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改变自己,一切就都变了(2)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
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
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才是诚信笃行。
放下心中的“怕”
人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恐惧所笼罩,其实“怕”或者“不怕”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怕”,只是因为我们放不下。
弘一法师最初出家也是因为身体常常有病弱之相。他皈依佛门之后,就曾对众生说:“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地念,工夫得力,使贪嗔的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导致一个人恐惧的信息来自外界,想要真正消除恐惧,就要会辨识外界的信息,找到可以安心的一点,这样心安自在其中。一个学僧去拜访行海禅师,希望禅师可以为他讲解《临济录》。
的洪川禅师,他讲解的《临济录》是最好的。”学僧说道:“不瞒禅师,我已经听过他的讲述了,你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现在想听听你的讲解。”行海禅师见推辞不得,于是示意学僧跟着他走。他把学僧带到了平时僧人们操练的武场,并教了学僧一套剑法,直到学僧练得大汗淋漓才带他回禅房。
行海禅师看着不断擦汗的学僧问:“你觉得我讲解的《临济录》如何?”
学僧大惊,答道:“禅师何曾讲解过《临济录》,不是一直都在练剑吗?”
行海禅师说:“我就是在讲解《临济录》,你觉得讲得如何?”
学僧不解地问道:“难道禅师的《临济录》就是一套剑谱吗?”
行海禅师恳切地开示道:“我本来就善于剑道,所以我只能讲解剑道,我虽然是滴水禅师的弟子,但是并没有学习一般禅者的作为。但是《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从语言口舌上去了解,师父虽然讲过,但是我不是传声筒,所以没有办法学!”
传心的功德岂不都成了传声筒了吗?”行海禅师摇头反驳道:“传法传心是传法传心,传声筒是传声筒。”
世间岂止是学禅不能当传声筒,凡事都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知识一定要自我消化,融会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有所得。学禅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学会了分辨信息,才能心中有数。人们越趋于理智,离恐惧和无知也就越远。
放低心态吸纳智慧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才能看到他人的成就,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
弘一法师曾讲过一个佛为老比丘穿针引线的故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
佛都能将心态放低,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之人呢?放低心态,是一种大智慧。
一个年轻人满怀失望地来到少林寺,对住持方丈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想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为此我非常苦恼。”
释圆和尚笑了笑说道:“你走南闯北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真的就没能找到一个让你佩服的老师吗?”
年轻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说:“这十几年里,我访遍了很多们的画,画技实在是不敢恭维啊,有些甚至还不如我呢,你说让我怎么拜他们为师呢?”
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说:“老纳虽然对丹青一窍不通,但是平时颇爱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比那些名家要略高一筹,那么还请施主不吝赐教,为老纳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旁边的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纸砚。
释圆和尚继续说道:“老纳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对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情有独钟。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以满足老衲的喜好呢?”
年轻人听了傲慢地说:“这有何难,对我来说犹如探囊取物。”
说罢,年轻人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便跃然纸上,而且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着一缕茶水,缓缓地注入茶杯之中。
年轻人画完后,问释圆和尚:“大师,你觉得这幅画如何,还满意吗?”
释圆和尚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施主的画确实做得不错,但是施主却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颠倒了,茶杯应该是在上面,茶壶应该在下面才对呀。”
要是茶壶放在茶杯的下面,如何能将茶水注入茶杯呢?”
