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保健专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8种不健康饮食害你没商量

(1)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指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超过胃肠功能的负荷。暴饮暴食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溃疡穿孔,甚至诱发心脏病等,它还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元凶之一。可以说,暴饮暴食是饮食的第一大忌。

古人根据长期的养生经验早就提出了“食不过饱”的说法。从近期反应看,过饱会影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从远期反应看,过饱会使体内的能量过剩,引起肥胖,并可加速衰老进程。从营养吸收的角度看,一次性摄入大量优质食物,会使其中大部分营养素(如蛋白质等)无法被充分吸收,而造成浪费。

(2)口重

近代医学和营养性研究证明,大量盐分摄入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总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克。然而,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人均每日食盐量为12克~14克,达到WHO推荐值的200%~230%。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居民18克~20克,并且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这将大大增高高血压的发病率。

鉴于此,人们应该做到:①每日每餐放盐不超过2克,避免摄入过多高盐食物,如酱油、榨菜、咸菜、黄酱等。②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来调味,例如将青椒、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像番茄炒蛋,可起到相互协调的功效。③利用葱、姜、蒜等经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增加食物的可口性,譬如葱油鸡等。④在烹调时,利用白醋、柠檬、苹果、菠萝、柳丁汁等各种酸味调味汁,来添增食物的味道,如煎烤食物上挤点柠檬汁。另外,醋有减低对盐需求的作用,因此,吃水饺时,酱油碟里只加白醋,同样美味。⑤烹调时使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相对减少对咸味需求。⑥采用高钾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3)大量饮酒或饮烈性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这是一种纯能量物质,每克酒精可提供大约30千焦的能量,远远超过主食的产量。这也是为什么长期饮酒易导致摄入能量过剩而产生肥胖的缘故。

酒可谓“有利有弊”,两者的差别关键在酒的“质”与“量”:如果少量饮用果酒、低度酒,可增加胃液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有些朋友有长期少量饮酒的习惯,节日期间自然没有必要刻意改变这一习惯。但如果饮酒过量,或饮用烈性酒,则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发生的危险,损害肝、肺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可刺激胃黏膜,降低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各种胃肠疾病。正如《本草纲目》上所言:“少饮则和气血,壮神御风,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助火。”因此有必要提醒大家:节假日期间如饮酒,要限量。

(4)猪肉比例较高,鱼类等摄入偏少

猪肉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动物性食品,占总肉量的40%以上。应该指出的是,猪肉所含的饱和脂肪、总脂肪量和胆固醇较高,并含有较高的能量,长期大量食用(特别是进食大量肥猪肉)对健康不利。

相比之下,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较高,而且饱和脂肪、总脂肪量和胆固醇含量较低,产生的能量也远低于猪肉,故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出应大力提倡吃这些动物性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应特别提出的是,现代营养学证明了鱼类的营养价值:它含有高生物价值且极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脂肪酸,较低的胆固醇和较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这些都使得鱼类在维护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众多的研究表明,常吃鱼类有助于减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糖尿病学会都将每周食用2次~3次鱼(特别是海鱼)作为膳食的推荐原则。

(5)奶类制品摄入较少

奶类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一是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二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三是含钙量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大量的研究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给老年人补钙也可能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每个成年人每日服用1~2袋牛奶(250毫升~500毫升)是必需的。若干年前,有关机构就提出“为全民健康加袋牛奶”的口号,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中国传统饮食中奶制品的比例较低。有统计表明,中国人均牛奶摄入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是美国人的1/70.我国居民从膳食摄取的钙质普遍偏低,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从一般成人到孕产妇,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生理时期,膳食钙的摄入量仅仅达到推荐供给量的50%左右,这主要因为日常膳食中奶类摄入量过低。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联系。

我国居民奶类摄入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乳糖酶缺乏,导致一次性大量进食牛奶后,乳糖不能在小肠被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分解,产气产酸,导致胃肠不适、腹胀和腹泻等不耐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研究表明,有超过60%的中国成年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乳糖不耐受症。解决的办法包括:改饮用酸奶,减少乳糖摄入;或采用无乳糖的奶粉替代鲜牛奶;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将250毫升的鲜牛奶分为2次(甚至更多次)进服,将大大提高耐受性。

(6)大量进食腌制食物

目前,一些人大量进食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这些食物均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以腌制的泡菜为例,新鲜蔬菜虽含有少量的硝酸盐,对人体并无大碍。但在食用较多盐分腌制菜的过程中,它会还原形成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食用腌制食物后,亚硝酸盐在胃内胃酸及硝酸还原菌的作用下,与膳食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会增加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发病风险。因此,从预防癌症、维护健康的角度看,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量是极为重要的。

