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舞蹈的源起——原始舞蹈

1.原始人与舞蹈

(1)古代崖画舞蹈

我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处古代崖画舞蹈图,在这些图像中,属于原始社会舞蹈形象的占了相当部分。内容主要有:图腾祭祀、生殖崇拜以及狩猎和征战。这些舞蹈图像舞姿丰富,场面生动,古朴质拙,表现形式多样,有远古洪荒之风采。

有关图腾祭祀的内容,在原始人的舞蹈中是占有很大部分的。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作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图腾崇拜的记载,《山海经》上记载的图腾就有上百种之多。传说中伏羲的后裔少皞氏管理部落时“以鸟名官”,有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二十四种,这当是以鸟为图腾的二十四个氏族。图腾崇拜渗透在原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舞蹈是图腾仪式中重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举行图腾仪式,一般是采用图腾祭祀的方式。因为图腾是要体现信仰、崇拜的,而这种情感要通过祭祀的行为来表达。舞蹈表示图腾崇拜主要是模拟图腾神的动作。例如内蒙古阴山、乌兰察布等崖画上一些舞者扮成鸟形、兽形而舞,这种舞蹈不光是要模拟图腾动作,而且对图腾神形态的模拟也是惟妙惟肖的,这其中渗透着原始人朴素虔诚的精神信仰。原始图腾崇拜是原始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等思想的反映。在广西花山崖画中,就有与渔猎生产密切相关的祭祀性舞蹈,如在沿江转弯处深潭附近的山崖上,有站着一排的人像,在船上载歌载舞祭奉河神。在内蒙古的阴山崖画,有的舞者双臂上举、以祈祷的姿势向神灵献舞;有的杀掉战俘祭祀神灵;而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崖画中,也有一幅“人牺祭神图”,右边有一人头落地的人牺,左边两人在跳人牺祭神舞。阴山崖画中还有一幅《祈雨图》,图上刻着并列的舞者,正在起舞求雨,天上有两片云彩,象征大雨将至。

生殖崇拜在原始人生活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乌兰察布崖画中的衣服舞蹈图,将女性性器官描绘得抽象而突出,这无疑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女阴崇拜意识;而在广西花山崖画中,其生殖崇拜舞都以夸张的方式突出男性生殖器;在新疆发现的呼图崖画,据推断大约是古代塞人于公元前1000年以前该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氏族社会时代所作。画中人物男女性别特征明显,其刻绘主旨就在于祈求种族繁衍。这充分说明,原始舞蹈的原动力就在于对人类自身繁衍的追求。

此外,狩猎和征战也是原始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花山崖画有舞者头插雉尾或戴兽帽、披兽皮而舞;阴山崖画上还有一幅人们手执长长的尾饰,连臂而舞的画面;甘肃黑山崖画中还有威武雄壮的武士操练图。这都反映了原始人为获取衣食以求生存,以及抵抗强悍氏族侵害、掠夺弱小或血亲复仇的生活情景。

(2)原始氏族部落的乐舞

原始社会的舞蹈,大都没有确实的记载可考,我们只能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找出一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内核,加以分析、研究。这些传说中的原始舞蹈,都与人类的劳动、战争、祭祀等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的直接反映。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伏羲氏舞名《凤来》,唱《网罟》之歌,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女娲舞名《充乐》,是颂扬伏羲氏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和女娲制定婚配、教民嫁娶的业绩的。传说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为图腾的羌族的先祖,炎帝的乐舞《扶犁》,唱《丰年》之歌,是歌颂炎帝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尊称他为神农氏。阴康氏舞名《大舞》,教民体育锻炼,以抗阴湿之病。葛天氏舞名《广乐》,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阙(段),祈求五谷丰登,鸟兽繁殖,该乐舞共有八段,每段表现一个主题。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这与黄帝部落的云图崇拜有关,除了图腾崇拜的意义外,还在于歌颂黄帝的功绩,赞美他团聚万民、盛德如云;同时还有祈求丰收的含义,因为其另一个名字叫做《咸池》,在中国古代星象观念中,咸池星是主管五谷的。帝尧是远古圣君,《尚书·尧典》载:“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意思是说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因此尧的乐舞就叫做《大章》,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尧帝时,命质创制乐舞,质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创制了乐歌,用麋鹿皮蒙在瓦罐上制成鼓伴奏,于是大家便跳起百兽之舞;后来,尧又对《大章》进行了修改,吸收了黄帝的《咸池》,名曰《大咸》。《大韶》是帝舜时期的乐舞,《韶》又名《箫韶》,传说是歌颂舜的,实际上,原始的《韶》舞,原本是一种狩猎后欢庆胜利的群众性集体歌舞:当原始人狩猎归来,向祖先献上猎获物,并狂歌劲舞之时,有人披上兽皮,有人戴着鸟羽,模仿鸟兽动作,在排箫声中,凤凰自天而降,舞蹈达到了高潮;主要伴奏乐器,是用竹管编排而成的乐器“排箫”,舞有九段,九种变化,所以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后来这个乐舞经过周代的加工,成为后世“文舞”的代表作,影响很大,《论语》中还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居然“三月不知肉味”,并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这些远古氏族的乐舞,反映了充满着青春与力量的斗争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术礼仪。

