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更坚定才能更从容(1)
人生充满诱惑,金钱、权势、美色等等无一不在向我们招手。面对种种诱惑,在选择之前我们应该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越坚定,步履越从容。
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一切事情,无论对错,只要过去了就不要背负精神的重担。坦然地面对困境,人就会更理智;坦率地面对朋友,路就会更开阔;坦诚地面对过去,你就会更睿智。
弘一法师在讲解佛遗教经的时候曾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他也曾劝诫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然快乐。”
一般来说,做事情和看待一件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观点,决定了人与人内心想法的不同。来看看这师徒二人的迥异想法吧:
一天,坦山和尚与徒弟在去某地说法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河水虽不大,也不湍急,但因为刚下过大雨,河沟泥泞不堪。
师徒二人正准备渡河时,后面来了一位穿着得体、体貌端庄的年轻姑娘。姑娘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要办,但是到了河岸边后却面露犹豫之色。
看到这一情景,坦山和尚便上前对姑娘说:“施主,贫僧背你过去吧!”
紧跟在他后面的小沙弥听到坦山和尚的话,心里不解,嘀咕到:“平日里师父教导我们,不能接近女色,为什么今天自己却犯清规呢?”
小沙弥本想当场问师父,但是又怕惹怒师父,只得忍受九回肠的折磨,闷闷不乐地跟在师父后面。
很多天过去了,小沙弥还在为当日师父背姑娘过河的事情冥思苦想。一天,他终于憋不住了,于是问坦山和尚:“师父,您经常教导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亲近女色,可为什么前些日子,您却背漂亮的女施主过河呢?”
坦山和尚听了小沙弥的问话,讶异地回答道:“我背那位女施主过河后,就把她放下了,没想到你却把她紧紧背着,到现在都还没放下来!”
其实,坦山和尚背那位姑娘过河,完全是出于善念。他的心里早就把姑娘的事情放下了,而小沙弥的烦恼,完全是自己找的。所以说人之所以烦恼,之所以不能放下,是因为情执,放下情执,才能活得自在。
弘一法师把放下看做一种内心境界,放不下便饱受折磨,放得下便能坦然自若。凡事放得下,是因为没有欲念,内心没有欲念,才能不受忧虑所扰,才能心地坦然,只有心地坦然,才能将一切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你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东西便会在无欲无求中悄然到来。
付出必能硕果累累
因果也即付出与回报,善恶终有报,付出会通过相应的形式表达出来。只要你相信因果,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收获在你付出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弘一法师对于因果的见解颇深,他曾给他的善友们讲过由于开悟而最终修得正果的一个修行故事:
世尊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周利檠陀伽者,根机很钝,其兄教他读诵上项偈子,经过三个月之久都背诵不出来,认为不可造就,令其回家,他哭泣不肯去。世尊见到,教他两句偈,后来他证得罗汉,大开圆解,辩才无碍。世尊说周利檠陀伽前生是一位三藏法师,会讲经说法,但是吝法,教人总要留一手,所以今生得愚痴报。
周利檠陀伽所学的两句偈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生。”教了上一句,下一句又忘了;教了下一句,上一句又忘了。以周尊者之钝才尚能证到罗汉,我们比他总好一点,若今生不能成就,毋乃太自弃了。
对于世人来说,相信因果并非消极认命,而是在确定了目标后,将目标当成一粒种子,想要让它生根发芽就要给它施肥浇水,有耕种必有收获,有付出必有回报。
从佛学上来说,法是无影无形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想要求得真法,只需潜心修行便是真正的付出。唐朝名相裴休,是一位学禅的居士,他曾将自己参禅的心得记录下来并编印成册。
有一次,他将自己的书籍呈送给黄檗禅师,希望能得到黄檗禅师的指点。黄檗禅师接过之后,随手往桌上一扔,许久之后才问裴休:“你能够懂我的意思吗?”
裴休诚实地回答:“我不懂大师的意思!”
黄檗禅师便开示道:“‘禅’是教外别传,不设文字的,你把佛法真理写在这个上面,是扼杀了佛法的真谛,也失去了悟道的真意,所以我才不看。”裴休听了以后,对禅更加契入,对黄檗禅师也更加敬重,并作颂赞曰: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
黄檗禅师看了以后,并没有任何的评论之意,只道:“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真正的佛法需要潜心修行,认真领悟,不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就可以诠释出来的。
有因必有果,有怎样的付出必有怎样的收获。如果苦修善学,愚钝之人也能成正果;如果只想诠释禅佛,必然无法到达真境界。
人生如修佛,如果相信因果,懂得付出,便会修得正果,你的一切苦修将结出累累硕果!
