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陕西·举杯邀明月

华山

陕西,掩藏太多尘封古事的地方,除了见证一代代江山人才的轮换更迭,更守住了古都的命脉,让长安的风韵历久弥新。在这里,让人感叹的不只是攀爬华山时的艰险,更有秦始皇陵的盛世重现,一座座古城楼,一朵朵山丹丹,在稍纵即逝的韶华中,独一无二地绽放。

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同时被人们封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似乎巍巍然的华山注定和道教一脉相承,或者说华山和道教本乃天造地设。在人们的臆想中,它们如同得道的仙人,俨然一副“道可道,非常道”的姿态,在喧嚣尘世中倍显宁静与豁达。

华山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有五峰,朝阳、落雁、莲花、五云、玉女,然而想要登上华山,却只有柱峰顶向北倾斜这样一条路。东南西三面皆是陡峭的悬崖,让人望而生畏。东峰朝阳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的主峰之一,因为朝向东方,更成为著名的观赏日出之地。在峰顶上,有一处平台,虽居高临险,视野却格外开阔,人称“朝阳台”。

相传,南峰落雁峰的由来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歇息。峰顶,便是华山的极顶。在峰顶眺望四周,视野顿觉辽阔之至。那10余平方米的平坦峰顶处,有一个直径约为1米的天池。大石头中央,竟然生长着一颗根基粗壮的墨绿色松柏,华山的确神奇,纵使山上的植物,也都突显出神奇的特征。

西峰莲花峰因其形状像莲花而得名,峰侧一块巨石,拦腰断为三截,石头下方的空间,仿佛一位妇人仰卧后留下的印记。这便是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故事的源头。

登华山,需要的是屏气凝神地专注,那样的时刻,心就只惦记着一件事情。石头台阶容不下一只脚,调整姿势倾斜着前进,额头上阵阵发热,似乎有股股汗珠冒出。

华山因为其险峻,才让人有谨慎行走渐行渐歇中观赏美景的深刻记忆。宛如道家的修行,在磨砺中蜕变,在困苦中奋发。端坐于华山峰顶,就这样,洗却尘世浮华,恍然不觉中进入另一片宁静世界。

华山有一座玉泉院始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是中国北方一座出名的全真道观,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两千多年来,这里会聚许多名人高道讲学修炼。玉泉院内,近代冯玉祥的题字也列在其中。

西安City of Xi’an

“西安自古帝王都”,这句话容不下丝毫怀疑。也许每个人都无法读透,也许读透的人仍觉得肤浅,从古至今一直一直的蔓延,古朴的城市和生命的气息,铿锵中永远是帝王之气,永远是生命最原始的颜色,纯粹而张扬,蓬勃且高昂。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世事更迭面前,西安永远流露出释然之情。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意味着长治久安,故取名“长安”。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封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故更名“西安”。它的久远,远不止如此。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1100年中,13个朝代在这里更替。它与雅典、罗马、开罗并驾齐驱,是一座无可取代的古都。

无知的人指责它今日的颓败。城墙粗糙的纹理、斑驳的图案,恰似一种渗入肌肤深处的暗淡,像是到了垂暮之年的老者,面庞上的老人斑清晰可见,永远不可能抹去洗净。然而,透过它的眼睛,你会看到那深邃的眼神中融入了一抹婴儿般的湿润。那湿润是它的少年时光,那湿润随时会再次映出历史的辉煌。

古城楼兰,今日只剩下一地风沙;古都安阳,如今只剩下一座废城。西安比它们都久远,经历了战火、沐浴了灾难,却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不老的传说。丝绸之路从这里伊始,唐僧取经从这里出发。三千竹简,写不下古老的西安。行走在今天的西安,汉唐的神韵清晰可见。护城河水依然青绿,钟楼城墙依然挺拔。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在西安的碑林里,那块清代碑石详细记录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景。然而那份久远,在千年古柏之间的风骨和神韵,又怎是只言片语可以叙述得清的?抬起头,火红的夕阳可是汉时的那颗?

