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楚辞的其他作家

《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以赋见称。”唐勒、景差的作品,今不传。〔22〕宋玉是屈原以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文学史上历来以“屈宋”并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宋玉的赋作共有16篇,但篇目已不可考。《楚辞章句》中有《招魂》和《九辩》两篇,《招魂》为屈原的作品,《九辩》则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惟一可靠的宋玉的作品。署名为宋玉的作品,在《文选》中还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在《古文苑》中还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共11篇,但经考证都是后人的伪作。

关于宋玉的生平事迹,我们今天所知甚少。根据他在作品中的叙述,大概知道他是楚国一个很有才华的文士,又是一个失职的贫士,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打击,很不得意,长期流离在外,过着一种贫困孤凄的生活。这与屈原的情况和遭遇是很相近的。《九辩》就是宋玉抒发他作为一个“失职贫士”的忧愤不平之作。

《九辩》乃是流行于楚地的一种古乐调的名称,在屈原的《天问》和《离骚》中都曾提到过。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解释《九辩》之名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盖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23〕

《九辩》也是一首政治抒情的长诗,共255句,是继《离骚》之后的又一鸿篇巨制。《九辩》中诗人对黑暗的现实表现出愤懑的情绪,并作了一定的揭露,对国家的前途也表现了一定的关心和焦虑。但正如司马迁所说:“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比较起来,还是缺乏像屈原那样坚毅的斗志和顽强的抗争精神。不过诗中所表现的感情,也不完全局限于对自身不幸遭遇的哀叹,从他的感叹中曲折地表现出他对社会的衰败和楚国即将沦亡命运的哀痛。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对此作了肯定,他说:“玉虽俯仰昏廷,而深达其师之志,悲愍一于君国,非徒以穷为怨尤。故嗣三闾之音者,惟玉一人而已。”〔24〕虽然有继承和相通之处,但无论从思想的深刻或斗争精神的坚韧来看,宋玉都是不能同屈原相比的。

《九辩》在艺术上有它一定的创造性。情景交融是它的一大特色。他以秋景来写愁绪,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成为借秋景以抒悲情的名句,千古以来,传诵不衰。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至今凡是学过中国文学史的人,只要见秋色而生悲情,就自然会想到宋玉的这篇《九辩》,足见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九辩》的语言文采绚烂,词藻秀美,也是一大特色。它的词汇丰富,运用来刻画事物和表达感情,细腻而准确。句法上比屈赋更加自由灵活。

这些都使得《九辩》成为《离骚》之后又一首杰出的抒情长诗。

以屈原的光辉作品为代表的楚辞,不仅在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美好理想的高洁品格与顽强意志方面,从思想和情操上给予后人以极大的激励和感召,而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谈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时,总是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即指以《离骚》为代表作的楚辞。一般认为,《诗经》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而《离骚》则代表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历代的大诗人,无不从“风”“骚”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杜甫说:“别裁伪体亲风雅”,“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李白说:“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由此可见“风”“骚”传统对后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巨大影响。

屈原的作品,开辟了由人民群众的集体歌唱到文人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独立创作,写出富于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道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在诗歌形式上,打破了以四言为主、短章复沓的体制,而创造出适应于丰富复杂的抒情内容,灵活变化、参差错落的抒情长诗的艺术形式。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发展成为所谓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借物抒情”、“托物写志”的艺术传统。

主客答问的形式,铺叙的手法,华艳绚丽的词藻,都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思考题

1. 楚辞产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又有什么样的文化原因?

2. 楚辞这种新诗体在形式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3. 屈原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同他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关系?

4. 《离骚》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5. 除《离骚》外,屈原还有哪些作品?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6. 宋玉的《九辩》有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8年。

2.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 游国恩《楚辞论文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5. 游国恩《屈原》,中华书局,1963年。

6. 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7.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作家出版社,1957年。

8. 金开诚《屈原辞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9. 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三讲 来自社会底层的歌唱——汉代乐府民歌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和艺术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