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爱尔兰现代文学大家
伏尼契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5月11日生于爱尔兰科克市。父亲乔治·薄尔是英国著名学者、数学家兼伦理学家。在艾捷尔出生的同一年,父亲去世。母亲玛丽·埃弗勒斯是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女子,丈夫死后,带领全家到伦敦谋生。
1882年,艾·伏尼契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柏林皇家音乐学院学弹钢琴。1885年毕业后,她到瑞士和法国游历近一年,回到伦敦后,与当时流亡的意大利革命党人交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她了解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情况,为后来创作《牛虻》积累了素材。当时,她还和革命导师恩格斯以及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相识,受到了有益的影响,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这期间,俄国作家赫尔岑与著名民粹派领袖兼作家的克拉甫钦斯基也在伦敦流亡,克拉甫钦斯基发现她善于刻划人物的特征和心理,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也具有独特才能,就极力鼓励她从事文学创作,并对她的创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在他的支持帮助下,艾·伏尼契前往俄国彼得堡旅居两年(1887~1889),和当时彼得堡革命团体“民意党”人有过很多接触。她曾在一个沙俄将军家中担任家庭教师,教将军夫人学英语,并利用自己的外侨身份和将军家庭教师这一特殊关系作掩护,为在沙俄监狱关押的爱国志士送衣服、食物和传递信件。
1889年回国后,艾·伏尼契继续跟克拉甫钦斯基来往。后来有个曾受过她帮助的波兰革命者米·伏尼契从他的俄国朋友那里得到了艾·伏尼契在伦敦的地址,来到伦敦看望她。她对这个波兰革命者一见倾心,便结为夫妻(1892)。婚后,夫妇积极参加俄国流亡者的活动,艾·伏尼契除帮丈夫做好散发国外出版的秘密刊物的工作外,还担任过流亡者的杂志《自由俄罗斯》的编辑工作。
艾·伏尼契的文学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初。她先是作为一个翻译家而出现于英国文坛的。1893年她翻译出版了俄国作家加尔询短篇小说集;1894年翻译出版了斯吉普涅雅克的政论集,1895年翻译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她还翻译介绍过果戈理、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以及莱蒙托夫的作品。
艾·伏尼契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牛虻》(写于1889,出版于1897)。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曾亲往意大利,在档案库和图书馆对意大利解放运动历史资料进行了研究。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牛虻形象,艺术地反映了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热情歌颂了意大利革命者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刻揭露了意大利天主教会的伪善、欺骗和反动。大胆宣传了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小说主人公亚瑟是个笃信宗教、热情幼稚的青年,上大学期间加入“青年意大利党”。在革命活动中,他和少年时代的女友琼玛相遇,并产生爱情。不久,被特务告密,以致他和战友被捕。同时,他得知蒙在里尼是自己的生父,他看到了宗教的伪善,抛弃了对宗教的幻想。出狱后,他受到兄嫂的侮辱,愤怒之下偷渡到阿根廷。13年后亚瑟改名牛虻,发表文章怒斥天主教,后来他不幸被捕,面对种种酷刑,他英勇献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琼玛写信,鼓励活着的人团结起来,斗争到底;他视死如归,对自己献身的伟大事业和光明未来仍然充满自豪和信心,表现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
由于作者的世界观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作品也有一些缺点,牛虻在对待其生父和爱情生活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多不健康的思想。但这些缺点在小说中是瑕不掩瑜的,《牛虻》不失为一部具有进步思想和精湛艺术的优秀作品。作品主人公牛虻,是19世纪文学画廊中不可多见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他顽强战斗的性格,坚毅不屈的精神,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气概,一直对全世界革命人民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除《牛虻》外,艾·伏尼契还写了一些其他小说,如:《杰克·雷蒙德》(1900)、《奥丽维亚·拉塔姆》(1904)、《中断的友谊》(1910)等。这些作品同《牛虻》一样,都具有叛逆精神,但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逊色于《牛虻》。《奥丽维亚·拉塔姆》是自传体小说,写一个英国少女嫁给一个波兰革命者的故事。《中断的友谊》记叙牛虻出走后流浪南美洲所发生的事情。以牛虻的曾祖母与祖母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的小说《脱掉你的靴子》(1945),塑造了叛逆女性的艺术形象。
艾·伏尼契所写的《牛虻》是一件瑰丽的艺术珍品,但她本人却在英国资产阶级文学界受到冷落,在英国文学史,从没提过她的名字。1934年,70岁高龄的艾·伏尼契流寓美国,住在纽约市,生计艰辛,潦倒半生。
1960年7月28日,艾·伏尼契在美国逝世,终年96岁。
叶芝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年生于爱尔兰一个画家家庭。他是20世纪初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叶芝一生以写作为职业。曾担任爱尔兰议员和教育视导员等职务。1910年前后,新芬党领导爱尔兰人民开展民族自治运动,叶芝对这一运动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当时,他和友人、剧作家葛拉高雷夫人以及约翰·沁孤等人发起了后来被称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运动,他们共同创办了一个阿贝剧院,并上演他们自己创作的描写英国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
