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日常动物的分类(2)
瞪羚的天敌是猎豹,为了逃生,瞪羚练就了快速奔跑的本领,并在奔跑时晃动自己的屁股,使敌人眼花缭乱。有时,瞪羚还会突然转弯,以此逃脱敌人的追杀。
象可分为两类——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主要分布在非洲干燥的大草原上,而亚洲象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之中。高大魁梧的身体,硕大的头部,蒲扇般的大耳,伸曲自如的象鼻,长长的象牙,粗壮的四肢,浅灰或褐色的皮肤以及稀疏而粗糙的体毛是象的特征。象的体毛非常稀疏,很容易被苍蝇、蚊子叮咬。因此象有个习惯,就是在洗完澡后,用鼻子吸卷泥土,盖在自己的身体上,以此来防止蚊蝇的“骚扰”。象能用声音表达自己的心情好坏,例如不满时发出“哼哼”声,满意时发出“咕噜”声,还有怒吼声、呼啸声等等。此外,它们还能发出连人类都听不到的低频声音,这种声音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以此来秘密地与离群的象保持联络。
非洲象大都生活在森林中,雨季来临时,它们会迁移到大草原上。由于非洲象的体型庞大,为了维持自身所需要的热量,它们一天要吃150千克的植物和果实。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其宽度可达一米多,而且听觉十分灵敏。当它们的耳朵伸向两边时,敌人便不敢靠近了。此外,大耳朵还能帮助它们在炎热的季节散热,以保持身体的凉爽。扇动大耳朵还是驱赶蚊蝇的好方法。象的鼻子由肌肉组成,不仅长,而且能够灵活运动。象鼻前端有指状突起,像人手一样,可以抓取物品。它们的鼻子强劲有力,能将一棵大树连根拔起,搬运1000千克重的木材也毫不费力。它们的鼻子还可以闻出气味,同时,鼻子还是它们攻击和防御的有效武器。
象群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中,首领由体型巨大的雌象担当,其他成员主要由成年象和幼象组成。首领的警惕性特别高,两只特大的耳朵总是机警地扇动着,倾听并分析周围发出的各种声响。一旦首领感觉有险情发生,就会立即发出信号,象群迅速紧密地集结在一起,并将幼象围在圈内,共同对付来犯之敌。象很喜欢用泥巴来洗澡,这对它们来说是一项保持卫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因为大象没有汗腺和皮脂腺,泥巴里的水分能给大象带来凉爽,同时还有保养和按摩功能。每当遇到敌害时,小象总是最受保护的。面对生病的小象,雌象往往都会焦虑不安,用长鼻轻轻抚摸小象的脊背,以缓解小象的病痛。虽然象的体型巨大,但它们只用脚尖行走。伸展的脚骨由带着弹性纤维的肉垫支撑着,因此象的脚又宽又圆,走起路来总是静悄悄的。幼象都是早熟的,游牧的生活方式迫使它们很早便学会了行走。从出生到4岁大,小象的成长非常迅速,平均每月增加9~20千克。雄象的成长速度比雌象快,所以吃得也要比雌象多得多。
犀牛是一种庞大的哺乳动物,其体型仅次于大象。犀牛的模样很像牛,身躯粗壮,颈部粗大,四肢粗短,就像4根柱子一样。犀牛的角长在鼻梁的正中,一般有一个或两个。犀牛是唯一能够穿越大片荆棘丛而感觉不到刺痛的动物。因为它们长着粗厚的表皮,能毫不费力地将10厘米长的尖刺磨碎,甚至吞进腹中。与大象一样,犀牛经常洗泥巴浴,以此缓解夏季的炎热。此外,泥澡还可以使它们免受一些昆虫的叮咬。白犀牛的吻部又大又方,所以俗称“方吻犀牛”。白犀牛是5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身长可达5米,体重为2000~3000千克。犀牛的皮肤呈淡灰色,比黑犀牛的体色浅一些。它们的性情比较温顺,行动非常迟缓。犀牛经常流汗。但是,荆棘灌木丛植物的水分含量很少,所以为了弥补因流汗而丧失的水分,犀牛必须每天大量地饮水,有时甚至一天饮水数次。印度犀牛的皮肤又硬又厚,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如同穿了一身盔甲。雄性犀牛的角又粗又短,并且十分坚硬,俗称“大独角犀牛”。
