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症按摩全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肠胃炎

肠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和胃黏膜发炎,分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两大类。急性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休克等。慢性肠胃炎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全身困倦、无力、肩膀酸痛、抵抗力减退、体力不支、贫血等症状。

方法一 按揉巨阙穴

穴位位置:巨阙穴位于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操作手法:取仰卧位,双手重叠,从心窝部向巨阙方向进行推按,重点按揉巨阙穴,用力均匀,反复按摩约5分钟。

功效:巨阙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指揉此穴,对胃肠疾病如胃肠炎等疗效显著。

图3-65 按揉巨阙穴

方法二 点压中脘穴

穴位位置: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操作手法:按摩时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指腹点压或用力按揉中脘穴,每6秒钟左右松开,重复10次。

功效:中脘是治疗胃肠病不可或缺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胃痛症状。胃痛时点压此穴效果明显。

图3-66 点压中脘穴

方法三 掐压合谷穴

穴位位置: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位于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用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操作方法:将一手的拇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上,由轻渐重地掐压1分钟到2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功效: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掐压此穴可调节大肠经气血,为肠胃炎治疗首选要穴。

图3-67 掐压合谷穴

方法四 按摩腹部

穴位位置:上腹部。

操作方法:一手掌心与另一手手背重叠,将掌心紧贴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3~5分钟,以上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1~2次。

功效: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肠胃炎引起的消化不良。

图3-68 腹部按摩

方法五 按揉手部脾区

穴位位置:脾全息穴区位于左手掌第四、五掌骨间。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该全息穴区,力量由轻至重,以患者能忍受的程度为限。每次按揉5~10分钟,以被按摩部位感觉酸胀为佳,每日按揉2~3次。

功效:此法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溃疡等胃肠疾患。

图3-69 按揉脾全息穴区

方法六 推按手部胃区

穴位位置:胃全息穴区位于掌心第一掌骨内侧中点处。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由手指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力度以被按部位产生酸痛感为度,按压时节奏要稍慢,以增强渗透力。

功效:此法可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由胃肠炎引起的消化不良。

图3-70 推按胃全息穴区

方法七 刮压足部腹腔神经丛区

穴位位置:腹腔神经丛全息穴区位于双脚掌中心,在肾全息穴区的两侧,包绕肾全息穴区。

操作手法:用单示指扣拳法(示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握拳,拇指固定在示指最后一节指骨的下方,以示指第一指间关节施力刮压),围绕肾全息穴区由上向下刮压10~20次,以被按部位产生酸痛感为度。

功效:此法可用于胃肠炎引起的腹胀、腹泻、气闷、烦躁等病症。

图3-71 刮压腹腔神经丛全息穴区

方法八 贴压耳部胃区

穴位位置:胃全息穴区位于耳轮脚消失部位。

操作手法:对该全息穴区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患者一侧耳郭的全息穴区上,以手按压该全息穴区,使局部有胀、痛、麻、热感,每日按压6~8次,每3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使用。

功效:此法可以缓解由胃肠炎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

图3-72 贴压胃全息穴区

辅助疗法 灸胃俞穴、脾俞穴

穴位位置:胃俞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操作手法:用艾灸罐灸,以局部感到温热感为度,每次每穴灸10~15分钟。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灸胃俞穴,能外散胃腑之热,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疾病;灸脾俞穴,主治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病症。

图3-73 灸脾俞穴、胃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