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表达自己的不满
生活中,意欲表达对过错方的不满时,有理的一方如果能够撇开严肃的态度,以幽默的语言向对方传达掩藏锋芒的暗示性责备,那么无疑能够达到避免伤害他人的目的。
⊙⊙⊙
幽默是一种缓冲剂,在我们表达不满时,它能让对方虚心接受批评,而且不会有逆反和抵触情绪。
在生活中,面对他人犯下的错误,我们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而加以指责。这样往往会诱发一场尖锐的正面冲突。其实,如果换种思维方式,变指责为幽默,可能就会在表达自己不满的同时,也避免伤了和气。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传递是相互的,如果你的态度是温和的,对方的态度也不至于太差,更何况他是过错方呢?
一天,老王懒于做饭,便去楼下的小餐馆用餐。不料小餐馆卫生状况不佳,米饭里竟能拣出很多小沙砾。老王实在难以下咽,便将小沙砾一粒一粒地摆放在桌子上。服务员看了以后抱歉地说:“对不起啊,小沙砾不少吧?”老王笑笑,点点头说:“是啊,不过还是有一点米的。”
老王没有直接批评米饭的质量不好,而是拿服务员说的“小沙砾不少吧”大做文章,幽默地说,饭里除了沙子“还是有一点米的”,通过先肯定后转折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米饭中沙子过多的不满,显得非常委婉。尽管幽默很多时候会用于揭露弊端、批评错误,但它绝没有锋芒毕露,相反,它总是让人和颜悦色地指出人们的缺点,让人们在笑声里看到自己或他人的错误,使之顿悟,进而悔改。
这天下午,一个六七岁的调皮小男孩偷偷跑到一家理发店,对理发师说:“叔叔,我看见爸爸每天上班前都要刮胡子,但他却不帮我刮,您可不可以帮我刮一次,我也是小小男子汉啊!”理发师说:“来吧,小小男子汉。”
等小男孩坐下后,理发师在他的脸上稍微涂了一点肥皂水,便去忙其他的事情去了。小男孩等得不耐烦了,叫了起来:“叔叔,你怎么还不给我刮胡子呢?”
“我在等你的胡子长出来呢!”理发师答应着说。
上面这个故事中,理发师没有直接责备小男孩的胡闹,也没有把他拒之门外,而是运用含而不露的幽默技巧和小男孩开了一个玩笑,使小男孩在幽默轻松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在生活中,如果带上一些幽默的色彩,指责也可以表达善意。
委婉曲折地表达也是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幽默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人们曲折地、间接地而不是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制造幽默时,无论从素材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要真假并用,且带有相当大的假定性。用这种技巧把你的意思略作处理,使之变得耐人寻味,你就可以通过委婉曲折的形式使对方领悟你的本意。请看下面一则对话。
这天,一名自称是文学爱好者的青年来到一家出版社,好不容易找到总编室,兴冲冲地问主编:“主编,您觉得我这些诗作写得怎么样?”主编回答道:“写得相当不错啊,几乎毫无瑕疵,完全可以发表了。不过,有一个地方需要稍微改动一下。”“真的吗?那怎么修改啊?”青年问。主编说:“只要将你的名字改成郭沫若就行了。”
这位主编巧妙地运用幽默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给作者留足了面子。如果运用正常的思维,直白地说“你这些诗完全是照抄郭沫若的”,虽然很简洁,意思也能表达得很清楚,但无疑会伤害到作者的自尊。
把本来可以直说的话,含蓄地表达出来,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幽默效果。
饭桌上,面对妈妈做的菜,儿子尝了一口说道:“好苦呀!”
妈妈上了一天的班,本来已经很累了,见儿子这么挑剔,气不打一处来,便说:“那就不要吃菜,只喝汤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见儿子那么委屈,便询问妈妈缘由。
妈妈说:“这孩子太挑剔了,好好的菜非说苦,为了惩罚他,我让他只喝汤。”
爸爸说:“是吗?让我来尝尝。”
爸爸尝完之后,皱着眉头对妈妈说:“亲爱的,我求你也罚我只喝汤吧!”
妈妈终于领悟,会心一笑,继而向儿子道歉去了。
妈妈累了一天,又忙着为全家人准备晚饭,着实辛苦。爸爸能体味到妈妈的辛苦,因而机智地运用幽默的表达方式,向妈妈传达出了菜确实是苦的这个信息,使妈妈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种方式比直言相告明显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