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识人篇(10)

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人,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怎么办呢?总不能叫事业停下来等待人才吧?因此,领导者要学会去发现人才。往往正在身边工作的人员有可成大气的人,只因为领导者对他们的熟悉,就以为完全了解他们的能力而不敢放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也因此不能培养出人才来。这种恶性循环会造成人才的青黄不接。如果一开始,就注意到人员结构的阶梯化,在人才结构还完善的时候就考虑到人才的流动,积极留心潜在的替补人选,有意培养他们,一旦人才流动,就可以让早已准备好的人员接手新工作,水到渠成,这样他不仅有知遇之恩,努力工作,而且会迅速上手。

王猛贫贱不失志

晋代的王猛,年少时家里贫困潦倒,以卖畚箕为职业,贴补家用,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是他没有太多的生活烦恼,以苦为乐,活得也算是潇洒。

有一天,他在洛阳卖畚箕,一个人仔细看了看他的畚箕,说:“我愿出双倍的价钱买你的畚箕,但是现在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我家离这里不远,你就带着畚箕跟我去取钱吧。”

王猛觉得此人他如此高的价钱,就算远一些专门送过去也是值得的,着这个人走了。走着走着,王猛也没有觉得走得太远,糊里糊涂地就跟着这个人来到了深山里,看见一位老者白发苍苍,满脸雪白的胡须,靠矮凳坐着,然后给了他双倍的价钱,就派人送他走了。

他出山后,环顾四周,发现原来是嵩山。从那以后,王猛就认为,人只要付出辛劳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都不要放弃信念。

王猛非常贫穷,许多人都鄙视他,但他并不以为然,也从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后来,他听说桓温进了关,就去拜见桓温。他见了桓温之后,并不趋炎附势,而是一边捉着身上的虱子一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

桓温认为王猛不同寻常,很有个性,并不计较他的粗犷行为,反而感到非常高兴,就封王猛为祭酒,但他辞谢了恒温的一番好意。

升平元年,前秦尚书吕婆楼向秦王苻坚引荐了他,讲了王猛的一些故事。

与他一见如故,说自己是遇上了孔明,对王猛礼遇有加,与他一起畅谈当时大事。

于是王猛当了中书侍郎,后来又做了尚书左丞。

用人点拨

杰出的人才,心理素质良好,也有天赋,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懂得自助者天助的道理,因而身在贫贱,仍有高志,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对于用人者而言,不能因为别人是弱者而轻视他,如果太过势力,失去识人的标尺,往往会错失好的人才。

王维苦心育韩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自唐代的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是他17岁时创作的作品。太极元年,20岁的王维写出了长诗《洛阳女儿行》。开元初中进士,担任了掌管音乐的“大乐丞。以后官职不断升迁,最后做到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他在绘画方面,有一超越前人的“绝技。对于山水画,以前的吴道子着重于线条的勾勒,似乎并不注意色彩特别是线条和色彩的结合;展子虔、李忠训等工细严整,特别注重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色彩异乎寻常的绚烂、华丽。而王维不施色彩,专用墨的浓淡渲染而成。这一水墨画效果,不但显得清幽淡远,而且很适于表现山川烟润的神韵,别有一种诗情画意,更添洒落的情趣。因此,宋代才子苏东坡曾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晚年时王维居住在蓝田别墅。,他欣赏农园风光,赋诗作画,生活得悠闲自在,潇洒快乐。一天,王维正在描绘一幅山水画,突然从院子里传来一阵呵斥声。

他出门一看,原来是家人们正围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斥责。

“怎么回事?王维问。管家忙跑过来解释:“这个孩子是酒店来送酒的,不知好歹,在地上乱画。

王维一听“乱画,不由得凑过去看。只见小孩子以碎石做笔,在地上画了不少人物,还有花鸟虫鱼之类的图画,看起来虽然不是那么严谨深刻,倒也形象动人。王维一询问,才知道这个孩子名叫韩干,是酒店的小伙计。他喜好画画,便趁刚才送酒等人的机会,把来途所见画了下来。王维把他略加打量一番,认为他虽然幼稚,但颇为机灵,又如此用心、好学,便把他领到自己的画室,让他参观各种画幅,还问了他一些绘画方面的事。韩干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品味着每幅作品,高兴极了。

王维很喜欢他,就问他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学画。韩干感到喜从天降,眼含热泪,俯地而拜,感激不已。随即,韩干辞去了酒店的差使,搬到王维院中。

王维对韩干寄托着很大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绘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韩干凭其聪明才智和异常的勤奋,在不少方面渐渐表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王维十分满意,就又把他推荐给大名鼎鼎的画马专家曹霸,让他进一步深造。十多年后,韩干的画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用人点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用人方面,人们也常注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忽略那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才。这是识才中的一个误区。