叶芝一生的诗风是在不断变化的。如作于1892年的著名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就是这种逃避现实倾向的代表作。叶芝在这首诗中写道:“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这种倾向的诗歌较著名的还有《被拐逃的孩子》(1886),它召唤人们逃往仙境。这一时期,叶芝还创作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情诗,如1893年为毛特·岗女士而作的《当你老了》一诗,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在爱尔兰自治运动高涨的日子里,叶芝写出了一些优秀诗作。如《一九一六年复活节》(1916),歌颂了爱尔兰复活节的抗英起义,歌颂这次起义中的烈士们“带来了壮丽的美”,打破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以明朗坚实的内容代替了唯美、虚幻的风格。
1920年,叶芝写了《基督重临》一诗。他用“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的诗句,来形容现代资本主义世界衰败没落的景况。但叶芝又从历史循环的理论出发,错误地认为西方文明今天已接近毁灭时期,基督将在世界末日重临人间来主持审判。200年内地球上将出现一种粗野狂暴的“反文明”,然后再向另一种贵族文明过渡。他的这种观点和现代先进思潮是不相容的。
爱尔兰在经过自治斗争取得自治地位之后,叶芝原有的贵族主义的保守观点又滋长起来了。他在《驶向拜占廷》(1928)、《拜占廷》(1929)等许多诗歌中,极力讴歌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治下的拜占廷王朝,认为它是贵族文化的代表,并指出那时的精神和物质,文艺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得到了和谐的统一。《驶向拜占廷》一诗,表达了叶芝对现代物质文明、情欲的厌恶和对古代贵族文明以及理性的向往。
叶芝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歌创作及其诗风的变化,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叶芝还创作了《伯爵夫人凯塞琳》、《心愿之乡》、《滴漏》等剧本。并著有散文集《凯尔特的曙光》、《神秘的玫瑰》等。他的作品主要描写神话传说、古代英雄和农民生活,并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作品带有极浓的象征意义。
乔伊斯
乔伊斯,1882年2月2日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1898年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现代语言。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1903年,由于母亲病危暂时回乡,开始写短篇小说。1904年结婚后到意大利和瑞士旅行,并宣布“自愿流亡”,与天主教会统治的爱尔兰彻底决裂。他先后在罗马、的里雅斯特、苏黎世等地以教授英语为生,同时从事创作。1920年定居巴黎,专门写作小说。
乔伊斯认为,只有彻底摆脱爱尔兰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才能完全客观地描绘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中下层市民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事物,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与悲哀,对爱尔兰的社会风尚表现了蔑视与反感。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乔伊斯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客观反应了当代西方文学对生活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乔伊斯用了7年时间写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利厄波尔·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小说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故事情节,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乔伊斯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10年飘泊相比拟,而且全书18章一一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相对应,通过全面的对比渲染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与堕落,突出了人的渺小与悲哀。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责,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美国法官沃尔西在1933年12月6日作出了解除禁令的决定后,这部巨著才公开与英美的读者见面。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但仍然埋头写作,经过十几年的艰巨劳动完成了最后1部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作者自称这是他的一部杰作。小说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死亡与复活的循环往复这个中心主题,描写了都柏林一家小酒馆老板伊尔威克(他代表一切人)梦中的经历,表现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品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杂的意义群,因而这部小说比《尤利西斯》更加隐晦。
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室内乐集》(1907)和《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剧本《流亡者》(1918)。
乔伊斯于1941年1月13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