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潜规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争做权贵代理人(3)

1818年9月3日,梅特涅抵达德意志邦联的政治、经济中心法兰克福,会见德意志的政府要人以及当地背景显赫的银行家和商人们,陪同他前来的是其秘书兼财务顾问金斯。此刻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准备好充足的糖衣炮弹,只等着梅特涅和金斯钻入他们的火力范围之内。于是,金斯一到法兰克福,阿姆谢尔和卡尔就带着金币拜访了他。金斯在接受贿赂方面向来是特别“豪爽”的,他总是将这些私下的往来称为是“愉快的商业交易”。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金斯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心意”全部转达给了梅特涅,这个犹太家族希望在梅特涅的帮助下成为奥地利王宫金融生意的代理人,为此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金钱成本。在金斯的极力劝说下,梅特涅与罗氏家族的交往正在逐步加深之中。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梅特涅从他们手中获取了大量的钱财,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贿赂方面一直保持了优良的“传统”,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孝敬梅特涅的机会,所以说梅特涅的光鲜亮丽的背后绝对少不了金钱的阴谋。

依靠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金斯意外地获取了政治上的资本,有更多的银行家和商人前来巴结讨好他。与梅特涅的做法相反,金斯总是在众人面前卖弄他与罗氏家族的私人往来,甚至称这些背地里的阴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情。依我个人的观点,金斯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将一颗金钱毒瘤埋在奥地利的心脏之中,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私人利益。

此后,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梅特涅从奥地利王宫那里争取到好几单生意。由于家族与奥地利王宫的联系日益紧密,他们决定指派一名家族成员在首都维也纳长期定居,以便能够及时地做出生意上的决策。于是,所罗门·罗斯柴尔德来到了维也纳,很快在这里建立起了家族的分支机构。此时的梅特涅已经完全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收买了,只要是他们提出的要求,梅特涅无不照单全收。渐渐地,罗斯柴尔德家族俨然成为奥地利政府财政的独家代理人,他们将好多竞争对手都挤到了奥地利王宫的大门之外。

金钱与政治的交易

多年来,梅特涅一直致力于复辟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恢复旧秩序下的思想与制度,重新建立欧洲的保守势力。在他的极力游说下,奥地利、俄国、普鲁士、法国波旁王朝联合起来组成四国同盟,共同对抗自由主义者的进攻,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梅特涅如同一只机警的鹰,敏锐地觉察欧洲大陆的政治变化。

当时欧洲的自由革命运动已一发不可收拾,好多封建统治者被包围在人民运动的烈火之中,无奈地做出了很多让步。1819年3月23日,一位激进的大学生桑德刺杀了俄国沙皇的代理人兼作家科策布。后来梅特涅以此为借口召集奥地利、普鲁士、8个德意志邦在卡尔斯巴德举行会议,共同商讨反对和镇压民族统一运动和自由主义运动的法律政策,最后形成了《卡尔斯巴德决议》。梅特涅以此为基础开始在奥地利国内实行高压政策,阻止一切自由主义活动。

后来,在奥地利统治下的那不勒斯王国爆发了大规模的自由主义革命运动,这让梅特涅深感不安。革命不仅会威胁到奥地利的统治,还会向奥地利境内渗透,激化国内的自由主义者趋向革命。梅特涅既痛恨又害怕这些激进分子,他仿佛看到自己苦心经营、已经覆盖整个欧洲的政治体制就要土崩瓦解了,如果这些成为事实,那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梅特涅必须竭尽全力控制局面,维护封建君主统治,进而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随后,梅特涅以强有力的政治手腕取得了俄国沙皇的支持,两国准备派军进驻那不勒斯镇压革命。但是战事一开,原本收支平衡的奥地利政府财政就陷入了困境。在此情况下,作为奥地利金融代理人身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站出来,顺利接手了政府的贷款和债券生意。

