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近农业带游牧民族的兴起之二
第十三章 近农业带游牧民族的兴起之二:塞族人、月氏人、匈奴人、鲜卑人及中国北方诸族
在印欧人之东,在从南俄草原至中国北方的辽阔草原上,活跃着难以计数的游牧部落,他们东奔西突、征战厮杀、时隐时现,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其中重要的有这样几支:塞族人、月氏人、匈奴人、鲜卑人。
塞族人(Ssek)生活于南俄和中亚之间的草原,在希罗多德的著作中称为“斯基泰人”(Scyths),而在古波斯语中被称为“萨迦人”(Saka),在中国史籍中则称为“塞种人”,其中活动于顿河以东的分支却被称为“萨尔马泰人”。对塞族人的语言分析表明,塞人是伊朗种人,属于印—伊种或雅利安种,更大范围讲属印欧语族人。塞族人是一支尚未摆脱原始状态的游牧民族,大约兴起于公元前一千纪之内。据古作家说,被称为“萨尔马泰人”的塞族人,还有较为浓厚的母系氏族的残余,如女子从事战争、男子听命于女子等,并在有关萨尔马泰女人的墓葬中发掘出武器。萨尔马泰人的文化与斯基泰人相似,但他们和波斯、希腊的来往不多,显然比他们更落后。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起,萨尔马泰人不断向西出击,进人多瑙河以西的草原地带,同时也不断向里海以北的地区进击,一时影响很大。但塞人从未建立起自己的强大国家,只不过是北方草原上匆匆来去的过客。
在塞族之东、河西走廊一带,生活着另一支重要的游牧民族,这就是月氏人。这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商代时就已出现于那一带了,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他们游牧于敦煌与祁连山之间,一般随畜迁徙,逐水草而居。据记载,月氏人强盛之时,曾拥兵一二十万,能做战士者只能是家庭中的壮劳力,因此族人总数当在此数的二倍至三倍以上,即二三十万左右。月氏人强盛之时的势力在匈奴之上,以致单于冒顿幼时竟为人质于月氏,后伺机逃回。冒顿立为单于后,遂派大兵进击月氏,至公元前174年即汉文帝前元六年前后,月氏终为冒顿之子所败。被打败的月氏人,大部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并挤走原在当地驻牧的塞族人,但不久自己又被乌孙所逐。于是,月氏人不得不再度西迁至妫水,即今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并征服当地之大夏人,族势更旺。
匈奴(Huns)是中国北部的古老民族。初兴于黄河河套地区及阴山,即今中国蒙古狼山、大青山一带,长期过着游牧式生活,尤善骑射。直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编年史上方有记载,最初称为“荤粥”。《晋书》卷九七《北狄匈奴传》说“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又说此族人“夏曰荤粥,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后逐步南下,至周赧王初年,即大约公元前310年左右,其势力已抵达秦、赵、燕三国边境。所以《史记·匈奴列传》在谈到匈奴与先秦诸侯国的地域划分时说:“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三国即秦、赵、燕。秦始皇(前246—前210)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此时匈奴人,开始向北退却。公元前215年,蒙恬收河套以南地区,在此设置34县,还迁几万户汉人到河套定居。同时,为阻止匈奴的骚扰,保护中原农业区域,秦汉修复和连接燕、赵、秦三国长城,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二世而亡,匈奴人得以复归故地,汉初其首领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30余万,先后东平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终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至此,匈奴所辖之地,由南面的阴山到北部的贝加尔湖,从东方的辽河至西部的葱岭,横越整个蒙古高原,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游牧民族,总人口约两百万。
