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唯物义理故事(10)
《晋书·赵王伦传》里有这样二句:“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讥讽赵王伦封爵太滥,只要参加篡位的同谋者,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律加封爵位。赵王伦,于魏嘉平初年,被封为乐亭侯,后来被拜为谏议大夫。他与孙季勾结,谋害太子之后,又制造了个宣帝命他早入西宫的神话。舆论造足之后,就带兵五千自端门而入,僭即帝位。从那以后,他便滥封官爵,不管有功无功,只要那些投合他心意的人,都一一加官晋爵。由于爵位太多,所封官员的帽子上的貂尾就不够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狗尾来代替。正如一件珍贵的貂皮,续上一条狗尾巴充数一样。貂鼠的皮革是何等珍贵,但续上一条下贱的狗尾巴,这样怎能相称呢?当时人们对这种怪现象很不满,就讽刺地说:“貂不足,狗尾续。”
顾名思义
“顾名思义”的意思是,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王昶,字文舒,三国时期晋阳人。
王昶在写给侄子、儿子的信中,对他们再三教导说:“人们常说:‘假如不知满足,反而要失去所要得到的东西。’因此,只有知足的人,才能够永远感到满足。回顾以往事业的成败,观察未来事情的吉凶,从来没有求名逐利、贪而不足的人,能够于世有功、保持家业,永远保全福祉俸禄的。我想教你们学会安身立命、恭行实践,遵循儒家的教诲,履行道家的理论,因此用沉静无为、淡泊虚静的字来给你们起名字,以使你们看到名字就联想到它的含义,从而在行动上不敢违反。”
怪哉冤虫
“怪哉冤虫”比喻人有冤愤,郁结难消。
此典出自《太平广记》:“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建立起中央集权统治,推行严刑峻法。很多无辜百姓也被关在狱中,饱受折磨。
到了西汉时期,有一次汉武帝乘车前往甘泉宫。行至长平坂道中,走在前面的随从发现大路上有一种奇怪的虫,全身红得发紫,长着类似人的头和眼睛、嘴巴、牙齿等。大家都感到惊奇,立即跑去报告汉武帝,汉武帝派了些有学问的人去察看,但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虫。
汉武帝有一个臣子叫东方朔,十分聪明博学。他也跟着汉武帝,在后面的车中。汉武帝派人叫东方朔去看虫,东方朔说:“这是因为秦代囚禁无辜的老百姓在狱中,大家心中忧愁,糊里糊涂地吃了官司,都仰头叹息‘怪哉’。这种虫就是忧冤之气所结,名叫怪哉。这个地方一定是秦代的监狱。”汉武帝派人去拿地图来对照,这里真的是秦代设监狱的地方。
汉武帝又问东方朔,该用什么方法对付这种虫。东方朔说:“一旦人有忧愁,都喜欢用酒来化解。这种虫是忧冤所结,想一想也许用酒可消解。”汉武帝命人取了酒来。
随从们将虫捉来放到酒里,没过一会儿就消散了。大家十分佩服东方朔无所不知,真是世间奇才。
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此典出自唐代柳宗元《河东先生集·陆文通先生墓志》:“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唐代时,有一个叫陆质的学者,字伯冲,谥文通。他对于孔子的《春秋》研究的十分深入,曾讲学二十年,著书十年,编有《春秋集注》、《春秋辩疑》、《春秋微旨》等书,对当时和后世的学者有很大的影响。
陆文通死后,文学家柳宗元写了一篇悼念他的墓表《陆文通先生墓志》。在这篇墓表里,柳宗元写道:孔子作《春秋》差不多有一千多年了,多少人潜心地研究它,为它注解、评议,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并且互相争论,总以为自己说的有道理,写出的有关书篇,假如堆在屋子里,要遍及整屋,高及栋梁;假如用牛马来运,牛马也要累得满身大汗。接着,柳宗元就介绍了陆质对于《春秋》研究的独到之处,说了一些赞扬的话。
郝隆晒书
“郝隆晒书”指很有学问,好像肚子里装满了书籍。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晋代,在民间有一个习俗: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每家都要晒衣物。这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炫耀豪富的好机会;可是对穷人来说,却是一个难堪的日子。因此,有些性情狂放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华贵的衣物晾晒,就把一些破旧的东西挑得高高的,让它迎风招展,以标榜自己愤世嫉俗、与众不同。郝隆(字佐治,汲郡人,曾任征西参军)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看到别人都在外晒衣服,而他却走出室外,露出肚皮躺在庭院中,大晒其肚皮。别人问他在干什么啊?郝隆回答:“我晒肚子里的书。”
郝隆怎么产生袒腹晒书的念头呢?
