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做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1)

不要迷失自己。

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你也有从众心理吗?你是否也在“巴纳姆效应”中迷失自己?

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

有句古语,叫做“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人心难测。知人难,为人知更难。而要知己,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人贵在自知之明”之说。

然而,一个人要想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一辈子不认识自己而做出了可悲之事的大有人在。在今天,还有一部分青年正是由于不认识自己,不充分理解今天这个社会中的情况,而受不得一点点挫折、打击,悲观、失望、苦恼、抱怨、彷徨,终日在哀声叹气、无所事事中把时光轻易地放走。

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要求。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不知道。由于难得有一个真实的参照系来评估自己,所以,我们往往能够很自信地干傻事。

请你先好好地认识自己吧!你也许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如此多的外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着自己的专长,能知人善任、排难解忧,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也许你的理化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却是能手;也许你连一张椅子都画不好,但你却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也许……所以做人,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如果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认识你自己,就好像你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

古人早就说过:“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在你认识了自己之后,你才能自信起来,坚定起来,成为有韧性有战斗力的强者。

认识你自己,充实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哀叹:世界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点。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惟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惟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从一个试验开始认识你自己。

你究竟有多了解你自己?你对自我形象的固有认识对你的成功有帮助吗?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首先,你需要把能够描述你自己的一切特征或人格特质,以及相信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都写出来。请注意:不是你认为别人会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把这些以任意的顺序写出来。我们的人格都有多个方向,而每一个方向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成就,都会有一些影响。如果你想开始得容易一点,就按下面这个技巧去做先写出你觉得足以描述你自己的一些词语,如“老实”或“自信”,或多字词语,如“专心致志”或“心胸开阔”。

接着,要注意,写的时候要用你平时不惯用的那只手,例如,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话,就用你的左手,以此类推。这样做也许会有困难,而且你也许必须要把字写得大大的,但是只要你继续做下去,你就会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只要你在事后能够将每一个字辨认出来,你就不需要为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而操心。现在就开始写出你的清单吧,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保持放松的话,是会有帮助的。当你减少了有意识的左脑的干扰之后,更深入的、诚实的洞察就会显现出来。

人的大脑的左半边与语言和逻辑有关,而右半边则与直觉和感觉有关。你惯用的那只手和你身体的同一边,都是由你大脑的另一边来指挥的,例如,你的右手和右半边由左脑来指挥。因此,当你在做上述试验的时候,你的左右脑中比较不惯用或属于潜意识的那一边会在某种程度上被运用出来。这个简单的试验可以从意识下带出一些洞察,而这些洞察,如果你用自己惯用的那只手来写的话,可能就会写不出来了。只有当它们被你发现了,你才会意识到它们是真实的。你最先所写的一些勉强可以认得出来的字,也许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和你用较常用的手写出来的那些是一致的。但是当你继续写你的清单,并且容许你的潜意识自由发挥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具有透露性的自我形象的词语了。当有明显的矛盾即对平时的印象构成巨大冲突发生的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完全的诚实,分辨哪一个才是真正适用的。通常使用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那张清单,看起来会像是为了供“大众消费”而写的,并不会明确指出更深层的自我信念。例如,你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聪明”,在用非惯用的手来写时,就可能变成“圆滑”,甚至是“投机取巧”。在很多试验的例子中,亲戚和亲近的朋友会确认说,用非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比较接近事实。

仔细审视你单子上所列的每一个词语,如果你不能够确定你所写下来的某一些词语的确定意义,试着把每一个词都用一个句子来加以表达不过你要再次用你非惯用的那一只手来写。这些词语的每一个都可以予以扩大,成为一个或更多的特定概念的叙述句。例如,“友好”可能会包括“我喜欢别人来我家做客”这个特定的信念,而“脚踏实地”则可能涵盖“我很会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一些使用非惯用的手写下来并且扩大成为更明显的句子的信念,才是有可能解释你的行为和结果的信念,而不是那些你立刻就可以察觉的少数信念。

