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地处我国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它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湖。鄱阳湖拥有广阔的水域,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景色宜人;其优质的生态环境更成为鸟类栖息繁殖和候鸟越冬最理想的天堂,因此鄱阳湖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的美誉。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在古代,鄱阳湖曾有彭蠡泽、彭蠡湖、扬澜湖、宫亭湖、彭泽湖等称谓。“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鄱阳湖名副其实。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集水湖盆,其如大瓢一样自西向东承纳修河、赣江、抚河、信江和鄱江(饶河)五河之水,使五河之水在鄱阳湖的万顷碧波中相汇相融,而后注入长江,诚如宋代诗人笔下“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所描绘的胜景。
鄱阳湖水域面积的70%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20%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其余10%则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经过长年累月的地质演变过程以及河流的冲刷侵蚀,鄱阳湖形成南宽北窄的形状,被人们贴切地形容为“一只系在万里长江腰带上的巨大宝葫芦”。其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湖湖面狭窄,长40千米,宽3~5千米,最窄处约2.8千米,是一条狭长的通江水道;南湖湖面广阔,长133千米,最宽处达74千米,是鄱阳湖的主湖体。
鄱阳湖平原
充足的日照、良好的水文气候及湖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江西省著名的鄱阳湖平原。这里地势低平,河湖交错,稻田、菜畦、鱼塘成片,呈现出一派丰饶的景象。
鄱阳湖枯水期岸边景象
枯水期时,鄱阳湖水落滩出,岸边野草连片。
鄱阳湖属季节性浅水湖泊,每年4~9月为丰水期,高水位(21米)时水域面积达4600平方千米;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平水位(14~15米)时水域面积为3150平方千米,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奇特景观。
鄱阳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400~1900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气温多在0℃以上,湖面无结冰现象;年平均气温16.7~17.7℃,年均相对湿度80%,具有典型的“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气候特征。
特殊的地形,明显的丰水期、枯水期以及湿润的气候,使鄱阳湖形成沙坝、湖泊、草滩、湿地、沼泽等独特的地理景观,为生态系统的发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
珍禽王国
除了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名震四方更因为它是“珍禽王国”、“白鹤天堂”。
每逢秋末冬初之时,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都会迎来大群白鹤越冬。
白枕鹤
国家二级保护珍禽。体形似丹顶鹤。上体为石板灰色,尾羽为暗灰色,末端有宽阔的黑色横斑。
斑背大尾莺
小型鸟类。上体淡皮黄褐色具黑色纵纹,背部黑色纵纹更显著;下体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淡皮黄色。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西北部,赣江与修河注入鄱阳湖的汇合处,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包括大湖池、蚌湖、大汊湖、沙湖、中湖池、常湖池、梅西湖、象湖和朱市湖9个湖泊及湖滩草洲,总面积224平方千米。丰水期,保护区的9个湖泊与鄱阳湖连成一片;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各自形成蝶形湖泊湿地,为鸟类栖息提供了适宜的场所。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按其组分特征可分为荒山灌丛草坡生态系统、湖滨沙地生态系统、湖滩草洲生态系统、滨岸带生态系统、表水层生态系统和深水层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生态系统,养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水禽。
越冬水禽在保护区内的集群性很强,这不仅指同一种水禽的集群性强,而且也指多种水禽在同一地点的集群性强。每逢秋末冬初,有超过200种鹤类珍禽飞抵于此,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白鹤、东方白鹳、灰鹤、小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白头鹤、白枕鹤、黑鹳、红胸黑雁等,呈现出“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景象。
鄱阳湖畔沃野千里,湿地内良草丰美,是牛羊极佳的口粮。
鄱阳湖中的鞋山岛
珍稀濒危物种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它全身雪白,拥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喙、粉红色的长腿,娇秀迷人。但白鹤全球种群现存仅约3200只个体,被IUCN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我国的鄱阳湖区是全球最大的白鹤越冬区,据1998年鄱阳湖冬季调查,该区共发现2526只白鹤;近年来,白鹤越冬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约占世界白鹤总数量的95%以上。波光粼粼的浅水湿地,一只只翩飞的白鹤如闪电般掠过水面,洁白的羽翼上散落着落日的点点余晖,场面壮观异常。
湖中的名山岛屿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这是苏轼所作《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的诗句。在鄱阳湖上泛舟,湖中心一孤峰拔水而起,前低后高,如一只“大鞋”,这就是被唐代画家李思训和著名诗人苏轼称为与彭泽小孤山遥遥相对的大孤山——鞋山岛。
鞋山岛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关于鞋山的由来,传说是一个在湖上打鱼的渔夫与天界瑶池玉女邂逅,相爱成亲。渔霸盛泰得知后,预谋抢亲,玉帝派天兵天将把玉女带走,盛泰乘机去抓渔夫。玉女为救渔夫,从天界丢下一只绣花鞋把盛泰一伙压住,绣花鞋落入湖面便成了鞋山。
如今鞋山岛上绿树葱郁、峻峭秀丽。站在岛上,碧波万顷的鄱阳湖与群峰叠翠的庐山尽收眼底。鞋山还是过往船只的航标和重要的避风港。明代陈云德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徙。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
在鄱阳湖众多的岛屿中,最大的岛当数马鞍岛。马鞍岛面积4.8平方千米,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岛上民风淳朴,崇古尚学,在清代曾出过举人和进士,岛上至今仍留有进士第石匾、石柱、石狮等遗迹。
鄱阳湖最有名的岛要数石钟山,苏轼的一篇《石钟山记》让它名扬天下。亭亭玉立的石钟山位于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它其实是两座由石灰岩构成的山,山下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发出如洪钟的响声,因此得名。靠南临湖的是“上钟山”,靠北濒临长江的是“下钟山”,两座山悬崖挺拔,耸峙湖上,登高远眺可看到“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磅礴气象。
石钟山上有镌刻着苏轼《石钟山记》全文的石碑,有印证李勃观点的“敲石亭”,有纪念太平天国运动的太平楼、太平遗垒,有看水天三色的地方——清浊亭等文化古迹。在清浊亭,可以看到鄱阳湖水和长江水交会的情景,湖水清,江水浊,泾渭分明,难怪郭沫若看到此景也不禁感叹“水文黄赤界,峰影有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