王维不是偏材,他在绘画和音乐方面很有造诣,所以他能识别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但像王维这种人才,正因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有较高的见解,所以他们所识别的人才必定是后起之秀。因此偏材并非一无是处,一方面用人者要扬长避短,合理任用人才;另一方面,用人者避免自己犯“识同体之善的错误。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猛善战,又会用兵,而且体爱下属,所得赏赐全部分赠部下,领兵40余年,家无余资。行军打仗没有严格的命令约束,宿营时人人自便,不设哨岗,但从未遭到袭击。兵士部属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命。

李广生得一双猿臂,精于骑射。一次率百骑突击于大漠之中,李广一马当先,独弓射杀二人,生擒一人,返回途中与数千匈奴兵不期而遇。汉兵一时大惊,立时想在大敌临近前逃奔。李广急忙拦住说:“大漠旷野,如何逃脱得了?不如留在这里,他们反而会起疑,不敢贸然进攻。

李广率百骑大模大样地进到离匈奴兵二里处,命兵士下马休息。匈奴兵素闻李广勇名,疑惧未定,不敢出击。有白马将走出匈奴阵列,李广飞身上马射杀之,后命兵士们歇马解鞍,卧地而息。

由日暮相峙到半夜,燕山月似钩,旷野静默,匈奴兵终不敢击,又怕中埋伏,竟悄悄撤退了,李广率将士全身而还。

与李广同时代的程不识,也是边关名将,以治军严厉著称。行军打仗纪律严明,号令整齐,宿营时多设岗哨,兵士不得乱走,因而也不曾遭到袭击。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很简单,但如果敌兵突然发难,恐难以自保。但军士却能因其宽松仁爱而死命以效。我军虽然严肃紧张,少了活泼气,兵士也不自由,但能团结凝聚,从不懈怠,听令而动,因此敌人也不敢侵。但相比之下,匈奴兵更怕李广,兵士们也以随李广为乐,而苦从程不识。

看他们的行动风格可以判断,李广称得上是聪明外向的人才,程不识属于沉思内秀之人。他们都是当时名将,都能建功杀敌。但二人结局并不一样,士卒苦于程不识,但程不识因严谨自律,最后官至太中大夫。李广骁勇善战,立功无数,名震天下,因不服老,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匈奴,迷失道路,没能按预定计划与卫青合围匈奴,致使单于乘夜遁逃。按军法,当斩。回京途中,李广喟然长叹:“广年60余岁,终不能复对刀笔吏。于是拔刀自刎而死。士卒百姓皆为之涕泪。到李广的孙子李陵投降匈奴,李氏一族名败声没。用人点拨精明强干的人,长于随机应变,短在缺乏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的人,深谙静默安处的道理,短在行动迟缓,缺乏机变。就像太阳能生辉,光焰外射,却不霓内照;金水能内映成像,却不能外照。这两种情况正是阴阳两性的区别。汉代李广和程不识就是这两种类型的人。

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时代便博览群书,才思出众,文笔极好,过目不忘。因此,小小年纪便名声远扬。,年轻的王粲与一位朋友同行时,见到路旁一块石碑,两人停下来将碑文读了一遍,又继续赶路了。走了一段路,这位朋友想验证一下王粲的记忆力,于是对王粲说:“先生刚刚看过的碑文,还记得吗?王粲胸有成竹,马上背诵起来,竟然能背得一字不漏,滚瓜烂熟,朋友对其非常佩服。

王粲13岁时来到长安,当时的长安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大军阀董卓将汉献帝与文武百官一起劫持到长安,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性情暴烈的董卓又动辄杀人,搞得大臣们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人人自危。在长安,有一个文官蔡邕,人称蔡中郎,博学多才,文笔细腻,生性儒雅,慷慨好施,礼贤下士,是一个人心归向的大名士。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上门求见和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致门前的道路,常常被来访客人的车马所堵塞。

这天,王粲也去求见蔡邕。当时蔡邕的府上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蔡邕正与来宾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这时,只见一个家人凑上去对蔡邕轻轻说了几句话。蔡邕对家人连声说:“快请,快请。说着站起身来,慌忙之中也来不及穿好鞋,便倒拖着鞋出门去了。满座的宾客从未见过蔡邕如此紧张的神情,心里纷纷猜测起来:“来人是谁呢?此人的来头可不小啊。”

当蔡邕把王粲带进来与大家见面时,宾客们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有几个人还下意识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是一个13岁的小毛孩,文弱矮小,皮肤黝黑,相貌不扬,体格不壮,非常不起眼,而此时的蔡邕已年近60,又是文坛泰斗,却如此礼遇一个小孩,实在是让人费解。

