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唯物义理故事(3)

“有匕首没有?”东郭先生说:“有。”于是取出匕首。老人向东郭先生示意,让他用匕首刺狼。东郭先生说:“那不害了狼的性命吗?”老人讥笑着说:“狼这样的禽兽这样的忘恩负义,还不忍心杀死它吗?你虽然是一个好人,可是实在迂腐到极点了!跳到井里去救落井的人,脱下衣服去暖冻僵的朋友,这样做,被救的人能够活命,救人的人不是置身死地吗?先生就是这类人啊!这样的迂腐,这本来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不赞成的。”说罢放声大笑,东郭先生也笑了。接下来,老人动手帮助东郭先生一起用匕首将狼杀死,把尸首扔在路上就离开了。

东郭之牧

“东郭之牧”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顾及长远、留有余地。

此典出自《石笥山房文集·淳于先生谓齐王》:“王不闻东郭氏之牧乎?受命主君,未尝饲焉,日操棰以责其息。牛羊尽于野,犬彘空于牢,而牧蒙上尝。后虽益之刍,呼之秣,皮骨之肆于 鞔锯错中者不能驱而龁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大王难道没有听说东郭先生放牧的传说吗?

他接受了大王的派遣,去管理放牧,可是他却不舍得喂它们饲料,每天只知道拿着鞭子向牛羊猪狗取利。没有多久,成千上万的牛羊不见了,圈棚里的猪狗也都没有了,东郭先生收取到了大量的钱财,所以受到了大夫的赏赐。

后来,大夫所有的牛羊猪狗的皮毛骨头都已经到了皮革匠人手里,被制成了各种物件,这时,就算再给它们加添多少饲料,让它们来吃,也办不到了。

断鹤续凫

“断鹤续凫”的意思是,截短鹤足以续长凫足,反而使鹤、凫都受到损害。

人们用它意指违反自然规律。

此典出自《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得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骈拇》中说,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律,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野鸭的腿虽然很短,接上一节反而会使它感到痛苦;鹤的腿虽然很长,截去一节同样会使它感到痛苦。因此原来长的东西不必截去,原来短的东西也不必加长,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客观情况,正确处理问题。这句成语又写作“对症发药”。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东汉末期,有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有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了头痛发热病,他们请华佗医治。华佗诊断了两个病人后说:“倪寻要吃泻药,李延吃发散药。”

两人听了很十分诧异,就问为什么两人的病一样而吃的药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的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从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因此治疗就不同。”接着给两人下了不同的药,倪、李二人服下后,两个人病都好了。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的意思是,即使是芬芳的香草,如果它有碍于进出,也得被锄掉。用来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妨碍别人,也不会被宽恕。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周群传》:“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三国时,蜀国人张裕擅长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吉凶,其才能超过周群。当刘备要和曹操争夺汉中时,张裕对刘备说:“不能进兵汉中,如果出师一定会有麻烦。”刘备没有听从张裕的劝告,派遣将军吴兰、雷铜征讨武都,结果大部分将士都战死在那里,被张裕说中了。张裕又私下对人说,庚子年,要改朝换代,刘氏王朝的气数已尽。有人把张裕的话密报了刘备。

刘备从来都讨厌张裕不恭顺,对他泄漏预言更加愤恨,于是他宣布说,张裕劝谏讨伐汉中的那些预言没有应验,借这个理由把他关进监狱,准备处以杀头之罪。诸葛亮上表讲求免除张裕的死罪,刘备回答说:“香草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掉。”于是张裕在闹市处斩。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比喻在错误或者坏事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此典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掌握朝政,窦宪兄弟专权,一般官吏溜须拍马,上下巴结,政治十分混乱。有个作司徒的叫丁鸿,看到窦宪兄弟专权扰民,便借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上了一份密奏,信中说道: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下的形象。日蚀出现,是作臣子的在侵夺君王的权力……在春秋的历史里,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下杀死的有三十二人,这些都是因为作臣子的权力太大所致。接着,丁鸿历数了窦宪的飞扬跋扈君王的罪状,最后说:“现在上天已给我们预警,我们就应该特别注意祸殃的发生,如果您能亲自处理政事,从小的地方着手,把一些坏人坏事防范在萌芽状态,那么凶恶的祸源可以除去,吉祥的事就会接连而来。”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杜渐防萌”这句成语。后来的《元史·张桢传》中有“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之句。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后人用这句成语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时期,齐国由于有管仲辅佐治理朝政,生产发展很快,百姓生活也很安定,很快就成为一个强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几个诸侯国。齐桓公便成为诸侯国的首领,以霸主的身份自居。鲁、宋、卫、陈、曹五都依附齐国,只有楚国距离齐国太远,又自认为是一个大国,不怎么理会齐桓公。齐桓公因为这个就对它很不满意、便召集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起商讨征伐楚国之计。

