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经济建设(1)
一、晋冀鲁豫边区对敌占区的贸易政策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面临残酷的经济封锁和掠夺,贸易发展环境十分恶劣。为了从经济上战胜敌人,支持抗战,边区政府针对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及时改变贸易政策,努力发展生产,强化集市斗争,加强缉私管理。从边沿地带逐步深入敌占区内部进行贸易战,使边区内部经济形势得到有效改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晋冀鲁豫边区的内外环境
晋冀鲁豫边区所辖区域大多是农村,农村长时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①。”但是农村长期受到封建地主和各派军阀的剥削,早已陷入经济危机凋敝、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的入侵,土匪和地方豪强劣绅的趁火打劫,更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此等情况下,边区政府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一方面长期战争需要强大的物资支持,另一方面过度消耗和屡经洗劫的农村亟待恢复,人民的负担需要减轻。敌人占领的是城市,有许多工厂、铁路、矿山,因而工业较发达。边区所在的农村缺乏工厂及技术人员,所以工业生产水平低,许多军民必需品不能自己创造,连最普通的墨水、铅笔、火柴也必须靠从敌占区进口。“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人分割的、因而又是游击战争的农村根据地。”②当时日本对边区实行反复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实行经济封锁。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新四军军饷法币六十万元③。对①《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623页。
②《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1016页。
③孙宝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缉私述论,《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于那时的困难,毛泽东指出:“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①为了保障对边区军民日用工业品的供给,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创造条件,争取自己生产一部分自给之外,还要冲破敌人的封锁,用边区多余的土特产品换回边区所必需的而边区自己不能生产的工业品。例如,岳北有剩余土产和大批特产如麻皮、麻油、木材、山货等可以向外输出。因此,边区对敌占区的贸易显得尤为重要②。
1。边区内部环境
根据地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在边区内地的贸易和运输自由并免税,抗日邻区间的贸易由双方协商办理。“凡有害于双方或一方者,必须坚决避免与努力克服之。对两区物资之管理,既不是统制与封锁,又互不能摧残与打击,应是有利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相互交流,相互调剂,使之更加便利与发展。在此相互支援的条件下进行物资、货币管理。此即与对顽区管理根本不同之处。”③边区政府为了便利与其他边区之间的贸易,制定了相关的政策,“1。在相互发展原则下,订立了贸易协定。2。边区间以不征收任何税收较适当。在双方未订立协定相互贸易前,货物往来的以出入口论,但以所用货物多属解放区人民需用,管理尺度应放宽。3。为掌握各自出入口计划,凡出入境之货物,仍须经过登记查验手续。4。在订立协定以后两区间贸易,中隔敌顽区者,取得区级以上府证证明,不以出入口论。”④边区政府尽可能的创造一切条件,调剂余缺,发展经济。自己边区缺少,而且其他友邻有剩余的,从友邻区输入,而不从敌占区输入。通过友邻区输入的敌占区货物和本区通过友邻区输入到敌占区的土产,在交界地带的贸易局应视同为直接输出入顽伪区的物资,以进出口办理,应该查禁的时候就查禁。“虽然边区对内实际也不太自由,如统制官价,当时有贸易局领导的太岳合作社(即复兴社)专营几种主要物资,如麻皮、桃仁、皮毛等出口,换回外来必需品如洋布、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2页。
②湘川、杜文彬、申连昌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资料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史编写组,1987年1月,第275页。
③湘川、杜文彬、申连昌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资料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史编写组,1987年1月,第249页。