黑犀牛的嘴唇呈钩状突起,像手指般灵活。现存的5种犀牛中,黑犀牛的性情最为暴躁凶猛。
长颈鹿因其美丽的长颈而着称。大而突出的眼睛能向四周旋转,视野可达360度。白色的皮肤上长着棕黄色的斑块,相互交织成网状,十分美丽。它们双腿纤长,走起路来一侧的双腿同时挪动,姿势十分优雅。
长颈鹿因为长着长颈、长腿,所以能很容易地吃到树上2~6米高的树叶。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拔腿飞奔,时速可达56千米,长脖子起着平衡和调整步伐的作用。长颈鹿的长颈和长腿还是进攻和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同时还具有降温的作用。
长颈鹿的长颈、长腿也会有不利的地方。饮水对长颈鹿来说就十分困难。因为每次饮水时,长颈鹿都必须把前面两条腿叉开伸向两侧,或者跪在地上,不仅吃力,而且此时也很容易遭受敌人的偷袭。所以,群居在水边的长颈鹿一般不同时喝水,而是有一两个长颈鹿放哨站岗,来保护正在饮水的同伴。长颈鹿的平均身高为5米,头部比心脏高出大约25米。长颈鹿的血压非常高,大约是人类的三倍以上。如果其它动物拥有这样的血压,那么,这只动物肯定会患脑溢血而死。长颈鹿的舌头特别长,可达46厘米,在采摘细枝嫩叶时,它能非常轻松地将树叶卷下来,再用舌头送入口腔。
食蚁兽生活在南美洲热带草原地区,它们白天总是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睡觉,傍晚才出来捕食白蚁。食蚁兽的外形非常奇特。它们没有牙齿,嘴巴也只是长长的管状头前部的一个小孔而已,它们的耳朵和眼睛也很小。最奇特的是它们的舌头附有特殊的黏液,并且伸缩自如。食蚁兽发现蚁巢后,会首先嗅一阵子,并选好适当的位置,用爪子在蚁巢上挖一个洞,然后将舌头伸人洞中舐食蚁类。食蚁兽在遇到危险时,会飞快地逃遁,或者用尾部支持身体,立地而坐,用坚强有力的锐爪来反击敌人。
热带雨林哺乳动物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地带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澳大利亚。这里终年温暖潮湿,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栖息场所。生活在这里的哺乳动物大都擅长攀缘,但大型肉食动物通常只在林间行走。
猿猴一般用长长的手臂穿行在林间。为了快速奔走,长臂猿还会使用“臂行法”(用双手交替悠荡),猿猴可以一下子跃出五六米远。
在浓密的雨林里,哺乳动物之间要进行视觉交流是很困难的,所以它们通常只用声音和气味来传达信息。例如,老虎能从体内分泌一种特殊气味来标记自己的领地,有时还在树干上留下爪印。
果蝠不会用回声来探测四周动静,却能用良好的眼力和灵敏的鼻子来觅食。它们的觅食行动一般在昏暗中进行,觅食过程中,果蝠不但充当了为花朵传粉的角色,而且通过它的粪便可以使植物的种子散播到各地。
马来貘的性情极其孤僻,一般只在夜间活动。它们的体色非常怪异,头、肩和腿是黑色的,臀、背和腹呈白色。这种黑白相间的色彩有助于模糊它们的轮廓,以逃离那些捕食者的目光。
蜂猴非常懒惰,每天只是懒洋洋地蜷缩着,躲在树洞或树干上睡大觉,一动也不动,即使被惊醒,也懒得挪动一下身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懒猴”。