释圆听了,说道:“原来施主并不糊涂,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丹青高手的茶注入自己的杯子,但你总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要高,你想想茶怎么可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才能从别人那里吸纳到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顿悟。如果一个人老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那么他的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令他不满的现象。有了偏见,又怎么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放正自己的位置,要谦虚诚恳地向别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才会真正地了解自己,检讨自己,改正缺点。
懂得回报他人
人要时时检查自己,查看自己的言行,对别人施与我们的恩惠要懂得回报。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弘一法师在谈及这种贪心时,引用了妙什禅师的一句话:“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
大多数人都有这些障碍,须认真检点自己,有无贡高我慢,嫌弃他人之习气。
不强求功德自在其中,只要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智慧,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小和尚刚来寺院时只有七岁,所以僧众们都当他是孩子,事事谦让,时常会帮他做些杂物,天长日久,小和尚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帮助。
可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却老了。
一天轮到小和尚和师兄担水,十多年了,他们一直是搭档,而且师兄非常照顾他,但是现在师兄老了,担着水上山非常吃力,可是小和尚丝毫没有怜惜他的意思,不停地催促,甚至抱怨他走得太慢,耽搁了时间。
天长日久,小和尚厌烦了和师兄一起担水,于是找到方丈:“大师,我不想和师兄搭档了,他年老力衰,根本赶不上我,太耽搁时间了,你还是给我换人吧!”
方丈听后,问小和尚:“你来庙里时几岁?”“七岁。”
“当时你可担得动水。”“担不动。”“可敲得了钟。”“敲不了。”
“那你的工作是怎么完成的呢?”“是师兄帮我的。”“他可曾嫌弃过你,呵斥过你?”“不曾。”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谁都有所不能,都需要别人的帮小和尚羞愧地低下了头。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恩,懂得回报。
在参禅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一颗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在讲佛的时候,弘一法师对“学”和“自省”分别作了透彻的讲解:
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所以读书当在求索。
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尽信师不如无师,人的智慧是思考得来的。洞山良价禅师的剃度恩师是云岩昙晟禅师,虽然他后转到了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他为恩师忌日忙碌时,一个学僧问道:“禅师每年都会为云岩忙碌,是因为在他那里得了开示,所以才会如此尽心?”
洞山良价禅师答道:“虽曾在他座下受教,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不解地问:“既然是这样,为何要设斋供奉他?”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学僧又说:“你现在在南泉普愿禅师处受教,完全可以不为云岩设斋!”洞山平和地回答:“我虽然没有得到先师的道德佛法,但是只为他不为我说破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为云岩设斋,是因为肯定他的禅风吗?”
洞山答:“只能说一半肯定。”学僧问:“为什么会是一半呢?”
洞山答:“如果我全部肯定恩师的禅风,那就是辜负了他。”
这些道理,洞山良价禅师是在恩师圆寂之后,见到水中自己的身影才开悟的,并做了一首悟道偈:“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参禅悟道如果完全依赖师父就会失去自我,但是如果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指引,何能因见月?
岂止参禅悟道如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光靠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当然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我们又会浪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这就是禅师所说肯定一半的道理。
人们除了要懂得思考,还有要懂得自省,对待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并时时自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这个目标。无德禅师为了给学僧多讲解佛法,经常会举行小寻时(应学僧的要求举办的座谈会或者开示)。在一次小寻时上,他问学僧:“你们在我这里参禅时日已经不短,不知你们可曾找到禅心没有?”
一个学僧回答道:“禅师,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禅心,在没有参禅之前,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除了自己的事情,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心和在意,可是现在我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不再只妄想我与我所,并为之前的行为深深自责。”
无德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示意其他的学僧继续说。另一个学僧说:“以前我评判事物的标准是:看得见、摸变得开阔,我这样算是找到禅心了吗?”无德禅师听后依旧保持微笑的表情。
第三个学僧说:“从前我做事情总是会有所保留,能走五十里路,一定只会走三十里,但自参禅后,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去证悟永恒的法身,甚至恨不得不眠不食地求索,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第四个学僧说:“我以前很自卑,大小事情都处理不好,但是参禅以后,我发觉自己肩负着弘扬佛法的重大责任,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事情也很自信了,我想这就是禅心。”
第五个学僧说:“我身材矮小,所以常常持有这样的心理‘天塌下来别人会顶着’,但自参禅以后感受到了烁迦罗(坚固的意思)心无动转的信念,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无德禅师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们都精进了不少,可是这些都只能是你们修行的法喜(自身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与自在的感受,是人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佛性的显现),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参禅是为了修习清空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参禅是这样,做人亦是这样。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人们要时时闭目自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个人反观自身,并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终究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