事实上,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梅特涅还有他们自身的考虑。虽然犹太人极具商业头脑,赚钱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些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招致了许多人的唾弃和不满。在法兰克福,犹太人的富有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嫉妒和仇恨,他们甚至威胁要采取暴力手段将他们从这片土地上驱逐出去。受此影响,罗斯柴尔德家族积极地发展德意志以外的生意,寻找家族在其他政权中的大靠山,以此来获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甚至是自己的人身安全。罗斯柴尔德家族依附奥地利政权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此外,像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金融巨头,为了迅速积聚钱财,经常与封建统治阶级合谋来压榨百姓的利益。人们在反对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同时,必然会打击到这些寄生在统治者背后的阴谋家。如果奥地利封建政权轰然倒塌,那么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会遭受严重的损失。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他们必然会支持梅特涅镇压革命的暴力政策。

梅特涅的计划给施塔迪执掌的财政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在那不勒斯王国尽快地开展反革命的干涉行动,梅特涅指示施塔迪与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就贷款问题进行协商,并要求他们立即筹集出一笔经费。看到奥地利的政治家们在金融方面如此依赖罗斯柴尔德家族,所罗门不禁有点扬扬自得,他预感到这将是一个牟取丰厚利润的好机会。所罗门迅速将施塔迪要求的资金数额送到奥地利财政部,想以此表达自己对他的忠诚和热心,并以独家代理人的身份承揽这笔生意。

在罗斯柴尔德家族资金的支持下,1821年2月5日,奥地利的弗里蒙特将军率领43万名士兵越过奥地利边境,不久之后便攻占了那不勒斯,并平息了当地的革命暴动。

奥地利军队替那不勒斯国王摆平国内暴乱是有一定政治目的的,他们的行动需要那不勒斯王国给予一定的补偿。“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在奥国军队越过边境进入那不勒斯王国的那一刻起,梅特涅和施塔迪已经算计好让后者为整个事件埋单。后来,两国就赔款事宜达成了协议。作为梅特涅绝对信任的代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又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处理两国赔款事务的权力,并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此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意识到,他们进驻那不勒斯的机会到来了。3月6日,卡尔·罗斯柴尔德抵达那不勒斯,接手家族在当地的货币生意。那不勒斯王国受革命的影响,国库已没有多少金钱储备,根本无力偿还奥地利的赔款。为此,他们找到卡尔,希望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够提供贷款,帮助他们解决赔款问题。罗斯柴尔德家族当然没有拒绝这个为那不勒斯国王效忠的好机会,卡尔用金钱换取了自己在那不勒斯王国的政治地位,抢占了其他银行家在当地的金融生意,并最终使自己成为那不勒斯在金融事务方面不可缺少的人物。

1821年5月,梅特涅就任奥地利首相。在罗斯柴尔德等银行家的努力下,梅特涅最终成为这些金融巨头的利益保护者。通过金钱与政治的交易,大银行家和政要双方都获得了极大的好处,他们将贫苦大众以及实力弱小的商人们狠狠地踩于脚底之下。

1822年9月29日,奥地利国王颁布法令,授予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有的兄弟以及他们合法的子孙后代晋升男爵等级。此后,罗斯柴尔德家族依靠他们与各国政府的关系,在欧洲大陆上继续进行着家族的扩展之路,并成为一支所向无敌的“金融战舰”。

“铁血首相”俾斯麦身后的金钱势力

“铁血首相”俾斯麦

1815年4月1日,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的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是一位退休军官,拥有大片的土地和庄园。俾斯麦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厚望,父亲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而母亲则希望他日后能在政界大发异彩。为此,俾斯麦在8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柏林,在那里开始了学习生涯。俾斯麦曾先后就读于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1835年大学毕业后,俾斯麦成为一名律师。后来,俾斯麦又入职政府,成为一名书记员。由于赌博欠下了大量的债务,1839年,俾斯麦不得不回到家乡,从哥哥那里分得了一部分产业,并开始经营庄园的生意。

然而,有着远大志向的俾斯麦不甘于做一名庄园主,他决心再次踏入政坛。最初,俾斯麦凭着人脉关系成为一名普通的河堤监督官,他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迅速树立了良好形象。借此有利时机,俾斯麦参加普鲁士首都柏林的议会选举,成功当选候补委员。1847年5月,俾斯麦又以卑鄙手段逼使一位议员退出议会,成功地当选柏林的正式议员。可以说,这个事件改变了俾斯麦一生的命运。