蔡邕意识到了大家疑惑的眼神,于是,拉起王粲的手对大家说:“这位客人可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哩。他叫王粲,虽然只有13岁,诗赋文章却无一不精。他才情出众,悟性极高,我有很多方面都不如他呀。不用说,将来他一定会超过我十几倍啊!自古文人相轻,蔡邕如此谦逊,难能可贵,经蔡邕一番介绍,众人无语,既然文坛泰斗都如此说话了,他们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当时蔡邕的私人藏书原有一万多卷,因在兵荒马乱中损失了不少,但的确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蔡邕对王粲赏识有佳,有意将所藏图书赠予王粲,感慨地说:“我将把一生珍视、收藏的图书典籍,全部赠送给你。这些藏书给你,比放在我这里,更能发挥作用。

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啊。“

王粲16岁时,被朝廷授职黄门侍郎,但他见政局混乱,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荆州,去依附地方实力派刘表。刘表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才智之士,但年纪尚轻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脱颖而出,被荆州文人公推为文坛盟主。这之中也有蔡邕慧眼识才的功劳。

用人点拨

王粲是建安文坛上一颗明星,当他的才华还没有被世人认可的时候,蔡邕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然而蔡邕却能够居才不傲,慧眼识才,对毫无名气的王粲礼遇有加。

在今天,有的领导者依然缺乏人才观念。他们可以向上级罗列资金、项目、投入等一大串申请,就是想不起最重要的是人才。还有的领导既缺爱才之心,又无辨才之道,在选才上划小圈子;别人举荐贤才,他听不进,不相信,不放心,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总感到缺乏可用之才。殊不知天下人才众多,就看你是否有求才之心,是否重视别人的荐举。

苏威屡次被重用

苏威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才气,为人正直大方,做事脚踏实地,和同事关系融洽,地方上很有威望,只是一直没被朝廷重用。

杨坚在做北周丞相时,有人屡次推荐苏威,说苏威如何如何有才能。在这种情况下,杨坚把苏威召来,引到卧室交谈,两个人谈得很投机。但后来苏威听说杨坚要废周立隋,自己要称帝,觉得这不是臣下应该做的事,不愿意参与,就逃回到家里,闭门不出,杨坚的部下要把他追回来,杨坚说:“他现在不想参与我的事,先让他去吧,他的事以后再说。

杨坚即位后,苏威认为自己并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名誉没有什么损害,于是,他就又同意出来辅佐杨坚。杨坚也不计较他以前的态度,而是十分尊重他,授苏威为太子少保,追赠苏威的父亲为邳国公,让苏威承继父爵,不久又让苏威兼任纳言、民部上书两职。苏威觉得皇上对自己的待遇太优厚了,就上书推辞。杨坚下诏说:“大船承载重,骏马奔驰远。你兼有多人的才能,不要推辞,多干事情吧。由此可见杨坚对苏威的信任。

苏威曾主张减免赋税,杨坚听从了他的主张。这一政策深得民心,因此苏威也更受杨坚的信任。苏威见宫中帘幔的钩子都是用银子作的,认为过于豪华奢侈,就主张换用其他材料,劝谏要节俭从事,受到杨坚的赞赏。有一次,杨坚对一个人发怒,并要杀那个人,苏威进谏,杨坚非但不听,反而更加生气。过了一会儿,杨坚怒气消了,知道自己的脾气太大,态度有些过分,就对他的进谏表示感谢,并说:“你能做到这样,我确实没看错人,我感到非常欣慰。用人点拨识别选择人才是领导用才的前提和基础。领导者选拔识别人才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掌握识别人才的标准。要搞好人才考察,要实事求是,做到全面而正确,切忌主观片面性。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受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和限制,往往难以全面正确认识人才,因此应认真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并加以防止。

李世民善交贤才

李世民21岁时曾劝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为开创大唐江山立下第一功,

但是胸怀大志的他深知要拥有天下,首先就要有自己的基业。于是从一开始,李世民就为此而积极谋势,并终于实现了目标。

隋炀帝统治时,天下大乱,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在隋末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以李渊、李世民父子为首的李氏集团也在太原积极谋划。李世民在太原时就开始注意结交英雄豪杰。如李世民岳父长孙晟的族弟长孙顺德,因为逃避隋炀帝的辽东之役,躲藏到太原,李世民与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刘弘基原先是个流浪之徒,与游侠豪客之士相往来,不事产业。他亡命到太原后,李世民也和他结为好友,出门时与他坐骑前后相连,进门时则同卧并起,关系非常密切。还有一个名叫窦琮的男子,因杀人而逃避仇人,躲到太原,一次因故与李世民发生纠纷,二人结下嫌隙。但当李世民得知窦琮是个豪侠之士时,他又不计前嫌,并且亲自邀请窦琮一同饮酒。窦琮心怀疑惧,以为李世民要乘机报复自己,但世民始终以礼相待,终于使窦琮释疑,二人遂成为好友。窦琮后来为李世民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