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6、懂得信心的重要

拿破仑·希尔说:“信心就是‘不可能’这毒素的解药。”

信心是一种指导原则,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一个没有信心的人,就像缺少了发动机的汽车,不能行进一步。所以在人生中,必须要有信心的引导,它会帮助你向着目标,不断追求,创造你想要的人生,使你在人生中办任何事都成功。可以说,这种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改变恶劣的现状,创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人永远击不倒,信心是办事成功的秘诀。

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一旦有了这种欲望,并经由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后就形成了一种自信心,这是一种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这种信心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感情”,它能帮助人们释放出无穷的热情、智慧和精力,进而帮助人们获得财富与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自信是成功办事的一种保证。因为缺乏信心的人生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个人心理学”的创始者阿德勒医生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自卑感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在还是孩提的时候,觉得父母都比我们大,而自己是最小的,要依靠父母,仰赖父母;另一方面,父母会加强我们这种感觉,令我们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我们是弱小的”这种感觉。这种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自卑感,并不会因为年纪稍长而自动减低。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勇敢面对困难,不气馁,一次一次的尝试,不断努力工作而直到成功。旅店大王希尔顿的话令我们深思,他说:“成功是诱人的。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却是荆棘密布,险象环生,在无以数计的挫折、失败面前,是勇往直前,还是一蹶不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希尔顿欠债累累一筹莫展。朋友把他拉进了一物价值11万元的“赌博”——投资。希尔顿借到了5.5万元,如果成功,数目就翻倍;如果失败了,将再次变得一无所有,此时的希尔顿口袋里仅有8角8分钱,他孤注一掷在借据上签了字。因为他希望成功,他明白如果不给自己以信心,不做出决断,他就不会再拥有机会。以后的三年中,他的这一次投资油矿为他付清了所有的欠款。每个人在失败时都会出现怀疑自己的情绪,重要的是如何调整自己,尽快从自卑感笼罩的失败感中走出来,把握好下面的机会。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又会错过月亮了。

海伦·凯勒是著名的残障人士,她的一生,就是信心坚定的写照。她在导师安妮·苏利文女士的悉心培养下,克服了多重残障,学会了阅读、写作与说话,在麻省的莱奇夫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学位,并取得一系列的荣誉。她的成就震撼了世上所有的人。海伦19个月大的时候,得了一场疾病,变成了一个又瞎又聋的小哑巴。她双亲绝望之余,聘请了一位教师照顾她,谁也没想到,这位安妮·苏利文女士成了海伦的光明天使。

苏利文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和完全生活在黑暗中、沉默不语的海伦取得了沟通。她教给海伦的是:自我成功与重塑命运的工具——信心与爱心。关于这件事,在海伦·凯勒所著的《我的一生》中有感人肺腑的深刻描写:一个年轻的复明者(苏利文曾在14岁时差一点失明,后被医院治好),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凭着无比的爱心与惊人的信心,靠着身体的接触,和一个全聋全盲全哑的小女孩实现了心灵沟通。海伦在自传中描述一个既瞎又聋且哑的少女在初次领略到语言的喜悦,她写道:“在我初次领悟到语言存在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兴奋不已。那是我第一次希望赶快天亮——我想有其他人可以感受到我的喜悦吧。”失聪、耳聋、瞎眼的海伦,凭着触觉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她10岁多就名扬全美国,成为残障人士的模范。

海伦并不因为引起国内的关注而自满,她继续孜孜不倦的接受教育。在20岁那年,终于进入大学就读,苏利文教师和她同行。这时,她已经可以通过盲人触摸点字的方法“看”书,能够写字和说话,接着,她又学会了用打字机著书和写稿。海伦克服了许多残障,她对生命充满信心,充满热忱,她喜欢游泳、划船、下棋、编织、用扑克牌算命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大学毕业后,她的演讲、著书和公众活动频繁,推动保障肢体残障者的福利工作。海伦虽然是位盲人,但她读过的书却比视力正常的人还多得多。而且,她还写了7本书。她的耳朵全聋,但她却比正常人更懂得鉴赏音乐。有9年时间,她完全不会说话,后来,她却能巡回全国各州发表演讲,甚至有4年时间致力于戏剧的演出。

海伦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她用信心和毅力克服了肢体残障,创造了精神的财富。

7、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玉不琢不成器,人的潜能也一样需要充分去挖掘。

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恐怕是谁也无法回答的。因为按照科学家的说法,人的一生只能用去其脑力的1%,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99%的潜能有待挖掘。

我们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往往是因为人都有惰性。如果可以依赖,如果可以不动脑筋,那么就没有人刻意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来,这个现象在女性身上最为明显。也许是因为“男权”社会的余波,女人在社会中总是扮演依附性的角色(当然并不代表所有的女性都是依附于男性的)。可是如果一旦失去依靠,女人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比如离婚的女人,因为有过失败的婚姻,对男性的信任度也下降,因此她们更多的需要靠自己创造生活。事实上,很多女性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原来她们离开男人照样生活得更好!

这就是潜能的力量。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日常办事中就学着逼迫自己,对自己要求得更高一些,去办那些你认为自己做不来的事,也许你就会发现,很多能力都是要靠自己深挖掘才能表现出来的。优秀的人就是懂得如何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的人。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人死后升上天堂,圣彼得在天堂的门口迎接他,并带他到处参观。当走到天堂的车库时,那人看见停泊着的车辆中,有很多辆日本制造的小房车,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辆劳斯莱斯大房车。这位天堂的最新公民有点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日本房车而比较少名贵的汽车,于是要求圣彼得解释一下。圣彼得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下面的人祈祷的时候,绝大多数要求天主赐给他们日本房车,只有很少数的人敢要求拥有劳斯莱斯。”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说大部分人都小觑自己的能力,自己限制自己本身的发展,有小小的成就马上以为自己已经到达巅峰状态,于是不再努力进取,结果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潜能,错过无数发展的机会。

下面来自网上的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杜比的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材,是一小康家庭的独子。他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智商,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观察力极强,把自己的生活更是处理得井井有条。

杜比读高中时,有位老师对他说:“以你的成绩及天分,你大可以转到一所名校就读,这样你考进全国最高学府的机会更大。”杜比听了,马上摇头,说:“名校不是我这种庸才读得上的。”一番好意的老师不禁为之惋惜。

参加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时,杜比的成绩好得他连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个成绩有资格申请麻省理工学院,可是杜比却选择了去一家三流的学校。因为他相信名校不是他“这种人”可以读的。

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都进了大公司工作,因为他们希望有较大的发展。可是,杜比却选了一个小规模的公司,他的理由是:“人少的公司学习的机会多些,竞争也没有那么大。”

后来由于他服务的那个小公司因为业绩不断进步,进行了一连串的扩张,而在水涨船高的原理之下,杜比的职位也愈升愈高。每一次升级,杜比的情绪总要低落一阵子,他总是想:“这次必死无疑,我哪里有能力担任这个职位呢?这简直是要了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