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盛暑七月,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王希桐主任送来《泥河湾自然保护知识概览》书稿请我审阅并作序,我借工作之余从头至尾认真看了两遍,欣喜之余,我的思绪也同编者一样,飞进了神奇的泥河湾。
泥河湾蕴藏着二三百万年以来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古生物演化、人类进化历史的异常丰富的科学信息,是研究我国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的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天然实验室”和“地质博物馆”,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早在20世纪20年代,外国传教士就在阳原县泥河湾村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收集和挖掘出大量古生物化石,并以“泥河湾”命名动物群和地层。泥河湾地层沉积厚度大、层序齐全,天然剖面典型而壮观、出露完整,地貌景观独特而神奇;各时代的动植物化石丰富而多样,特别是远古哺乳动物群化石分布集中、数量大、种类多、代表齐全,堪称哺乳动物的乐园;不同时代的旧石器众多而珍贵,古人类文化活动遗址丰富多彩、惊世诱人。1948年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在确定意大利维拉弗朗动物群及其相应陆相地层作为第四纪早更新世代表的同时,确定我国的泥河湾动物群与意大利维拉弗朗动物群相似,也属早更新世,两个地层可以进行对比。1954年在纪念中国周口店猿人发现25周年大会上,我国地质工作者正式把“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自此,“泥河湾层”就一直作为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泥河湾本身所呈现出的地质遗迹的典型性、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世所罕见的地质瑰宝,具有极其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代代科学工作者在泥河湾盆地开展了深入考察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相继发现了许多化石地点和众多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其地质年代从几万年到二百万年甚至更久远,连续性非常好,可谓世所罕见。因此,河北省于1997年建立起省级泥河湾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务院于2002年晋升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保护区内距今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见证,于2000年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第一阶上。
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承担着保护好地质遗迹的重任,又承担着地学科普的责任。特别是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8月以全票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资格专家评审,同年11月被正式命名授牌,更有责任和义务在保护好地质遗迹的前提下加大泥河湾地学科普的力度。我欣喜地看到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的同志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正是为了适应泥河湾科普宣传工作的新需要,让泥河湾自然保护知识从专家学者的殿堂里走出来,变成能让普通群众读得进、看得懂、记得住的科普宣传知识,他们编写了《泥河湾自然保护知识概览》一书。
该书以全新的结构,通过问答的方式、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而又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泥河湾自然基础知识、保护区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人们在茶余饭后信手拿来轻松一读,便可十分容易地走进泥河湾、了解泥河湾、认识泥河湾,从而让泥河湾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所以,此书必将成为人们了解泥河湾自然知识、到泥河湾观光旅游、探寻人类祖先奥秘的通俗读物和必备工具书。
热诚期待每位读者能尽快地走进泥河湾那个神奇的世界!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邢承国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