接下来是“自我催眠”,将每一个信念都放在你的心里来加以测试。首先,先选择一个你认为是正面的信念,然后想象你自己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实际发生的状况中,而且在这个状况里,你的这个信念正在付诸实现。举例来说,如果你很擅长于吸引儿童的兴趣,比如讲故事、唱儿歌,你就想象你自己正在这样做,而且正在享受自己做得很好的感觉。这个例子也许正是受到你的清单上“友好的”或“令人喜欢的”这些词语激发而产生出来的。为了让感受更真实,你需要想象一些视觉上的东西可以是小孩的脸、故事书以及你周围的任何事物。如果你可以感觉自己听到的任何声音,包括你自己讲话、唱歌的声音,或是体验到任何与你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感觉,那么这种真实性就更为强烈了。换句话说,你最好动用起自己的感官,必要时五种都要用到,其中视觉、听觉和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这种感觉很像是自我的催眠,你必须让自己先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

现在将情景转到一些不会令你觉得喜悦的事情上,也就是那些负面的自我信念。举例来说,你的同事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但你却插不上嘴,你不喜欢看到自己正在这么做或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也许就是“拘束的”“害羞的”“难以交流的”这些词语所激发出来的。你可以回想一次过去的不好的经历,也可以去想像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个事情,如同上面一样,把它感觉得越真实越好。

通过上述的两个步骤,你已经体验到自己的两个不同的形象正面的和负面的,分别反映出某一个特定的自我信念。把这两种想象加以比较,你会开始看到一些差异。这并不是指这两个情景在内容方面的差异,如讲故事、唱儿歌和难与同事交流两个事情上的差异,而是视觉、听觉和感觉等方面的差异。

也许这是你第一次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了解你的自我形象。在重新审视之后,你就可以运用那些令人产生力量的词语,创造你希望拥有的信念,改变那些不再有用的信念,进而把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

你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为人。

欧洲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自我思想决定他的为人。”行为是思想绽放的花朵,人们外在的言行举止,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刻意行为,都是由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芽而来。

美国皮套业的明星约翰·比奇安,曾经是一名警官,只是喜欢在业余时间做皮套。后来,他创办了全美最大的制造皮套和皮带厂家比安奇国际公司,专供执法人员和军方使用。他也担任过亨廷顿控股公司的顾问和瑟法里公司的发言人。比安奇在这个行业有极大的吸引力,当他出现在皮套展览台时,展厅的人们排着长队,只为一睹他的风采,就像西部乡村歌星会见他的歌迷。他给别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信不信由你,三十八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在咖啡厅干过活,我看见公司的老板进进出出,我观察他们时就问自己: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他们在干些什么?我应当好好研究一下。我发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充满信心。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是自信的。从那时起,我反复思考,后来发现,恐惧是许多问题的根源。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任何人都无法相信你。”

莱尼特是一名普通的修理工。他的朋友们条件与他差不多,但薪水却都比他高,住在高级的住宅区。莱尼特觉得很困惑,究竟自己什么地方不如他们?在见过心理医生之后,他找到了症结所在。他发现自从他懂事以来,就极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他总是认为自己无法成功,也从不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一点。于是,他痛下决心,再也不自我贬低,要信心十足。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通过面试,进入一家知名的维修公司,两年之后,成为行业中的著名人士。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他们的成功都被他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人对自我的态度,既可以作为武器,摧毁自己,也能作为利器,开创一片无限快乐、坚定与平和的新天地。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中提到“自我接受”这个概念。他说:“新近心理学上的主要概念是:自发性、解除束缚、自然、自我接受、敏感和满足。”我们的心灵常常因为罪恶感,以及过去和现在所犯的种种过错而自惭形秽。我们渐渐缺乏了尊敬和喜爱自己的能力。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缺点,容忍自己的缺点。这并不是不思进取、懒惰或是什么,这只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够100%地优秀。要求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更是荒唐。所以,千万别这么苛待自己。有时候,我们要试着练习自我放松,取笑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