经济学如何解决这一悖论,我们在下一节里再讨论。

尽管效用分析已经成了西方经济学里的主流分析工具,但是效用本身的主观性和不可精确度量性等特点决定了经济学的科学性受到严重质疑。经济学带有其研究主体的人性特征、利益导向和价值观念等主观色彩(比如微观经济学里的效用以及宏观经济学里的流动性偏好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在经济学研究中过多地掺入主观色彩,自然会削弱经济学的科学性。艾克纳1990年主编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里指出:“1898年,《经济学季刊》发表了凡勃伦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发达的科学?》。当时,人们即使不赞同凡勃伦的答案,也至少认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是正确的。现在,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甚至更为尖锐了。”今天距离艾克纳那本书出版的时间又过去了二十多年,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当然没有,因为理论的内容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依然是效用理论,依然依赖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许终有一天人们会精确计算出我们消费某件商品时的效用数量(要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实现了人们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或者只能想想而已的梦想,如嫦娥奔月),到那时经济学就向硬科学的方向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