黑猩猩喜欢在非洲的雨林深处和宽阔的草地上生活,它们的智商较高,并且容易接受训练。黑猩猩擅长爬树,它们在树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地面上活动。黑猩猩每天都要筑一个新巢,它们把树叶茂密的小树枝弯曲起来,筑成一个富有弹性、温暖而舒适的小窝,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5分钟即可。它们偶尔还会用树叶当做枕头。黑猩猩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交流。例如,它们兴奋时会站直、跺脚或摇摆并发出一连串的尖叫声;生气时会瞪起眼睛;而在害怕时则会露出一副凶相——张大嘴巴、龇牙、扬起眉毛。黑猩猩非常聪明,它们会用石块去砸掉坚果的外壳;把树枝、石块当做攻击武器;用树叶擦去身上的泥土或粘在嘴上的食物;还会把树叶嚼碎,当做“海绵”,将树洞里的水吸出来饮用。
长臂猿大都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它们喜欢在树上生活,不常到陆地上活动。长期的树栖生活,使长臂猿练就了两条灵活的长臂。它们的长臂不仅能够抓握、拥抱,而且还可以充当高空森林中自由穿行的交通工具。长臂猿整天都在树上穿行和进食,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距离能达12米,真可谓是空中的跳远健将。长臂猿在林中穿行时先用两只长臂把身体吊在树枝上,然后双臂互相交叉着移动,就像荡秋千那样越荡越快,一下子能跃出十几米远。它们甚至能在空中捕捉飞行的鸟。
长臂猿喜欢群体生活,但数量较少,一般不多于六只。小猿长大后,才会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在游荡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组成新的家庭。长臂猿实行“一夫一妻”制,认定配偶后,便不再改变了。长臂猿是一种富有感情的动物,它们见面时总是又喊又叫,互相搂抱。如果家庭中的一员受了伤,其他成员会聚集在一起,设法挽救。一旦群体中有一只死了,其他成员会非常沉痛,默默地“哀悼”亡者。
长臂猿的唱功非常好,其方式包括雄猿的“独唱”、雄猿和雌猿的“二重唱”,以及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然而,这样的歌声往往会为它们引来敌人。长臂猿也经常发生斗争,争斗往往是由于另一群猿误闯边境引起的。长臂猿的争斗并不激烈,一群长臂猿发现入侵者,就会大声鸣叫,对峙一会儿才互相接近,首领互相追逐打斗,而其他成员则在一旁加油助战,直到入侵者撤退为止。
每当夜幕降临,长臂猿便会在又细又长的树枝上过夜,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方法。当森林中其它野兽触及树干时,树枝就会发生抖动,此时惊醒的长臂猿便立即逃之夭夭,并发出各种叫声,森林中一片喧嚣。
猕猴喜欢群居,大多栖息在树上。成年猕猴的脾气很暴躁,但它们的智商很高,有自己独特而复杂的交流方式,例如声音、肢体动作等。猕猴擅长模仿人的动作,面部表情极为丰富。猕猴可以一只手捉虱子,另一只手梳理毛发,嘴里还不断地哼哼着,这是它们高兴的表现;发怒时,猕猴会紧锁眉头,两耳向后扇,龇牙怒目;悲伤时,猕猴则无精打采地把身体缩成一团,什么都不做。猕猴一般栖息在树林之中,很少会到地面上活动。夜里,它们在树上或岩缝上过夜。
猕猴擅长攀缘和跳跃,行动非常敏捷。猕猴的手和足都能拿东西,这很适合它们在树上的生活。猕猴母子之间非常亲密。猕猴妈妈对幼猴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而幼猴也会用四肢牢牢地抓紧妈妈。如果久别之后再次相逢时,它们会紧紧地拥抱着,互相嗅着,场面极其感人。
美洲豹是美洲大陆最大的猫科动物,主要生活在亚马孙雨林地区,经常在夜间捕食其他动物。美洲豹的皮毛上布满了橘黄色的花纹和黑色环状的玫瑰状斑点。
白天,美洲豹躲藏在树林深处养精蓄锐;晚上,它们会独自去觅食。在昏暗的光线下,美洲豹依靠它们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来捕食猎物。这时,它们的瞳孔会变得又大又圆,来吸收更多的光线。