④《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81页。
食盐、洋火及一部分奢侈品,在内地调剂有无,平抑物价,繁荣市场,稳定金融,但对粮食绝对禁止出口。”①但是,边区对内贸易还是比对敌占区贸易要自由得多。因此即使边区内部相互间的政策稍有所不同,但他们处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各区情况不同和中央政策执行者不同而有所偏差。《漳北区管理对外贸易暂行办法》中的第一条就是,“本办法所称对外贸易,系专指对敌占区贸易而言,凡与其他游击区或大后方贸易不在此例②。”可见对内与对敌占区的不同。
1946年,太岳、冀南以及冀鲁豫、冀中的一部分已经连成了一片,与抗战时期被敌人分割成孤立的几块已经形成天壤之别。“因此,各个解放区在经济活动上扩大了范围,打通了关系。但由于币价不同,物价差异,以及贸易政策或步骤的不一致,往往被敌人钻空子,加以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各区的相互连接,一区的变动很快的就会影响到其他区域。”③这是极需解决的问题。
2。边区外部环境
敌人对晋冀鲁豫边区实行严格的经济封锁和疯狂的掠夺。“治安强化运动”是对边区一种变相的压榨。日寇在敌占区内除了以银行、公司、官办的合作社等施行严密的经济统制外,还在各地挖掘封锁沟、封锁壕,修筑封锁墙与碉堡,并且完全禁止货物输入到边区。
由于晋冀鲁豫边区是农业产粮区,敌人的粮食供给需要依赖于此,因而敌人的“治安强化运动”主要以掠夺农产,尤其是粮食为主。“敌人的粮食政策,一方面是严格阻止群众必要的消费,以欺骗强迫的方法收归敌仓。另一方面定出官价,用极低的价格收买粮食。”④敌人实行的“治安强化运动”,造成掠夺与反掠夺相互斗争局面的出现,粮食正常的流通渠道被堵塞。1944年的《晋冀鲁豫边区财经会议决议要点》中提到,“物价主要指粮食在下降,南线尚轻北线跌得特别厉害,敌占区物价则是南贱北贵,我一分区走私现象很严重。根据地一般是农产品下降,工业品上涨⑤。”由于敌占区的粮食价格比边区的价格高,即使在“治安强化运动”中敌占区的价格也要比边区的高,①《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265页。
②《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223页。
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六---财政经济建设》,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89页。
④《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301页。
⑤《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8月,第333页。
这样奸商就能从中赚取差价来牟利,所以造成粮食走私的猖獗。政府虽已命令严禁粮食走私,“但各级政府及有关机关(特别是税务局),未能及时加以注意与执行,造成粮食无限制外流,使整个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1942年来粮食走私现象极为严重,乃自实行粮食专卖以来,更复变本加厉,影响军用民需至大①。”这样敌人的政策对边区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晋冀鲁豫边区对敌占区贸易政策的演变
边区对敌占区实行贸易统制的政策,这主要是为了限制敌占区奢侈品的输入,严格控制对敌占区的进出口。因为这些敌占区的货物对边区来说不是必需的,甚至是有害的。为了粉碎敌人对我们腐化的阴谋,防止边区财产的大量外流,绝对禁止这些物品的输入。贸易统制政策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由1940年以前实行严格统制贸易,严格禁止边区货物的输出,到1941年实行以货易货,扩大出口换回必需品,再到1942年鼓励输出,限制输入。政府颁布出入口条例并且不断加以完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解放战争做准备,严格控制进出口,与敌人抢夺战略物资。战争局势明朗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即将胜利的时候,放宽限制允许敌占区货物输入。
1。严格贸易统制时期
在根据地还比较分散还没有成立正式的政府之前,由于刚开始起步,缺乏对敌经济斗争的经验,因此无法制定出一套完备的符合当时情况的对外贸易政策。因此首先想到的是牵制敌人,对白区实行严格的贸易统制。统制贸易又称“外贸统制”,在当时是政府对敌占区贸易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和调节,边区政府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公营的工商业、贸易公司控制进出口贸易。贸易目标主要是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达到平衡。“贸易统制”一方面可以保证我边区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以此来打破敌占区在经济上的“封锁”与“禁运”。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边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最终保证抗战的胜利。
