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
“口才”即表达主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运用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理想效果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和技巧。同时,口才也是一种综合能力。
⊙⊙⊙
会说话是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表达、聆听、应变等多项。
良言一句三冬暖,正说明说话得体、正确所产生的巨大效果。在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要与别人交际,而交际的重要手段就是语言。如果自己的话能给别人带来“三冬暖阳”一样的感受,又何愁不能获得成功呢?有语言学专家认为,口才有初级口才和高级口才之分。只要没有生理疾患,能张嘴说话的人,就可以拥有初级口才。高级口才则是指:不仅要会说话,还要说好话。
善表达,会聆听,能判断,巧应对,是衡量口才好与坏的重要标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话说好,或将本来就储存在自己脑海中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美国有一位叫寇蒂斯的保健医生,同时他也是一位热心的棒球迷,经常去看球员们练球。时间长了,他就和球员们成了好朋友,并被邀请参加一次为球队举行的宴会。在侍者送上咖啡与糖果之后,有几位著名的宾客被请上台“说几句话”。没有想到的是,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他听到主持人宣布:“今晚有一位医学专家在座,我们有请寇蒂斯大夫上台跟我们队员们谈谈日常保健及健康问题。”
那么,寇蒂斯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呢?当然能,而且可以说他是对这个问题认识最充分的人,因为他是研究卫生保健的,并且已有三十余年的行医经验。他可以坐在椅子里向坐在两旁的人就这个问题侃侃而谈一整个晚上,但是,现在,要他站起来讲这些问题,却另当别论了。
此时此刻他不知所措,心跳速度似乎加快了许多倍,因为在他一生中从未做过演讲,他的大脑也在刹那变得一片空白。该怎么办呢?宴会上的人全在鼓掌,大家都望着他。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表示谢绝。但他这样做反而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要求他上台演讲。“寇蒂斯大夫!请上台演讲!”的呼声愈来愈高。他知道,此时如果自己站起来走上讲台,他将无法讲出一句完整的话,演讲一定会失败。因此,他站起身来,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背对着他的球员朋友,默默地走了出去,深感难堪。
寇蒂斯的经历是失败的,败在他不善言谈。由此可见,只有具备了高超的说话水平,才能掌握获得社会认同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像案例中的寇蒂斯医生那样,在演讲时紧张、害怕,因为有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当人们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获得自信,泰然自若地站在众人面前,并能随心所欲地思考,能逻辑清晰地归纳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场所或社交人士面前侃侃而谈,富有哲理,又让人信服。
其实,口才并非天生,它也可以通过勤学苦练而后天取得。人在婴幼儿时期,并不会说话,但可以通过培养而逐渐获得这种能力;成年之后,也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让自己获得卓越的口才。古今中外历史上不乏那些通过刻苦训练而获得这一卓越才能的人。
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演讲总是能让人群情激奋,但谁会想到他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呢?林肯在认识到自己语言能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并没有气馁,为了提高演讲水平,他努力学习、训练自己。不管是法庭上辩护的律师,还是传教的教士,都是林肯学习语言能力的榜样。他一边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一边模仿着他们的手势,不管是走路还是睡觉,都在训练自己讲话,甚至会对着树桩与玉米田发表演讲。而最终,他不仅成为美国总统,更成为美国历史上优秀的辩论家。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有超群的数学才华,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还背了四五百首唐诗,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因此,他时常在国内外的一些公众场合赢得掌声。
为了达到谈话的预期效果,谈话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善于聆听,捕捉反应,敏捷回应,力争主动权;陈述自己的话时要有实在的内容、清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中肯的分析;有很强的概括能力,简明扼要地把自己的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唯有掌握了这些要点,我们的口才与交际能力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