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呐喊》
鲁迅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热情地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应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鲁迅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作品一向以思想的深刻、艺术的成熟、态度的坚决而著称文坛。他的创作是中国文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呐喊》作于1918年至1924年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历史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较之“洋务派”、“维新派”更高的历史层面上,更全面、更深刻地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进行历史反思并进而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是中国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思想运动。其核心是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鲁迅的《呐喊》正集中体现了这场文化革命的要求和历史特征。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并成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个小说集。在这个集子里,收集了鲁迅从1918至1922年间创作的几篇小说(原有15篇,后抽出《不周山》一篇,成14篇),它们是《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把它取名为《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呐喊助威,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通过对一个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的狂言狂行狂思狂想的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记》在表现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时,还寄予着深广的忧愤。鲁迅清醒地认识到孔孟之道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毒害,因此在小说结尾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孔乙己》通过咸亨酒店小伙计“我”的直接观察,塑造了一个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进仕不成、沦落底层、偷生于贫穷冷漠与嬉笑之中,最后悲惨死去的下层知识分子典型——孔乙己;控诉了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无情,对那些践踏和损害弱小者的丁举人之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药》通过一个清末革命者夏瑜惨遭封建统治者杀害,他的血被刽子手制成人血馒头,卖给小茶馆老板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结果儿子仍然死去的悲惨故事,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屠杀革命者,麻痹毒害广大群众的滔天罪行,同时批判了民众愚昧、麻木、不觉悟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给资产阶级革命开了一帖良药。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农民典型。小说通过阿Q的人生际遇,描写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的劳动人民在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压迫及思想的奴役下,怎样被逼得走投无路,精神上受到严重戕害的悲惨情景;反映了在辛亥革命引起农村阶级关系微妙变化的时候,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又是怎样漠视贫苦农民朦胧的民主革命要求,与封建地主阶级妥协,导致革命失败的历史事实,从而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
《社戏》回忆了天真烂漫的农家少年看社戏的欢乐情景,并通过“我”在两地看戏的不同见闻与感受的强烈对照,有力地揭露了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现实,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孩子的机灵勇敢、富有才干的高尚品格,表达了鲁迅强烈的变革旧世界的战斗要求。
《呐喊》作为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它所展示的思想介值和文学价值,奠定了鲁迅先生伟大的革命的文学旗手地位。就其文学价值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和形式的多样性。早在《呐喊》出版后两个月,茅盾就指出:“在中国的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美国著名评论家帕土利卡·哈南也持同样观点:“他的每篇短篇小说在艺术技巧上更可堪称为一种冒险的事业,一种主题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新鲜的尝试。……正是艺术技巧,结合着我们感受到的他的著作背后的情感因素和判断能力所产生的魅力,使得他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里显示出最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人物的典型性。鲁迅认为:“作家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细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而他自己,“是一向取后一法的”,“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还特别善于用速写和白描的方法勾勒人物形象,以孔乙己为例,小说写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但是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一些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说话时满口“之乎者也”,这就生动地揭示出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不会营生,虽已沦落到社会底层,却又放不下“读书人”架子的可鄙又可怜的灵魂。
语言洗练而生动。鲁迅先生很注重行文的简洁。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所以他的小说虽然大多很短,但容量丰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