即使是在今日,西安仍被懂得它的人无限青睐。走下鼓楼,穿过城门,熙攘的人群、独具特色的小店,到露天小吃店一品正宗陕西小吃,记得留下空余的胃,为了前方不远处那同样让人垂涎的小吃。大而深的碗里,是满满腾腾的羊肉泡馍。将干软的泡馍撕碎,扔进油汁中,大块羊肉熟烂酥软,嗅着那份扑鼻的香气,真想一辈子就定居在此。

说不清是因为这里的历史还是建筑,是民风还是品质,总觉得那份感觉似曾相识。也许在若干年前,在几番轮回之前,本是一个寄情山水的乐观文人,来到长安,从此便迷恋上古城厚重的美感。在时间与空间编织出的错误中走失,于是时时渴盼,期望有一日,可以重游故地,永驻长安。

秦始皇陵兵马俑

很多时候,尤其面对强大的力量时,越想表达,越是无从表达。几千年,无数个沧桑的日夜,无数个转瞬的流年,无数个风花雪月的过往,无数个风驰电掣的瞬间,邪恶的,美好的,深奥的,最终被时光包裹,成为历史的永恒。为后人发觉,或许是为了瞻仰和留念。

无论是经意还是无意,西安的黄尘古道总是显出与众不同的气息。奔赴这里的人们,大多流露出虔诚而清澈的眼神。那些历史长卷中几个细腻的笔触,让人们无上崇敬,似乎在行走的瞬间,丝绸之路上清脆的驼铃声已穿越长卷,古城街道中斑驳的城墙已跃然于卷外。

然而,在面对另外一样景观时,那种强大的震慑瞬间让所有灵魂无处可逃。那份厚重之感,让所有笔触皆失去艳丽的色彩。历史的天空下,怀旧光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背后,总掩藏着帝王权力的恣肆。然而,有限的生命终究无奈无限的时光,几十年后,人们视线所及之处,无非又多出一座皇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一跃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意义,在历史与美术史的范畴中大放异彩。兵马俑的表情,很快便将人引入战马嘶鸣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那运筹帷幄的将军正努力地指挥,神态各异的士兵正积极响应。时至今日仍然锋利的武器,精良的做工,实在是蔚为壮观。

秦始皇,一个有着重要功绩的帝王,完成了历史的统一,开创了一个时代。秦始皇,一个稀世的暴君,对百姓压榨剥削,直至江山尽失。

走在兵马俑馆内,树木的葱茏让人忘却回忆历史时的紧张。面前,便是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马车。那悠然流露出的凝重气息,更显得马车气势不凡。

秦俑文物展厅内,灯光幽暗。后人对于文物的关怀,融入了全部人文情感。透过微弱的灯光,等比例缩小1/2的铜车马映入眼帘。如此的精致细腻,如此的富丽堂皇,面对这些,忽然想起西安当地的俚语: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一个小小的马车,不仅暗藏机关,还可以调整伞盖的方位用以遮风挡雨,不仅可以坐卧看到车窗之外,还可以防止外面向里窥探。这样高超的技艺,这样强大的铸造工艺,是不是真的应了那句俚语呢?

秦俑,印证了一段记忆。在风起云涌过后,它们进入低沉的梦境。梦中的呢喃或许是关于精忠报国的信誓旦旦,又或许是携妻带子荣归故里的渴盼。

时间太快,时间也太匆匆。那段睡眠还没有自然地苏醒。记忆跳回到两千年前。那一天,当最后一块木板遮挡住最后一缕阳光,人们的脚步越走越远。从此,墓地陷入一片凄冷与荒凉,那些兵俑坚守着虚实无度的荣耀,从此开始漫无边际的等待。等待一个轮回,一次命运的转换,本该是驰骋在疆场,本该是亡命于天涯。或是等待千年之后的一声锤起,虽不知今昔是何年。

秦始皇陵是中国帝王陵中最为奢华的一座,规模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陪葬物之多,让后人汗颜。古语有云:乱世出盗贼,盛世现奇宝。当沉睡千年的兵马俑凌空出世的刹那,仿佛时光逆转,盛秦再现:坑道内,一列列锈色兵俑整齐地排列,军容之威严,气势之磅礴,千军万马的恢弘就此呈现。这不是幻觉,或许可以被想象成为是一段风化了的历史,两千年之后的某一天,咒语解除,历史重现。

那一支集庞大、豪华、英勇为一身的军队,曾陪着他们的君王一路披荆斩棘。“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充满生气、形态各异的兵俑,在一片静态的陆地之上,将那种巨大的威慑力表达至极。或是昂眉张目,或是肃然伫立,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中,彰显出秦始皇兵马俑“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而今,战车不再驰骋,战马不在奔腾,一切对峙都已偃旗息鼓,曾经炽烈燃烧过的大地陷入万般寂静。可是,那些与秦始皇同葬的兵马俑,仍然以寂寞的姿态站在那里,深情中充满期待,充满渴望奋勇杀敌的情愫。似乎时刻在等待着君主的一声令下,伴着出征时的高涨气势,为秦国再立一次汗马功劳。

八百里秦川大地上,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矫健的身姿,从此演绎成一个不老的传说。

第三章 东三省拾趣林海雪原的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