2.原始舞蹈的特点

(1)粗狂简约的形式

原始人的舞蹈,并不单是为了审美,这些表情达意的形体动作是原始人发泄本能的情绪情感和实现生存欲望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先民们维持生存的一些方式,包括采集、狩猎、起居,以及最原始的愿望、要求、情绪显现,都是依靠身体动作机能发挥作用,所以,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舞蹈,而原始舞蹈又孕育了原始文化。

粗粝、神秘、狂放与率真,这在各地崖画中表现十分明显,是原始舞蹈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图腾舞、祭祀舞、狩猎舞、战争舞,还是完全没有功利目的、仅以发泄情感、宣泄生命情调作纯“疲劳性的动”的舞蹈,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这样的美学特征。例如,在内蒙古阴山崖画中,有一个杀掉战俘祭祀神的画面:一人兴奋起舞,脚下一颗滚落的人头,被砍掉头颅的尸体张臂置于另外三个舞者的上方。

早期原始社会中,没有专业的舞者,原始舞蹈一般都是集体的群众性活动。原始舞蹈和音乐、诗歌是密不可分的,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

(2)巫术礼仪与原始舞蹈

当原始人还不能正确认识和控制自然力量的时候,就产生了原始的信仰和宗教观念。在原始氏族中间,这种信仰的仪式与礼仪通常在舞蹈中得到直观的体现。

除了依靠崖画上的形象,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和至今仍保留着氏族社会遗制的边远少数民族的风俗中来了解原始舞蹈的风貌。据记载,萨满跳神时,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边跳跃,边吟唱,音调极其深沉。当鼓点逐渐加快时,萨满下巴哆嗦,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现出神灵附体时的痛苦情状。每至极处,萨满会双脚顿地,蹦跳不已,并往返奔窜,急速旋转,挥舞双臂,东挡西击,嘴里还发出噗嗤噗嗤的用劲的声音。其神衣上的缀饰物件,锵锵撞击,情状异常紧张。有时萨满几乎昏厥,经人扶起,仍然挣扎着继续。有时候,由众多萨满集体跳神,其景象更为壮观。

(3)劳动与原始舞蹈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我们的祖先——猿人,在求生存的劳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这就使人与动物区分开了。大脑逐渐发达,肢体直立,脚和手有各自不同的用处,使人具备了便于劳动的身体和可能舞蹈的形体。

劳动是人类之母,也是艺术之母。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领略和享受劳动的欢愉和快乐。劳动先于舞蹈且给予了原始先民创造舞蹈的原动力。劳动不但创造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培养和发展了人类创造舞蹈艺术的才能,陶冶了原始人对舞蹈的赏析能力,也为原始舞蹈提供了动作以及动作的内容和节奏。劳动的节奏和呼号,也为音乐和诗歌提供了音调和韵律。

3.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

(1)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

原始舞蹈在今人的眼中,充满了一种野性的美,但对于原始人来说,审美或艺术创作并不是他们跳舞的目的。原始人跳舞,完全是出于一种祈求幻想,一种相当实用的目的与需要。例如《尚书》所记的“干羽舞”。禹继舜位以后,有苗部落不服管辖,舜命禹率兵征讨,和有苗交战三十天,未能征服有苗。最后,尧、舜采纳建议,收兵回师,大施文教,改为让人拿着盾牌和羽毛在台阶上跳舞,以文克武,以德化人。七十天后,有苗归顺了。战争舞一般是在战前或战后举行,战前多是一种军事演习,战后则多是庆贺胜利或者刺激复仇的斗志;而战争舞的盛行与原始社会的相互争夺、杀戮密不可分。

原始舞蹈真实地再现了劳动生产、捕猎的全过程,这不仅重复体验斗争与胜利快感,更以此来传授劳动和狩猎的技能,并以此感染和鼓舞集体。原始舞蹈还有锻炼武士、教育儿童的作用:原始先民艰苦的生活条件要求每一个成员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意志,并且从小就培养劳动的知识和习惯。同时,原始舞蹈记录历史,有着向氏族后代进行传统教育的效果。又如《阴康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记:“昔阴康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故以舞以宣导之。”可见舞蹈最初还被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

(2)生息繁衍的生命激情

原始舞蹈的基本出发点在于通过舞蹈的实用功能,有力地促进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它体现着高度的生命情调,因为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原始舞蹈是在人类生存发展的目标刺激下生命情调最直接最热烈最纯粹最充分的表现。它的情感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拟再现,如模拟再现战争或狩猎过程,另一种是力动表现,这是一种剧烈的、紧张的、疲劳的动,是一种感受生命的真实的途径。因此闻一多先生将原始舞蹈的性质总结为四点: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的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可见,原始舞蹈是生命情感的活力与基调,展现着一种崇高的美,一种令人激动、震撼、敬畏和神秘的美,是不折不扣的生命之舞。它演绎了人类幼年时期为生存而战、为生命而斗的艰苦卓绝和壮丽惨烈。原始舞蹈创造了人类早期的审美文化,那种极致的生命关怀直至今天,仍应是现代人的一种终极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