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六

心智决定视野,

视野决定格局,

格局决定命运,

命运决定未来。

这正是德鲁克一生的最佳写照。因为未满十四岁时的他,惊觉自己将是一位“旁观者”,亦即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一辈子做他所教,教他所做,教做如一,称得上是“经营管理先生”。他从来没有对金钱或名利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他回绝的酬劳远比所赚的还要多得多。他拒绝电视与媒体的专访,他始终对人类社会抱持着终极的关怀,他写了44本经典作品,六度荣获麦肯锡论文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近40篇经典文章,他宏观的思维与微观的坚持,加上成熟的心智,开阔的视野,超然的格局,并且通过他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贡献人类社会,足堪称为“卓有成效的彼得·德鲁克”,实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活教材。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就个人成长方面来说,即是以“有效性”(effectiveness)作为个人工作的目标,再加上“自我控制”(self control),而“自我控制”的有效性即要以资讯交流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改善、自我更新及自我发展的工具,进而实现提升贡献、创造顾客之目的。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历久弥新、自我控制或自我修炼的经典佳作之一,更是理清观念、启发心智、改变行为、获致卓有成效的有力保证。

为此,读百本书,不如好书读百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是值得读百遍、细细品味、终身体悟的,因为它改变且创造了我的命运——包括我的价值观、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未来。

所谓“成功无法教,有效可以学”,研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有效秘诀,即在于“行”,因为“行是就行,行就是行”,只有从决策的系统思维开始启动,先做问题界定——不在于寻找答案而是问正确的问题,再制定精细的边界条件,寻找三至五个替代可行的方案,然后选择较适当的方案,而不是所谓最佳的方案,并采取行动,贯彻落实,但需要根据反馈机制、现实情况和不确定的未来做立即而有效的反应,予以适当的调整与修正,力求成果的有效性。

在此同时,将组织的所有资源安排于优先、优后的重大工作上,且物色正确的人选,发挥其长处,以便做重大的贡献,并做好时间资源的分配,以获致卓有成效的成果。

更深层地看,“成功靠不住,有效方长久”,关键则在于“知”,因为力行得以真知,但真知才能力行,也只有从时间的系统化分析着手,逐一检视自己所花时间的量、质、值是否到位?是否真正有生产性?其次,是否有着眼于有效的贡献?个人长处是否能有效发挥?在重大工作的优先、优后次序与资源的分配上是否恰当?决策的品质是否粗糙或存在偏差,因为匆促的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决策,只有不断地检测评估,才能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担任管理者的大多数人中,高度有效者,殊不多见。为何有才华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并没有领略到才华本身并不等于成就。他们甚至不晓得,一个人的才华,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所为有效。

就拿卓有成效的彼得·德鲁克来说,他也不认为自己真正有效!为什么?

他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样,或许生活多姿多彩,却白白浪费青春。只有富勒(几何学家)和麦克卢汉(电视先知)这样的人,才可能让他们的使命成真。而我们却兴趣太多,心有旁骛。我后来学到,要有成就,必得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富勒在荒野上待了40年,连一个追随者也没有,然而他还是坚定地为自己的愿景奉献一切。麦克卢汉则花了25年的光阴追逐他的愿景,从不曾退缩。因此,时机成熟时,他们都造成相当的影响。而其他像我们这样有着很多兴趣,而没有单一使命的人,一定会失败,而且对这个世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取材自《旁观者》一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有两个结论,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二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有效性”虽然人人可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但却是可以“自我训练或自我修炼”的,有效性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也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然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有两大挑战,一是人的诚实与正直,其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诚实与正直方面有缺失,则足以败事。其次,当今的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关系着组织的生产力,更关系着国家的生产力。因此,知识工作者必读熟读的一本经典作品,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有谁?

詹文明

远流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地区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