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咳嗽

中医学认为,由于外因或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宣、肺失肃降,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无痰而有声名为咳,无声而有痰称为嗽,既有痰又有声者称为咳嗽。临床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故一般通称咳嗽。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喉炎。

病因病机

咳嗽总因外邪侵袭肺系,或内邪干肺。外感六淫之邪,尤以风、寒、燥、热之邪,侵犯肺系为主。冷暖失宜,气候突变,吸入烟尘、秽浊之气,由皮毛、口鼻侵袭肺系,致肺气失于宣肃。内邪干肺,或由于肺脏自病,功能失调,或由于他脏功能失调干肺而致病,涉及肝、脾、肾,或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煎炸辛辣食品,多产体虚,房劳过度等原因。其基本病机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咳嗽以咳逆有声,或伴有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定穴

肺俞、曲池、大椎、丰隆、脾俞、膻中、膏肓。

取穴

颈背部的肺俞、大椎、脾俞;肘部的曲池;下肢部的丰隆;胸前的膻中;腰背部的膏肓。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在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凹陷中;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2横指处;膏肓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乳头连线中点即是膻中穴。

简易取穴方法

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依次向下数3个胸椎、11个胸椎棘突下,旁开约2指处即是肺俞穴和脾俞穴;曲池,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端约1横指处;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嵴2横指;两乳头连线中点即是膻中穴;膏肓在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穴位上,留罐15分钟。

2.留罐法

(1)患者取俯卧位。

(2)找到背部第1至12胸椎两侧膀胱经第1侧线,即低头摸到颈部隆起最高的颈椎向下数1个胸椎下,旁开约2指处向下的直线。

(3)两侧膀胱经各拔火罐5~6个,留罐至皮肤瘀血为度。

3.留罐加走罐法

(1)患者俯卧位。

(2)在罐口涂以凡士林油膏,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一侧肺俞。待5分钟后将火罐向背部下方滑动,至脾俞。

(3)起罐后用同法施行于另一侧肺俞与脾俞,至背部两侧皮肤呈现充血或瘀血为度,年龄幼小或瘦弱小儿,只选双侧肺俞拔罐5分钟。

4.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择合适口径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大椎、膻中15分钟,早晚各1次。

5.留罐法

(1)采用单纯拔火罐法。

(2)一般用1.5厘米口径的火罐(小儿用较小的火罐)。每日1次。第1次拔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等穴;第2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诸穴。每次留罐10~15分钟,交替使用。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行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久咳不止的急、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原则

祛邪宣肺,化痰止咳,扶正补虚。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2.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饮食忌过甜、过咸。

4.禁忌吸烟、喝酒。

5.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罐后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汗、脉细弱无力等现象,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6.若出现烫伤,水疱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甲紫溶液即可。

7.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病例

李某,男,53岁,2009年12月5日初诊,主诉:咽痒咳嗽10余年,复发1周,咳嗽声重,伴有咯痰、鼻塞、流清涕。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无减轻,次日来诊。现咳嗽声重,伴有咯痰、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查:体温38.1℃,听诊两肺散在干、湿啰音,白细胞计数5.5×109/升,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辨证为风寒咳嗽。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背部第1至12胸椎两侧膀胱经上任意取穴。操作:患者取俯卧位,两侧各拔火罐5~6个,至皮肤瘀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铁树花生米:将铁树叶一片,花生米30克,加水煮沸15分钟,熬好后倒入碗中,加蜂蜜30克,搅匀,饭前服,每日3次,连吃3日效果明显。

2.家用小偏方

百部、紫菀、白前、桔梗、甘草、荆芥、陈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止咳化痰。

医嘱

1.环境宜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新鲜通风。

2.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有足够热量,避免油腻辛辣,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

3.如果有痰,应促进排痰,进行有效咳嗽:坐位,深吸气,然后屏气,身体前倾,再咳嗽。或施行胸部叩击和吸入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