(7)大量吃糖

一些人喜食甜食,每日与糖为伴。殊不知,吃糖过多对健康不利。

①吃糖过度导致龋齿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食糖过多给口腔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逐渐使牙表面的珐琅质溶化。又因糖是酸性食物,会腐蚀牙齿形成龋齿。

②吃糖过多会引起多种维生素的缺乏或营养性疾病。大量吃糖后,血糖升高,可产生饱腹感,使食欲减退,影响消化和吸收,引起多种维生素的缺乏。尤其是人一旦缺乏维生素B1,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食、呕吐、消化不良以及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出现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等营养不良表现,还会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因为,糖摄入体内会产生许多的代谢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碱性钙、镁、钠等就要参加中和反应,以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由于钙大量消耗,造成体内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脊柱侧弯。

③吃甜食过多,易影响视力。吃糖过多,由于血糖增高,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糖是产酸食物,能中和体内的钙、铬等碱性元素。钙和铬是保持眼球弹性的材料之一,营养平衡时,体内的钙、铬元素亦处于平衡状态,保持眼压正常;钙、铬不足时,眼球壁弹性降低,不能保持正常眼压,长时间紧张用眼可使眼轴拉长,造成近视。另外,血糖增高会加速眼晶状体变性,引起眼晶状体和房水渗透压的改变,屈光度增加,导致近视。

特别提示:科学吃糖五个“不”

(1)餐前不要吃糖果。

甜食有一种特性,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种情况在餐前半小时饮用了一杯高糖的饮料,结果导致正餐食量大减,营养摄入失衡。因此餐前1小时禁用任何甜食、糖果。

(2)餐后不宜马上进食甜食。

一些人有正餐后进食甜食的习惯,这样做即便是很少量的甜食也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进餐后血糖升高,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餐后即刻进食糖果,会使血糖负荷过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胰岛因疲倦而怠工,导致病变。因此,每餐后不宜即刻进食糖果。享用甜品的时间可放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点~10点,下午3点~4点等。

(3)空腹不吃甜品、糖果。

空腹状态下进食甜品,会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恶心、反酸和烧心感。还有人以1杯甜饮料替代正常早餐,认为这样“方便快捷”。其实空腹饮用甜饮料会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升高,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4)不要一次性大量吃糖。

一次性大量吃糖,不仅会使血糖骤升,胰腺负担过重,还会引发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胃胀嗳气,并严重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摄取、消化和吸收。

(5)部分人士不宜吃糖。

不可否认,确有部分人士不能或不宜吃糖果,或者必须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才能适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低减、胃炎和消化道溃疡、胃 食管返流征、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等。

(8)盲目迷信保健品

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所谓“保健食品”,是指具有某种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某种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品的基本特点是:①一定是食品,具备所应具备的所有特征;②必须具备至少一种可被整体试验所验证的特定而确定的保健功能,并以此与普通食品分开;③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应定位于“调理”和“预防”,而非“治疗”,这点与药品存在根本性的不同;④其应用范围远远小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食品,应用对象是特定人群而非全体人群。这当然不排除某些保健食品可能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群体,但可以肯定地说,适宜于全体人群的保健食品是不存在的。

不可否认,目前人们对保健食品的认识较为混乱。常见的认识误区包括:“用保健食品代替正规的治疗药品”,结果耽误治疗,甚至导致病情恶化;“用保健食品代替一般食品”,结果导致能量及营养素摄入缺乏或失衡,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在没有任何指征的情况下,盲目滥用保健品”,结果难以收到应有的保健效果,并导致更多的花费。

以目前很多人大量进补的蛋白质粉为例。研究早已明确,每日50克~60克蛋白质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足以满足机体需要,只有婴幼儿、儿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和创伤修复期的病人才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但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人在并无蛋白质缺乏的情况下,盲目进补蛋白粉,希望借此“提高免疫力”等等。实际上,高蛋白摄入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例如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可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量每增加1克,就会导致1.75毫克的钙从尿中丢失。长此以往,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危险大为增加。

最好的养生是睡眠

人的睡眠与人的饮食、性构成了人的三大本能需要。人一生将大约1/3的时间用来睡眠,若睡眠出问题,将产生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

睡眠是如此重要,然而现在睡眠失调的流行程度却高得令人难以置信。其实只要你稍加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大部分睡眠失调都是可以改善的。

睡眠是各种休息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睡眠时,大脑基本上处于停止工作的抑制状态,即休息状态,经过睡眠后,可使疲劳的大脑重新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保证了大脑的健康。睡眠不好,脑的功能就会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睡眠质量,追求更好的休息效果对保持健康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