原来,东汉陈留的一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才子边韶(字孝先,汉桓帝时期任尚书令),曾说过:“腹便便,五经笥(sì)”。
意思是说:“大肚子圆圆啊,是容纳五经的好盛器。”郝隆得到了启发,袒露肚皮,号称晒书,从而炫耀自己满腹经纶,是个才子。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比喻不求甚解。
此典出自《湛渊静语》。
有人说:“梨子虽然对牙齿有益处,却会损害脾脏;枣子虽然对脾脏有好处,却会损害牙齿。”一个傻乎乎的青年人想了很久,猛然醒悟地说:“假如我吃梨子,就只嚼不吞,那样的话就不能伤害我的脾脏了;假如我吃枣子,就只吞不嚼,那样的话就不会伤害我的牙齿了。”有个和他很熟识的人跟他开玩笑说:“你真是囫囵吞下个枣子啊。”满座的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原形容眼前一下出现了开阔明朗的境界。
后比喻忽然领悟了某种道理。
此典出自晋代陶潜《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东晋时候,有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姓陶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虽然出身士族,但家世早已败落了。
他青年时代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再加上为生活的贫困所迫,曾经几次出仕。可是因为不肯与士族社会同流合污,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于四十一岁弃官,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
因为那时候战乱不止,人民十分渴望安定。
陶渊明受到这种愿望的感染,在五十七岁时,作了《桃花源》一诗并为此作记。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假想一个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个地方刚进去时很狭窄,仅仅可以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豁然开阔。原来,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鸡犬相闻,竟然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击瓮救童
“击瓮救童”的故事描述了儿童的机智聪明。
此典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杰出的史学家,宋仁宗(赵祯)宝元年间(公元1038~1040年)考取进士,宋神宗(赵顼)时,出任御史中丞。宋神宗熙宁(公元1068~1077年)年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因为司马光和一些保守派都极力反对,于是被贬。宋哲宗(赵煦)即位,司马光入朝为相,将新法全部都废了,恢复旧制。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
等。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稳重练达,居然像个成年人似的。听人讲解《左氏春秋》
一书,他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来对家里人讲述。从此以后,他手不释卷,刻苦钻研,甚至到了不知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有一个小孩爬上一只大瓮,一失足,跌进瓮中,被水淹没了。所有的孩子都十分害怕,纷纷跑了。这时,只见司马光拿起石头把大瓮击破,瓮中的水一下子流出来了,那个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江郎才尽
人们用“江郎才尽”
比喻才思枯竭,写不出好的作品了。
此典出自《南史·江淹传》。
江淹,字文通,是梁朝人。他年少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可他依然肯用功读书。后来文章和诗都写得极好,在那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官至光禄大夫。然而,到他老年,不但文章没有写得比以前好,甚至还有了退步,诗也写得平淡了。当时,人们传说他有一次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水边,梦见一个自称名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子,他从怀里掏出仅剩的几尺,所以以后写出的文章便不精彩了。又说他有一次在凉亭睡觉,在梦中一个自称名叫郭璞的人向他讨还毛笔,他从怀里掏还一枝五色笔,所以以后写出的诗篇就没有名篇了。
江淹的文章和诗到老年退步的传说是真实。但退步的理由却不是上面传说的那两个神话,而是他自己的思想深处错误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知足,错误地认为人生应该及时地行乐,不要过于自苦,导致到后来不能坚持学习和刻苦奋进,所以他的文章和诗词都退步了。可是那时的人,见到江淹年轻时的才气很高,年老后反而退步,都说他可能是“才尽”了。
将勤补拙
“将勤补拙”指用勤奋补救笨拙,含自谦之意。
典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到郡斋,公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归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公元825年,唐敬宗李湛任命大诗人白居易为苏州刺史。那时的苏州就是一个交通发达,商业繁盛,而且人口众多的重镇。
白居易被派到苏州任职,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因此到职以后,白居易顾不上旅途的疲劳,也没去玩赏苏州的名胜古迹,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他立即召集下属,询问公务,调查研究,制定治理措施,每天从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白居易酷爱饮酒和音乐,可是到苏州以后,因为公务繁忙,往往十天来滴酒不沾,半个月也不听一次音乐。
后来,白居易给他的朋友写了一首诗,谈了自己那段时间的心情,他在诗中写道:自己笨拙,担当不起苏州刺史这样的重任,只有用勤奋来补救外,没有其他办法。白居易以“将勤补拙”、勤政爱民的举动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比喻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