当时,匈奴人虽主要从事畜牧业,但在某些地方也有少量农业,在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器,并在骑兵队伍中装备铁马具、铁武器。奴隶制已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发生,其法律明文规定,“坐盗者没入其家”,在作战时“得人以为奴婢”。匈奴贵族死后,“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由于匈奴人征战频繁,又允许其战士“得人以为奴婢”,加上俘虏以外的其他奴隶来源,其奴隶数可能达到总人口的1/7到1/5,但匈奴人社会组织的核心仍是军事机构与氏族组织的结合,不应称为“奴隶社会”。为了治理其部族,匈奴统治者在一些地方建起城堡,从而形成了一些分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继位、自立单于,又将整个部族分为中、左、右三部。其中,中部是整个部族的核心,由冒顿亲自管辖,左、右两部分居于东方和西方,分别由左右屠耆王(左右贤王)掌管。由于匈奴人尚左,单于以下左贤王为最尊贵,故其权力与地位均在右贤王之上,不仅常以太子为左贤王,还常以左贤王为单于之“储副”。各屠耆王之下依次设谷蠡王、大将、大都尉、大当户、骨都侯等,各领一定战骑和领地,且均贯以左右之别。这样,匈奴人便以战争为中心被严密地组织起来,而其游牧方式也就带上了更加浓厚的军事征服的色彩。匈奴人当时是那样强大,以致汉初统治者也不得不采纳娄敬“和亲”的政策,取“家人子”为公主与匈奴好,用娄敬的话来说:“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
匈奴人也拥有自己富于特色的艺术。以用青铜制成的、上面饰有程式化动物纹的带状或其他形态的饰片、马具或装备上的座架、钩和饰钉,或者是以末端刻有牝鹿形状的棍棒为代表。这种艺术,在国际学术界,常被称为“鄂尔多斯艺术”,此名起源于生活于鄂尔多斯的一个部落。与这种艺术有关的遗物,最为著名的发现是位于外蒙库仑附近的一位匈奴王子的坟墓,从墓中出土了表现草原艺术的青铜器和毛织品,其年代属于公元2年。但从滦平和宣化出土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看,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初,或公元前4世纪末。不过,有人从公元前650年的中国“战国艺术”中发现了鄂尔多斯艺术的风格和影响,说明鄂尔多斯艺术的产生可能更早。
与此同时,在匈奴人之东,一个新的游牧部落逐渐强大起来,这就是鲜卑。此族原居于鲜卑山,在今内蒙科尔沁右翼中族西境。原是北方东胡的一支系,以游牧狩猎为生,使用铁兵器,而善骑射。西汉初年,单于冒顿发兵东胡,大败东胡而降伏鲜卑。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将乌桓等迁至塞外上谷等郡,鲜卑人乃趁机南迁至乌桓故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不过当时仍隶属于匈奴,并经常随匈奴军骚扰汉疆北境。如前所述,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东汉王朝曾联络鲜卑合击北匈奴,此后鲜卑一度归附汉廷。至公元2世纪中叶,即东汉王朝末年,当檀石槐(?—181)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乃组成一强大军事和政治联盟,并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的弹汉山建立牙账,东奔西突尽据匈奴故地,其疆域东起辽东、西至敦煌,南北亦有7000余里,拥兵10余万,盛极一时。史书上说:鲜卑“兵利马疾,过于匈奴”,年年侵扰幽、并、凉边境。
除了上述几个重要民族之外,当时活动于中国北方的重要部族还有以下几支:(1)羯。原匈奴之一支。据晋书记载,匈奴入居塞内者共19种,最后一种称“力羯”,即五胡之中的“羯”,历史上也称“石勒”。因长期隶属于匈奴,亦称“胡羯”。羯人高鼻、深目、多须,拜“胡天”即火祆教之神,有火葬习俗。
(2)氐。原作羝。氐人多髯,因被嘲笑为“中央高,两头低”。氐人初居于青海、甘肃,以及关中和益州等地,仇池杨氐是氐人中最强大的一支。在历史上,氐人曾建“前秦”、“后凉”、“仇池”等国。均是小王国,不脱部落遗风。
(3)羌。商周之际,羌人出现于中国西北,分布于西海(青海)一带。据《后汉书·西羌传》,羌人无弋爰佥被秦人拘为奴,逃回本族后被推为“豪”,他及其子孙得以世代为酋长。羌人原以射猎为主,爰佥时又兼事耕作,长期“不立君臣”。
(4)乌桓。秦汉之际,乌桓兴起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乌桓山。乌桓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也种植些耐寒的斝和东墙。已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但族人各自“畜牧营户,不相徭役”,尚未发生阶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