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诸侯联军出征,他先攻打蔡国,蔡军不堪一击,很快就溃逃了。

接着齐桓公命令军队向楚国的边境进攻。

楚国的国君听到齐桓公亲自率兵来讨伐的消息,十分惊恐,于是急忙派遣使臣前来与齐桓公谈判。使臣对齐桓公说:

“您的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远在南方,两国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像是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发情的时候互相追逐、奔跑,跑的再快,驰的再远,他们不会越过边境。可是今天齐国却跋涉到楚国的土地上,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管仲代替齐桓公告诉他说:“我们是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的。从前召康公曾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为了辅佐王室,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现在你们楚国轻视天子,连天子祭祀用的包茅,也几年不进贡了,我们因此特来兴师问罪!”

楚国使臣十分着急地解释说:“贡品没有如期送去,是楚国的罪过,今后怎么敢不送呢?

不过还是请齐军退回去吧!”齐桓公不答应,将军队进驻在陉地。

到了夏天,楚国派屈完领兵前来抵御联军,齐桓公在召陵这个地方把军队列成阵式,接着请屈完坐在自己的战车上,一块检阅军队。

齐桓公威胁地说:“你瞧瞧,我用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征战,谁能够抵抗它?用这样精锐的兵马去攻城,有哪个城池攻克不下?”

屈完迎合地说:“是呀,是呀,您光临我们楚国,安抚寡君,这正是寡君的愿望……不过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哪个不服呢?但用武力强迫楚国,楚国决不示弱。楚国有方城山当城墙,有汉水当护城河,您虽然率领浩大的联军,恐怕也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我看不要争斗了,还是订立盟约吧!”

齐桓公最终被迫同意了,他与屈完订立了盟约。

佛道自尊

“佛道自尊”的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光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而不看客观效果,并不是真正的好心。

此典出自《传家宝·笑得好》。

有一所庙堂上塑着两尊泥像,左面是老君,右面是佛祖。有一天,有个和尚走来看见,不满地说:“佛祖佛法无边,怎么能屈居老君之下,而被放在右边呢?”于是就把佛像搬在老君像左。后来,又有一个道士看见,他又不平地说:“我们道教极其尊贵,老君怎么能屈居佛教之下,放在右边呢?”说着又将老君像搬在佛像左面。

就这样,两尊泥像被彼此不停地搬来搬去,最后竟然把两尊泥像都搬弄碎了。

否极泰来

“否极泰来”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

此典出自《周易》。

《周易》也叫《易经》,又简称《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周易》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交(相互作用)叫做“泰”,“泰”就顺利;天地不交叫做“否”,“否”就失利。古人辨证认为,“否”是可以转化为“泰”的,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转化为“泰”,故有“否极泰来”之说。

绠短汲深

“绠短汲深”的意思是,用短绳索汲取深井里的水。人们用它比喻学问浅薄的人不足以领悟深刻的道理。

此典出自《庄子·至乐》:“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

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即颜回)从西方的鲁国出发,东去齐国,想用三皇五帝的治国之道说服齐国国君。孔子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因此面带忧色。

