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数据流
第六十八章数据流
……
乾清宫东暖阁书房之中,包括户部尚书沈逸君在内的,有八名隶属于翰林院的臣子们。一个个正在满头大汗的趴在书桌上,或抓头发,或露出了一脸的苦相而正在用蝇头小楷在宣纸上书写着一些对他们来讲极为古怪的符号。
赵哲从未教过学生,趁着昨晚在蔡孤烟那个狐狸媚子的反复索取勾兑下,在四季春过了一夜。由于神书之故,他的精神倒是越来越旺盛。半夜起床,百般无聊下书写了一本只有寥寥千字左右的数学册子,都是些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至多再加个小数点之类。
早晨待得极度疲惫的蔡孤烟起床伺候了早餐之后,赵哲便将小册子的内容教了她一下。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女子,又是出生自败落的书香门第而有些算术功底,加之最近数月一直处在学习状态中。虽然那些数学符号和数字对她来说有些古怪,但仗着年轻,很快就记在脑子之中。区区一个上午,倒是将那小册子学得七七八八了。接下来,只需要融会贯通一番,就能实际运用了。
接着,赵哲又是将在教蔡孤烟过程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而重新将小册子修改了一番。又着她用好看的蝇头小楷重新排版撰写了一份。便赶在下午回到了宫中,又是宣了沈逸君和一些翰林院官员来。
简单的教了他们一下后,便着他们自行学习。其实还好,能混到这一步的大臣们,要是个没文化到连加减乘除的算术都不会的,可以直接拉出去砍头了。
只是记忆和书写那些符号以及种种和传统算术不同的规则,倒是让他们一阵头疼。但很快,包括沈逸君在内的,多是已经大致都理解了。
但接下来,赵哲没有让他们走开。而是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就是各自用新符号计算而列出一张表格。一张包涵人口,农户,田地,粮食年产量等等的表格。
念在他们是第一次,赵哲还是稍有体恤的,直让他们列出一个简略的总表。
穿越而来的赵哲,如今最头疼的不是看那些文章锦绣,辞藻华丽的奏折了。而是那些关于那些数据类的东西,例如账册,例如一些数量上的描述,最让他有砍人脑袋的冲动。
现代数学的表格多好啊?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不但有利于书写统计,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还容易计算出各种数据模型。让官员也好,赵哲这个皇帝也罢,只要脑袋里记住了数据,就能对这个国家的运营状况清清楚楚。
对于赵哲这种上过学,上过班的穿越人士来说。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罢。都必须建立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据模型。很多东西,只要凭着前后数据变化,就能立即知道是好是坏了。而很多东西,也只有凭数据说话。
就单单说税收,如果税收上有一张详细列表。那么只要对比下去年和今年的表格,就能看出这个国家是否在上升,又或者说哪块出了问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这样的话,处理起国家大事来就简单了许多,不但简单,在概念上也会十分的清晰。
再例如针对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只要出动一下特务机构,暗中进行各行业百姓对其父母官支持率的采样,出得一个地方官下辖百姓对其支持率的数据表。赵哲就能简单的判断出那位官员合格不合格了。
再例如针对某地建立完善了一个基础数据表,每年进行统计更新一次,只要看看各项数据之间的变化。就能确认其政绩与能力了。
长久以往,这会对整个国家极有好处。但推广数据模式,决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赵哲也没指望在短期内,见到很明显的效果。
费了整个下午不说,还将沈逸君和翰林院那帮人的前半夜给搭了进去。直至子时过后,他们方才各自整理编制出了一份粗糙的数据表。
又待得他们将各自的表格进行核对,挑错,甚至是重新计算。整来整去,直至天蒙蒙亮时。才算是出了一份还算合格的简单表格。
赵哲只是花费了数分钟,看完那张表格后,就对大赵帝国的一些表面和农业有了些印象。总人口:一亿三千一百万。总粮田数:三点二亿亩。农户总人口:一亿。年总产粮:五点七六亿担。国家粮食税收:一点七三亿担,折合铜钱八千六百五十万贯。
赵哲沉吟着,拿笔自己计算了一下,便对那些已经困得不行,昏昏欲睡的官员们问道:“如此看来,一亿人口的农户,人均年收益可以达四担粮食左右。之前沈爱卿告诉朕,包括老人小孩妇女壮年在内,人均年消耗若是有一点五担,就基本能吃饱肚皮了。看来,我朝农民的日子,也不像朕想象的那么差嘛。”
沈逸君狠狠地灌了一口茶,提了提精神,正色回答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如今的粮田,大多数是集中在地主手中。而地主抽粮租子,可比官府还要狠些。承蒙皇上传授新数学,刚才微臣也已经大略计算过一下的。纯以农户人口而言,一年平均只能产生一点七担粮食。”
“一点七担,一点七担。”赵哲的脸色,似乎渐渐有些难看了起来。表面看起来,一点七担,似乎能让每个人都喂饱肚子。但这,只是平均数而已。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总要比贫瘠之地的产量来得多。而平均数,也只是恰恰勉强能让人吃饱。意思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辛苦了一年,恐怕不见得每天都能吃饱。
沈逸君这个户部尚书没有白当,见得皇上似乎有意深入了解一下农业基础。遂又侃侃而谈的解释道:“皇上,贫苦百姓也有贫苦百姓自己的生活之道。省吃俭用自不必说。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也能打点东西,砍些柴火,网些鱼儿,又或是养些家禽之类。多多少少,也能贴补些家用。绝大多数人,只是日子过得苦些,挨着些饿罢了。”顿了一下,他脸色似乎也有些羞愧,叹了一口气道:“但这日子,只是正常年份的日子。一旦发生各种天灾人祸,就会有许多穷苦百姓家中断粮,过不下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