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易做的基础拔罐法
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是指罐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方法。是历史最悠久,适用最广泛的一种拔罐法,在医院治疗及家庭保健中都经常被使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寒邪为主的疾患。脏腑病、久病,病位局限、固定、较深者,多选用此方法。如经络受邪(外邪)、气滞血瘀、外感表证、皮痹、麻木、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用之均有疗效。
操作要领
凡病变部位较小或压痛点为一点,可用单罐;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复杂者,用多罐。根据罐具多少不同,又分为单罐留罐法和多罐留罐法两种。后者因罐具距离与罐数不同,又分为密排法(罐距小于3.5厘米)、疏罐法(罐距大于7厘米)。留罐时间一般为10~25分钟,小儿和年老体弱者以5~15分钟为宜。用多罐拔罐时,宜采用先上后下和从外向内的顺序;罐具的型号应当是上面小下面大。
注意事项
病情实证多用泻法,单罐用口径大、吸拔力大的,多罐用密排罐法(吸拔力大),吸气时拔罐,呼气时起罐;虚证多用补法,单罐用口径小、吸拔力小的,多罐用疏罐法(吸拔力小),呼气时拔罐,吸气时起罐。留罐法可与走罐法结合使用,即先用走罐法,后用留罐法。
闪罐法
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如此反复一拔一取的拔罐法。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法。
适用范围
凡以风邪为主的疾患,如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者,如肌肉萎缩、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弱病证及中风后遗症等,多采用此法。此外,由于此法属于充血拔罐法,拔后在皮肤上不留瘀紫斑,故较适合面部拔罐。皮肤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也多用此法。
操作要领
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蘸有适量酒精的棉球,点燃后迅速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立即取下,按上述方法再次吸拔于施术部位,如此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施术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罐继续操作。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地松、紧,反复地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
注意事项
拔罐时要注意火屑勿落在患者身上,防止烫伤。在应用闪火法时,棉球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帖棉法时,应防止燃着的棉花脱落;用架火法时扣穴要准,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
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拉罐法、行罐法、移罐法、滑罐法等,是指在罐具吸拔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扩大施术面积的一种拔罐方法。此法且兼有按摩作用,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术前准备
本法所采用的罐具口径,应在3厘米以上,罐口宜边宽而非常光滑,以玻璃罐为宜。润滑剂可依病情需要而选用温水、酒类、油类、乳剂、油膏等。
适用范围
凡某些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沉寒痼冷,积聚,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养,外感等疾病,如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心悸、失眠、坐骨神经痛、痛风等都可选用。
操作要领
拔罐前,先在罐口及应推拔部位涂一些润滑剂。罐具吸住后,用手扶住罐底,用力在应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缓慢地来回推拉。
推拉时,将罐具前进方向的半边略提起,以另半边着力。一般腰背部宜沿身体长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宜沿肋骨走向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故又称旋罐法),四肢部宜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
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取罐时常有响声,又称响罐法)。
操作手法
根据病情不同,宜采用不同的走罐手法。常用走罐操作手法有以下3种。
1.轻吸快推术:选用小号玻璃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在施术皮肤涂以温水,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常用于外感表证、肺卫失宣、皮痹麻木等。
2.重吸快推术:火罐吸拔后,以吸入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每秒钟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适宜于治疗某些经脉、脏腑功能失调的疾患,如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心悸失眠等多种疾病。
3.重吸缓推术:重吸后,植物油涂于施术皮肤,以每秒钟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肤呈紫红色。背、腹部选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此术适宜于治疗沉寒痼冷、积聚、经脉气血阻滞、筋肉失于荣养等疾患,如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痛风及肌肉萎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