美洲豹的吼声如同狮吼,偶尔也会低吼、呼啸、嗥叫……有时还能发出沙哑而嚣张的咳声或锯木声,真可谓是动物界中的口技天才。
森林、林地哺乳动物
世界上大约有7/10的动物生活在森林之中。这里的树木、草地、小溪,都是哺乳动物生活的场所。
棕熊是一种大型肉食动物。也可以说,棕熊是一种全能动物,它们会跑、会爬、会游泳、会挖洞……唯一遗憾的是,沉重的身体阻碍了它们跳跃本领的施展。虽然它们常常用后脚站立,但走路时必须借用四肢。
赤斑羚大多生活在高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里。它们行动机敏,活动前首先要在隐蔽处窥探一下周围的环境,在确定没有危险时才敢前行。一旦遇到危险,它们便立即窜人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
狍大都生活在树林里,有时也会翻过篱笆和围墙到农田中寻找食物。狍很喜欢独居,它们生性胆怯,只在夜间觅食。雄狍长着短而尖的狍角。夏季,狍的皮毛呈棕红色,到了冬天,它们会披上新的厚密的棕灰色皮毛。
浣熊长了一双乌亮的眼睛,眼圈是黑色的,像戴了一副黑色眼镜。浣熊喜欢爬树、游泳和走路,因此一般生活在水边的森林中。进食前,它们总要把食物洗一下,哪怕附近没有水,也要做出洗的动作来安慰一下自己。
豪猪的四肢非常强壮,前肢还长了尖利的爪子,这样非常有利于它们摘果子、撕树皮、挖树根。豪猪的脖子和背上长着坚硬的毛刺,遇到危险时,这些毛刺便立刻竖起来恐吓对方,或直接冲过去刺向敌人。
豚鼠的身材圆胖,活像一个肉球,它的腿很短,没有尾巴,前脚上有尖利的爪子,可以用来挖洞。豚鼠一般群居,每个家庭大约有十个成员。它们还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以表示各种意义。
黑麂是鹿的一种,它身被棕黑色的短毛皮,额头上长着一簇棕黄色的长毛,这成为它与其他麂类区别的标志。它们能吃一百余种植物,还能吃一些小动物,这在鹿群中是独一无二的。
虎的样子像猫,四肢强壮,趾上有能够自由伸缩的钩爪,尾巴一直垂到地上。虎能吃其他一切脊椎动物,几乎没有天敌,真可谓是丛林里令所有动物都闻风丧胆的“百兽之王”。
虎在头骨、皮毛和体格上都有很大差异。按照生存环境的不同,虎可分为八大种类: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西亚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厘虎和孟加拉虎。
虎的牙齿比较少,只有28~30颗,但每颗都非常锋利,足以咬碎任何动物的骨头。它们的犬齿是肉食动物中最长的,像一把匕首,能轻易地刺穿猎物的皮肤;门齿排成一条线,如同一把刮刀,能刮下动物尸体骨头表面的残肉。
虎的耳朵不仅能听声音,还可表现不同的心情。当耳朵后面的白斑随耳朵的转向而摆动时,即在警告对手“别惹我,快走开”!雌虎发情时,会在山林里排出大量含有性激素的尿液,以吸引雄虎的注意。两只钟情的老虎只相处几天时间,雌虎便会毫不留情地将新郎赶出自己的领地。
虎总是在玩耍中锻炼捕食的本领。小虎好动好玩,虎妈妈也陪伴着它们嬉闹,并经常带活的动物回来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小虎可以从扑打追咬的游戏中学到捕猎技巧。虎一旦闻到猎物的气味,便会马上低伏前进,寻找掩护自己的物体,然后无声无息地从后面接近猎物。当距猎物只有10~20米远时,它便会突然跃起,用前爪抓住猎物背部将其拖倒在地,尖锐的虎牙会咬断猎物的喉咙。
金丝猴分为四大类: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其中前三种是中国特有的,第四种生活在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