不受诱惑心境更开阔
一个人要想不受外界诱惑很难,诱惑之所以被称为诱惑,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遇到,没有清醒的心智,理性的思维,很容易陷入其中。如果想拒绝诱惑,就要把心放得远一些,把目标定的更明确。
弘一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曾提到智者大师的一句话:“世间色、声、香、味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
他解释说:“‘色、声、香、味、触’是五尘,属于物质,再加上一个‘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爱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
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发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佛祖给弟子解释禅理的时候特别擅长通过故事的形式将晦涩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徒弟们也是百听不厌。一天,佛祖就给徒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皇帝想在皇宫内修建一座寺庙,于是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和工匠,希望能够把寺庙修建得华美。
被找来的有两组人,其中一组由京城里有名的设计师和工匠组成,另一组则是附近寺院里的几个和尚。皇帝有点犯难了,一个是建筑的行家,一个是最熟悉庙宇的行家,到底谁建的寺庙会更好呢?于是,皇帝决定让他们公平竞争。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在三天之内,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到时候他会亲自验收。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很多颜色的颜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洁的工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两组人员所整修的寺庙。他发现工匠们所装修的寺庙,以非常精美的图案和巧夺天工的手艺将小寺庙装饰得非常华美,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皇帝去看和尚们整修的寺庙。当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整个人都呆了,和尚将寺庙内所有的东西擦拭得干干净净,使其展示出了它们原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被工匠们装饰的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座寺庙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在这座寺庙面前站立了许久。当然,胜负也就不言而喻了。
追求外在的浮华是一种诱惑,当用心去沉淀的时候,外在的浮华只不过是跳梁小丑一样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颗至真至纯的心。工匠们追求外表的浮华,是想以精湛的手艺取悦于皇上,而和尚们能将心放得更远,他们没有拘泥于取悦皇上的庸俗心理,而是将心境放得更远、更纯,所以他们才能将寺庙的本来面目呈现于世人。
这就像人们追求的目标,越是刻意雕琢离目标越远,只有以一颗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诱惑的开阔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终的美好与收获。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不要为了满足小小的贪爱之心而荒废了自己既定的目标。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最精进的智慧
意动则心动,念由心生,心念平和才能智慧过人。越是霸气十足,越是坚定从容,越应该不为外物所扰。心中时刻记着自己的目标,才是最精进的智慧,才能事业有成。
弘一法师一直教化世人要心念平和,不张扬,不外显,即:发心学道,如道业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说,说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毁谤。
“端坐正思惟”这句话不能看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坐禅”并不是打坐,坐是不动,心不动叫坐,对五欲六尘不动心谓之坐。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日禅,内不动心日坐。
石屋禅师在外云游说法时,碰到了一位青年男子,畅谈之下,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两人一同投宿到一家旅店。
半夜,禅师听见有人在他的屋子里蹑手蹑脚地走动,于是问:“天亮了吗?”
一个青年答道:“还没有!”
禅师再次开口问道:“你到底是谁?”
对方回答:“小偷。”
石屋禅师道:“喔!你原来是一个小偷,这是第几次了?”
对方回答:“数不清了。”
石屋禅师问道:“每偷一次,你会快乐多久?”
“那要看偷到的东西的价值了!”对方回答。
石屋禅师又问道:“那你的快乐能够持续多久呢?”
对方回道:“几天而已,过后仍旧是不快乐。”
石屋禅师说:“哦,原来只是一个鼠贼,为什么不做一次大的呢?”
对方问:“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你一共做了多少次啊?”
石屋禅师回道:“只有一次而已,但让我终生受用啊!”
对方急忙问:“在哪里偷的,能告诉我吗?”
禅师突然抓住这个青年的胸口问道:“这个你懂吗?这个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你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毕生受用不尽。”
一语惊醒梦中人,青年从此改邪归正并且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了有名的禅者。
很多人就像是故事里的青年一样,自心本贮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而不知道,常因图一时之快,心念一起便误入歧途。妄失本性的人又怎么能够得到永远的快乐呢?又怎么能有真正的收获呢?
大师教化:真正修行的人最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与佛的教诲相应。少批评人,少说是非长短。身口意三业,口业最易犯,往往障碍了自己与大众的修学。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无知”即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实的智慧,在修持方面,永远精进不退,懈怠堕落都能离开。
不炫耀是大智慧
有些事情,不用解释,也不用炫耀,成功是属于你的,美好是属于你的。如果你拥有着近乎完美的一切,很少有人能不生嫉妒之心。低调和淡定是心智的成熟,是成长后的大智慧。
弘一法师曾提到翠严禅师韬光养晦的过人智慧: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弘一法师将该观点为大众解释说:“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做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
逞口舌之快,显示和炫耀自己,是最愚蠢的做法。有一次,丹霞禅师去拜访慧忠禅师,不巧的是,慧忠禅师刚好正在小憩,于是丹霞禅师便问慧忠禅师的弟子:“请问,你的师父慧忠禅师在家吗?”
弟子刚刚领会了一些禅理,想在丹霞禅师前卖弄,于是回答道:“在是在,只是不会客。”
丹霞禅师故作惊讶地说:“啊!你回答得真是太深奥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白。”
弟子听到丹霞禅师在夸奖自己,于是更加骄傲地说:“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禅师笑着说:“年轻有为啊,不愧是龙生龙、凤生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