就1940年以前边区的情况而言,“对外贸易统制”主要是对商品货物的监管。严格禁止输入的主要是消耗品、奢侈品、违令品,如各种毒品、烟酒以及海味、化妆品等。边区可以自己生产,输入有碍边区生产发展的货物,例如洋布、市布、毛巾、洋袜等严格禁止输入。严格禁止输出的主要是粮食、棉花、烟叶、麻、皮毛、丝、木料等。“统制贸易的第一个着眼点,应当绝对做到①《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492-493页。
不供给敌人以任何军用原料,……但军用原料要从农村来,而农村是在我们的手中,只要我们彻底禁止棉、铁、麻、硫磺、粮食等的输出,就可以安全打破敌人就地取材来屠杀我们的阴谋。统制贸易的第二个着眼点,应当完全断绝奢侈品的输入。……试到长治的市场上去看,有哪一种奢侈品找不到么?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奢侈品之流入等于自杀。因此我们提议,凡属外来的奢侈品,不论任何牌号,应当一律严禁,或加重其税率,之百分之几百。”①不可否认,初期的贸易统制的确取得了不少收获,“实行了正确的进口统制,保证和激励了抗日根据地手工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在某些地区,手工业制品与家庭工业制品,除了自给以外,还有一部分出口,补救了贸易上的入超现象②。”但是当时许多必需品没有进口,造成边区必需品的缺乏,许多剩余的山货没有运出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减少了外汇。在当时情况下,由于高利润的吸引出现了不法商人在黑市上交易。黑市是未经政府批准而非法形成的,以交易不许上市的商品或以高于公开市场价格的价格,秘密进行买卖的市场。如票证黑市、金银黑市、走私物品黑市等。黑市的肆虐阻碍了边区对敌占区正常贸易的发展。
1941年秋,边区实行特种出口货物统制办法,当时由于敌人严格的经济封锁,外来品严重缺乏,这个办法主要在于以货兑货,为换回必需品而输出,以此来掌握外汇。自太行区实行以后,收到了不少效果,必需品及军用品入口增加,也出口了一部分山货,节省了外汇。但是以货兑货使得输出不快,外汇来源不多。入口商人因为丰厚的利润努力送入外来品,即使土产不赚钱也行,这样,土产就不能以有利的价格出售。由于外汇来源不多,而入口货物又严格限制,大部分外汇是买了人民需要的食盐和军用品,而入口商人以一次入口货可以换出几次出口货,获取外汇从中牟利。出口商人往往不易得到外汇买其入口货,以致引起一部分商人感到无利可图,造成公营事业的垄断③。
为了发展进出口,1942年实行了鼓励输出,限制输入的新办法。新办法规定一切入口货有许可证才准入口,办理过出口才能办理入口。商人要输①湘川、杜文彬、申连昌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资料选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史编写组,1987年1月,第522页。
②《晋冀鲁豫边区工商行政管理史料选编》,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版,1985年11月,第634页。
③《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六---财政经济建设》,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228页。
入边区某些货物,就必须从边区输出土产,输出边区土产的却不一定要入口,这样对边区土产的出口有利。特种出口货物必须登记外汇,而汇价在一定限度以内自由交易,有外汇的必须登记,买外汇的必须先得工商局许可,在这些条件下,可以在银行内进行交易。这种交易不会造成买空卖空的投机事业,且可消灭黑市,便利输出。
2。贸易法规完善时期
政府一开始都是通过严格的行政命令来统制进出口的,但后来发现这样会被钻空子,黑市也大肆发展。为了弥补行政命令的不足,边区政府颁布了出入口条例和税率,并不断加以完善。
一、入境货物
甲、免税奖励入境货物乙、征税入境货物
种类名称备注种类名称税率备注
军用品
枪炮子弹
火药炸药地图枪械零件兵工器材在内
火药原料在内
日用品煤油
洗衣肥皂搪瓷碗缸百分之五百分之五百分之五搪瓷盆、搪瓷盘百分之十通讯器材电话机及材料电报机及材料各种电池
其他电料
无线电报机收音机
文具纸张麻纸草纸
梅红纸墨水百分之五百分之五百分之
三十
医务及卫生器材中西药
卫生器材
植物油
香油
麻、菜籽油花生油
棉籽油
冀南征百分之五十(冀
南地区基本
能够自给自足)同上
同上同上
二、出境货物
甲、免税奖励出境货物乙、征税出境货物
种类名称备注种类名称税率备注
器具陶器瓷器荆条
各种土药材党参龙骨
五灵脂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百分之十
瓜果
西瓜杏仁
其他瓜果
食品
红枣柿饼
芝麻糖
公鸡、鸭猪、羊
百分之十百分之十
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
冀南征百分之二十(冀南区
更多需要出口)同上
其他
古董
土产药材木叉在文化上
有价值者不准出城党参、龙
骨、五灵脂、石膏除外
烟类
卷烟蔬菜水烟旱烟
百分之五百分之五百分之五百分之五
图表资料来源:《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档案出版社,1985年1月,第95-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