典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传说,他门下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论语》是记录孔丘以及他和他的学生对话的一本书。
据这本书的《述而》中这样记载,有一天孔丘对他的学生们说:我指出一个墙角,你们就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从而联想推类到剩下的三个墙角,并用能够用其余三个墙角来反证我指出的一个墙角;如果不这样学习和灵活运用,那么我就不再教你们了。
绝妙好辞
“绝妙好辞”形容极妙的文辞。
典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有一个孝女,叫曹娥。她的父亲曹盱会唱歌跳舞,有人说他居然能迎来神仙。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元143年),曹盱为了迎接伍君神,乘船沿江溯流而上,没想到却被洪水吞没,最终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悲号痛哭,十分想念父亲。她把一个瓜放到江上,说:“假如父亲的尸体在这里,瓜儿你就沉下去。”她等了十七昼夜,也哭了十七昼夜,瓜儿突然下沉了,曹娥马上投到江里,自杀了。
上虞县的县令度尚很敬佩她,为她改葬,并命弟子邯郸淳为她撰文立碑,这就是有名的曹娥碑。
魏武帝曹操曾经路过曹娥碑下,主簿杨修(字德祖)也一起跟随着。曹操见碑背上题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杨修说:“你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吗?”
杨修说:“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曹操说:
“你先不要说,等我考虑考虑再说。”等到向前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说:“我已经弄明白了。”于是叫杨修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杨修说:“这八个字,是另外四个字的隐语。
‘黄绢’,是有颜色的丝,比喻‘绝’字;‘幼妇’,说的是少女,比喻‘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比喻‘好’字;‘齑臼’,就更容易。‘齑’,是切细的酱菜或腌菜,并且带有辛辣味儿。把它放在臼里,臼就要承受辛辣之物。‘受’和‘辛’
合起来就是‘辞’。因此,‘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的隐语是:‘绝妙好辞’。”曹操已经把自己的见解记下来了,风与杨修的说法几乎相同。曹操十分感叹地说:“我的才智远不如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来啊!”
刻烛击钵
“刻烛击钵”形容文思敏捷,作诗迅速。也可用以形容文人集会赋诗。
此典出自《南史·王僧孺传》。
南朝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礼贤下士,十分敬重人才,萧文琰(兰陵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等一些文人才子都聚集在他的门下,每日吟诗作赋,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在夜晚召集学士们一起饮宴,吟诗作赋。他为了判断谁的诗才敏捷,萧子良在燃烧的蜡烛上刻有记号,规定在蜡烛燃烧地一寸的时间内,就要写成四韵八句诗,用这个为时间标准。文士萧文琰说:
“烧完一寸蜡烛的时间作出四韵八句诗,这有什么难的!”于是,他与丘令楷、江洪等人以敲击铜钵为时间标准作诗,铜钵的响声停止时,他们便都写好了诗。
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是指耳朵听进去后,只挂在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受益。现常用来指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识。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
《劝学》是荀况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况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取得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读书,也不可以浅尝辄止,杂而不专。
荀况写道:君子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表现在一举一动上,所以他即使是极细微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嘴和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听在耳里说在嘴上怎么能利于自己品德的提高呢?那些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四处卖弄,讨人喜欢。因此,别人没有问就去告诉人家叫做急躁,问一个问题却要告诉别人两个问题就是啰嗦。
所以,君子回答问题也要适度。
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此典出自《孟子·尽心下》:“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所以被儒家相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出了疑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一个更好吃呢?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何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个人嗜好,因此曾参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力透纸背
“力透纸背”原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后形容诗文立意深刻,句句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