俾斯麦有着强壮的体格和粗野的个性,早在上大学期间,他就多次与同学发生过激烈争斗。虽然俾斯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不择手段,但他身上确实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从他二次踏入政坛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俾斯麦还是一位语言天才,他精通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荷兰语,这为他日后的外交官生涯打下了基础。

1848年,德意志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长久以来,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它由35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而这种分裂状态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从3月13日开始,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大学生以及其他普通民众纷纷举行了旨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和促进德意志统一的示威游行活动,到后来,甚至与政府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资产阶级强大压力下,时任普鲁士国王的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组成了一个自由主义政府,召开国民议会并下令草拟普鲁士王国宪法。但是,狡猾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在确定自己的地位稳固之后,立即命令军队包围柏林,采取强硬手段解散议会。12月,普鲁士国民议会瓦解,普鲁士境内的革命以失败告终。

一年后,代表德意志各邦利益的法兰克福邦联议会重新建立起来。为了继续施加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普鲁士国王决定派出代表回到邦联议会中。1851年5月10日,年仅36岁的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驻法兰克福代表,不久之后便升任大使一职。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受中风影响导致身体局部瘫痪并患上精神失常,普鲁士王国由其弟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亲王摄政。威廉亲王摄政后,及时召见俾斯麦,并任命他为驻俄大使。1861年1月2日,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亲王登基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正式任命俾斯麦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二儿子,由于没有预料到自己会登上王位,威廉亲王并没有接受多少教育。在施政方面上,威廉只是一味地缓解他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他将内政和外交事务全权交给了俾斯麦来处理。根据普鲁士宪法,首相只听从国王的命令,议会无权干涉他的决策,因此俾斯麦实际掌握了普鲁士内政及外交上的实权。可以说,威廉一世的上台为俾斯麦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此后,俾斯麦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

俾斯麦在当选首相仅3天后,便在普鲁士议会下院举行的演讲中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他认为:“德意志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当代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和血的斗争。”俾斯麦主张通过暴力手段,由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铁和血”则成为他统一德意志的纲领和信条。从此,俾斯麦便被冠上了“铁血首相”的别称。

为了缓解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俾斯麦加紧扩军备战,欲以德意志统一大业来转移议员们的视线。当时丹麦国王想接管普丹边境的什列斯威(Schleswig)和好斯敦(Holstein)两地,俾斯麦立即以此为借口制造事端。1864年2月,在俾斯麦的主导下,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并获得胜利。此后,普鲁士占领了普丹边境面积较大的什列斯威地区,而将面积狭小且被普鲁士包围的好斯敦分给了奥地利。

事实上,这样的分配只是俾斯麦处心积虑的阴谋,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挑起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冲突。奥地利国王果然不满意普鲁士过河拆桥的卑鄙做法,并要求将什列斯威和好斯敦这两片土地纳入德意志邦联内,由普奥两国共同管理,否则将进攻普鲁士。1866年6月,俾斯麦以此为借口对奥地利宣战。7月3日,普鲁士军队在萨多瓦战役中大败奥地利军队,不久之后双方就签订了《布拉格合约》。合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并交出由其管辖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至此,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7月,俾斯麦又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逼使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由于俾斯麦早已做好了充足的战备,普鲁士军队很快就扭转了战争的局势。1870年9月1日,在色当会战中,普军大败法军,拿破仑三世宣布投降。此后,普军长驱直入,最终攻下法国首都巴黎。经此一战,贪婪的普鲁士人不仅接管了原本受法国控制的南德意志地区的各个邦国,还从法国手中取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及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巴黎凡尔赛宫称帝,德意志帝国宣告统一。

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带领着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国最终走向了统一,还为德国日后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令人惊讶的是,就连俾斯麦这样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背后同样隐藏着一批奸诈狡猾的银行家。俾斯麦为了实现德国统一,带领普鲁士王国在短短6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了三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虽然每场战争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只要挑起打仗,就一定会花费大量金钱。战争经费从何而来?难道普鲁士王国真的有如此巨大的资金储备?答案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俾斯麦通过自己的金融代理人筹集政治经费,同时,银行家可以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以政治换取金钱,以金钱换取政治,双方皆大欢喜,都实现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没有金钱和政治的交易,德国不会实现统一。

左右逢源的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