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天文·历法(3)

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在二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儿子重耳为逃避后母骊姬的迫害,流亡国外十九年。介子推跟着晋文公,饱受艰辛,立下不少功劳。有一次晋文公被围于魏,快饿死了,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肉来给他吃,晋文公非常感激。但晋文公复国后犒赏大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隐居在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有人同情介子推,提醒晋文公介子推的功劳,晋文公才赶紧派人去请他出山。但介子推坚辞不就,而且不见使者。有人对晋文公说,介子推是孝子,如果烧山,他肯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把绵山烧光了,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大树一同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十分惋惜,为尊敬介子推的品德,把母子安葬在绵山上,立庙纪念,改绵山为介山,并且下令每年到介子推的忌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干粮、冷饭,喝冷水,以示纪念。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也叫栗烟节。

当时清明节这天前后,晋国百姓家门上挂柳枝,人们带食品到介子推墓前野祭、扫墓。后来这种风俗为各地人民所接受。宋时规定从“寒食”至“清明”祭扫坟墓三日。

清明期间正是春回大地、草木荫发的季节,古人常到野外游玩或旅行。宋人欧阳修在《阮郎归·踏青》词中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踏青”就是郊游,因而“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这一天,城里的人都要到郊外省坟、祭祖、踏青;男女头上都要戴柳,据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现在,清明节的一些活动仍很盛行,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革命精神,人们多在这一天举行扫墓和各种郊游活动。

上巳

上巳节是三月三日,古人在这一天游春,就是郊游,一般是到水滨进行流杯曲水之饮,十分热闹。

这个风俗的起因尚不清楚。最早在春秋时郑国百姓就有这个风俗。那时是在三月上巳这一天(不一定是三月初三),人们都到潦、洧这两条河边去,手持兰花,祓除不祥。以后就逐渐定为三月三日了。据《续齐谐记》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时,曾问及臣下这个习俗的来历,挚虞和束皙作了不同的回答,结果挚虞因回答不称武帝心意而遭贬斥降职,而束皙的回答因符合武帝的心意,而得到了五十斤黄金的赏赐。可见晋代对此风俗便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实际上,可能就是在三月初,黄河流域已春暖花开,人们熬过了寒冷而漫长的严冬,值此风和日丽之时,心情高兴,便都要到郊外游玩一番,约定俗成,渐成惯例,也不一定有什么典故。

在唐宋时代,这种风俗仍很风行,从民间百姓到朝廷中的王公大臣、天子皇后,都要游春。在古诗赋中反映游春盛况的篇章非常之多,最著名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圃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决稳称身……”可见在游春时,到处是雕帷画舫、金珠重玉、罗衣朱唇的豪华美色。群众所喜爱的评剧《杨八直游春》中所反映的内容也是在三月三日发生的事情。

流觞曲水,亦称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觞,是旧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其大致方式是众人围坐在回环弯曲的水渠边,将特制的酒杯(多是质地很轻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顺着曲折的水流缓缓漂浮,酒杯漂到谁的跟前,谁就取杯饮酒。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文人则将此俗发展成名士雅趣——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还得赋诗一首,其乐趣略同今人的“击鼓传花”或“丢手绢”。

端午节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或重午节。

《太平御览》说:“仲夏端午,端,初也。”“端”是开始,它和“初”字的意思相同。而夏历的正月是“建寅”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五”与“午”音同,古人也常把五日写成“午日”。“端”字既与“初”字意相同,“初五”亦可写成“端午”,而“午月”和“午日”又有两个“午”,所以亦称“重午”。再有,古人还常把“午时”当作“阳辰”,因此,“端午”也说成“端阳”。

端午节的起源,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天,因不忍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而投汩罗江,自沉。不过据古籍记载,这个节日起初与屈原并无关系,西汉戴德《大敲礼》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诗句。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逝世之前已在民间流传。屈原自沉汩罗江,是否确在这一天,无从考查,但后人用这个日子来纪念他,也表明了人民对这位伟大待人的深厚感情。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续齐谐记》记载说:屈原投江后,楚人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到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有一天看见一个人,他自称是三阊大夫屈原,对欧回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很好,可惜我吃不到,都被蛟龙吞了。以后,可把祭品用艾叶塞住筒口,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些东西。”欧回便回去叫大家照办。自此,人们都用艾叶裹黍米做成角黍,因其“尖角”,像棕榈叶心的形状,于是称为粽子(“棕”与“棕”谐音)。

端午节时,有些人家还喜欢在门前挂菖蒲、白艾,饮雄黄酒,也有的还在襟前挂个衣香粉荷包。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有提神开窍、杀菌作用。白艾又名艾蒿,可以入药,点燃有驱蚊蝇作用。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对各种皮肤真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变型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人们在端午节时使用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杀菌防病。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美好的文明传统。

七夕

“七月七,牛郎会织女”,这是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起于何时,不好确定。汉末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一诗,对于牵牛星(牛郎),河汉女(织女)二星宿隔河相望而不得相亲相爱的痛苦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轧轧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很明显写的是人间夫妻阻隔相思的情景,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多么久远了。

古人在这天晚上把庭院洒扫干净,放上桌椅,摆上酒脯水果,向牵牛织女二星洒散香粉,认为二位星神在这天夜里相会。在这一天守夜的人都有所乞求,有乞求富贵的,有乞求长寿的,有乞求生子的,但只能求一样,不能兼求。这天晚上妇女要结彩缕,穿七孔针,以乞求手巧。七月七日,已披古人描写为夫妇相会的喜庆日子,故古诗赋中多有反映,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指的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晚上,二人在长生殿海誓山盟的情景。而在这类题材中引人激赏并赋予新意的要属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仅,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颈鹊桥归路I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后两句在传统中翻出新意,夫妻若有真情,离别也不会有什么关系,格调高远而旷达。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俗称“鬼节”。

在古代,中元节要祭祖。祭祖之俗远古已有。据说,黄帝死后,他的臣子们便将他的衣冠、手杖拿到庙堂去祭祀。不过,远古祭祖多在春季,后来因佛教传入中国而改成七月十五日。

佛教宣扬轮回学说,便捏造了一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个叫目莲的人,很孝顺母亲,可是他母亲为人却非常刻毒,死后被罚入地狱受苦。有一次,目莲见母亲与饿鬼争食,就用钟盛饭送给母亲吃,谁知饭还未到母亲口里,却变成了火炭。目莲很奇怪,将此事向佛诉说。佛说:你母亲罪重,依赖你一人之力,无法解脱,必须凭众僧法力才行,到了七月十五那天,佛又对弟子们说:谁要替已死或在世的父母解除厄难,可用盆盛百味五果供十方大德佛,用钵盛水饭泼给众饿鬼。这就是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和俗称“鬼节”的原因——“盂兰盆”是天竺语,译义是“解民倒悬”的意思。

中元节因俗称“鬼节”;所以每逢节日到来之时,有些人总爱谈“鬼”。其实,这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罢了。

中秋

中节秋又称八月节,是农历三大节日之一。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初民对月神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