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始皇帝治下短暂而伟大的王朝(5)
都江堰,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儿子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率众修建,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它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这项工程主要有宝瓶口进水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目前其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1000万亩。
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西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时,江水奔腾而下,因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李冰父子吸取前人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其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他们先是邀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在玉垒山上凿出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即宝瓶口),用于引水;接着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再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修建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即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外江,就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为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真是设计精巧,技术高超,水平先进。
工程建筑。以万里长城、阿房宫、咸阳宫、骊山陵、兵马俑等为代表。秦朝的工程建筑事业,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体现了秦朝人民的聪明才智。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从略。
道路交通。以驰道、直道等为代表。秦朝的道路交通建设,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体现了秦朝人民的聪明才智。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从略。
(第十节)出巡路上的五个故事
好大喜功、爱摆排场的秦始皇,是一位骄横狂妄的君主,一生喜好巡游并封禅。在统一后的10余年里,他曾5次远途出巡,大部分时间是在旅行中度过。他沿着自己新修的大道,大张旗鼓、马不停蹄地“亲巡天下,周览远方”,其主要目的是到各地耀武扬威、加强控制、巩固统治,沿途刻石颂功、庆典宣扬,同时也有封禅、游玩、享乐、求仙等目的,有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当然也是大肆挥霍,劳民伤财。每次都是车马威风,仪仗隆重,装备豪华,队伍浩荡。唐朝诗人李贺描述其铺张、气派场面是:“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当时还是小小的泗水亭长,曾碰巧见到秦始皇出巡的车队,一下子被那煊赫的一幕所震惊,竟长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于是萌生起了想当帝王的野心;无独有偶,第五次即公元前210年,他也曾被后来刘邦的死对头、“西楚霸王”项羽(当时还年幼,是楚国大将项燕之侄)看到,而不禁叫出“彼可取而代之”。
在这5次大出巡中,老嬴还闹了不少骄横愚蠢又荒唐可笑的事情。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20年(嬴政统一全国、正式称帝的翌年),路线是往西北,沿洮河、渭河、泾河,在陕西、甘肃一带宣扬“皇威”,以便巩固他在这些地区的统治,毕竟这是周天子和他们秦家部落、嬴氏祖宗的根据地、大后方。这还可以通过迁徙不定的戎人、商贾,把秦王朝的影响传到遥远的西方去。
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函谷关,经河南洛阳到山东,先去泰山封禅,被当地儒生戏弄而不乐,于大雨中在半山腰避于一棵大松树下,故封之为“五大夫”,今天已成了泰山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唐朝诗人李涉曾作诗《五松驿》:“云木苍苍数万株,此中言命亦应无。人生不得如松树,却遇秦封五大夫”);又至之罘渤海滨观海市蜃楼,以为是蓬莱仙岛,于附近修琅琊台并迁3万黔首来此定居,派方士齐人徐福出海上仙岛求取长生药;久等而未果,又向西南行,经江苏彭城(今徐州)派千余人下泗水捞周鼎(象征着天子权力)但毫无所获;再渡淮水、长江,至衡山、南郡(今湖南、湖北一带),因在洞庭湖畔君山(又叫湘山)遭遇狂风,江水翻滚,船行困难,以为是昔日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作祟,一时恼怒,竟从附近调来3千刑徒,疯狂伐尽山上树木,并下令火烧君山祠;最后沿汉水从武关入境,回到咸阳。
第三次是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走的是近似于第二次的向东路线,但因为在路经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县境内)时,被系原韩国公子,后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对秦始皇有切骨之恨的张良派刺客奇侠持大铁椎勇猛攻击,差点击毙(所幸刺客匆忙之下,误中副车,而使秦始皇免于一死),惊慌之下,故才到了之罘,便怏怏而归,只是顺便沿漳水去了趟上郡而已。
第四次是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视北方边塞,直行终至碣石(今河北乐亭附近),下令拆除沿途属于原韩、赵、魏、齐边境的城郭,决通川防,夷平道上险阻,并视察了今河北、北京、辽宁、内蒙古交界处的多个边境郡治,了解了匈奴不时骚扰边界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回到京城后,即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筑连长城。这次倒是对巩固政权,抵御外侵,发展交通,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第五次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还顺道带上了丞相李斯、近侍中车府令赵高(当时也是他的宠臣)和他宠爱的小儿子胡亥,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到湖北云梦;经长江到苏州城外的虎丘山,掘当年吴王阖闾墓、凿山求剑而一无所得;再东至会稽祭奠大禹,提倡封建礼教,禁止男女淫乱,第一次把女子贞操列入国家法令;再自镇江附近渡长江,往北到山东琅琊,见徐福已回却未得仙药,因梦见自己与人形海神作战,认为是吉兆,又入海用连弩射死了一条大鲸鱼,故派徐再次东渡求灵丹仙药;返程中,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境内)时已生重病,却又讳疾忌医;最后,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前夕,他死在巡行途中的河北沙丘,载于辒輬车中,散发着臭气运回都城咸阳,安葬于已修筑多年的骊山陵墓中(该具体过程,在下文第三章第一节中还要作详细叙述)。
(第十一节)天崩地坼,圣耶魔耶
秦始皇嬴政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是大非的一个君主、一个过去从没有过的人物。没有谁的功有他这么大,也没有谁的过有他这么重。单就这点而言,他也够“中华第一帝”的名号了。难怪明朝思想家李贽就曾说过:“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史纲评要·后秦记》)在这一节中,我们就来集中谈一谈他的那些过错与不是吧。题目中所列的这几点,都有交叉、相互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