另一个学生子贡离开自己的座位,毕恭毕敬地问孔子说:“学生我大胆问一句,颜回东去齐国,老师您面带忧色,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你问得太好了!从前,管子说过几句话,我十分赞赏。管子说:‘小布囊不可以盛大东西,短绳索不可以汲取深井里的水。’同样的道理,人受命于天,愚智各有所成;受形于造化,各有各的特点,鹤足长却不可截短,凫足短也不宜续长。我担心的是,颜回向齐侯谈论尧、舜、黄帝的治国之道,再加上燧人氏、神农的言论。齐侯听了这些言论,根本不能领悟,却在内心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结果又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一定会心生疑惑,由于颜回超过自己而心生妒忌来。

这样一来,必定杀死颜回。”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形容一心一意为公,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此典出自《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又见《儒林外史》第六回:“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耳:同“而”。苟:苟且的意思。为了公事,忘记了自己的私事,为了国家,忘记了自己的家庭。公而忘私,也作“公尔忘私”,明人陆采《还乡记·飞报捷音》:“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先公后私,理当然也。”

共为唇齿

“共为唇齿”比喻具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彼此相互依存。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三国时期蜀国有一位老将军,名叫邓芝。他对于蜀吴联合共同抗击魏国有着很大功劳。

原来刘备在世的时候,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蜀国,商讨两国和好,一起抗魏。蜀国也派使者去过吴国回拜孙权。可是刘备死了以后,与吴国那边和好的事情不再提了,为此诸葛亮很十分担心,怕吴国改变主意,不再与蜀国和好。

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先帝故去,今主上幼弱,现在应该派人与吴国谈判,重修友好。”“你说的对呀,我每天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当使者去吴国,现在可找到了……”诸葛亮高兴地拉住邓芝的手说。“那是谁呀?”

邓芝十分急切地询问。诸葛亮笑了:“就是你呀,你去吴国最合适!”

邓芝到了吴国,孙权称病不见他。邓芝猜到孙权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了,可能吴国要依附魏国。邓芝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权。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答应召见邓芝。

孙权坦率地告诉邓芝:“我是诚心愿意与蜀国和好,可是担心的是刘禅幼弱,国小势微,如果魏兵攻击,你们自身难保呀,我为这事忧虑啊,因此犹豫不决……”

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今英杰,蜀国地势险要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固若金汤。假如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像唇、齿那样互相帮助,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如果吴国屈服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沉思良久,缓缓地说:“你说得很对,还是吴蜀联合为妙!”接着吴国拒绝了魏国的和谈要求,另派使臣与蜀国商谈和约。邓芝后来当上车骑将军,为蜀国屡建战功。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比喻略有所得,见识不广;不见全体,所知尚狭;或从部分可推知全貌。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

‘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代书法名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在学塾里读书,有一次观看樗蒲之戏(樗蒲是古时搏戏的一种),他看见对方互有胜负,就说:“竞赛的一方力量不强。”

比他大一些的孩子就十分轻视他,说:“这个小孩子已经从管筒中看到豹身上的一些斑纹。”

这是很切贴切的比喻,由于管子的口径小,而又贴近着豹子的身体,因此只能够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些斑纹。如果在看过豹子后,以为一块小小的斑纹便是豹子的全貌,这是非常可笑的。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个瞎子,只是摸到大象的腿,就以为大象的模样如一条柱子。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形容不善于学习,一味模仿,不仅学无成就,而且还失掉了固有技能。

此典出自《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是战国时的赵国首都,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十分优美,因此邻国的人都很羡慕他们。燕国寿陵地方的有一个人知道了,他很想向邯郸人学习,便把几个刚会学走的小孩子,送到邯郸去学走路,专门学邯郸人步行的技巧,他希望学成回国后,将那步行的技术教给自己国家的人。哪知这几个小孩子学了好久,一点进步也没有,对邯郸人的步法,甚至连皮毛也不曾学到,反倒为了一心要学邯郸的步法,把自己原来的行路方法,也完全忘记了。在回国的时候,都不知怎样走才好,最后只有一个个匍匐着爬回燕国的寿陵,好像一队乌龟。别人见了,都哈哈大笑。

这件事便传为笑谈。

好猎者

“好猎者”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情需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没有这种条件,即使主观愿望再好,事情也是做不好。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人则媿其家室,出则媿其知友州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