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每天突破一点从众定势(2)
但是万事都是在变化着,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任何规则和程序都不能保证永远有效,都不能永远作为行事的规范,不能把它们应用于任何场合和所有的人。如果要想使它们有最佳的指导效果,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改变。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僵化的头脑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有人说,盲目地服从比犯规更有害,如果你盲目地去循规蹈矩,那就无法真正的生活下去。如果要想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就应该重新审视各种规定,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不要让一种规定限制了你的头脑。
有的人在办事时,追求的是一种稳妥,以为只要按章行事就不会出现大的错误。或者从心理上有了一个绝对的标准,认为只要被规定了的东西就是好的,只要是章程上写的就是对的。但这种绝对的认识并不是就做到了公正处理,如果情况变了你还是守着那个标准办事,可能会把事情办坏。如果你能放下这个框框的限制,你就能找到一个更明智的解决办法。此外,并不是所有明确的追求都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有时候,有些东西还是模糊一些更能让你过得舒心。
模糊并不一定就是让你时时都要有模棱两可的做法。因为优柔寡断并不适合紧急的场合,也不适合一些突发事件。这种左右徘徊的做法可能是由于对某种标准的长期接受,或者是习惯了衡量。常常想作出正确的决定,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实现,有时反而会起反作用。正如穆勒在《论自由》中说的:“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的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比错误意见本身更为邪恶。”如果你要作出决定时,能抛开一切僵化的观念,能不顾及是是非非,那么你就能作出恰当的决定。
如果你要把自己固定下来,就是陷入了一种框架式的思维,你就找不到一种适合生活的标准和判断的标准。如果你想让自己完全摆脱思维上的“应该”标准,消除判断是非的误区,就应当努力打破常规,就应该大胆作出各种决定。
对于《海上钢琴师》这部经典影片,看过的人一定会对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一九零零”从小被人遗弃,船上一个烧煤工人捡到他并抚养他长大。他一直就跟自己的养父生活在船舱的最下层,从来没有到过头等仓。直到他的养父在一次意外中丧生,他才在伤心的日子里偶然走到了头等仓。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第一次从门上的花纹玻璃中看到钢琴师演奏时的优雅动作,还有大厅里跳舞的人们。一下子,他就被这一切深深吸引住了。当天晚上,他就偷偷跑到了钢琴前,并弹了起来。天才的音乐头脑使从来没学过钢琴的他瞬间弹出了动听的音乐。这声音传遍了整个头等仓,人们来到大厅,惊喜地发现原来是这么小的孩子弹出的好音乐。但船长走到他身边说,这不合规矩,下等人不能到上等人的大厅演奏。小小年纪的“一九零零”居然说出了一句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很震惊的话:“滚蛋,老规矩!”所有的人都笑着赞赏他的胆量,他就因为这句话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从此他被允许坐到头等仓的钢琴前,开始了他的演奏之旅。
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胆地向世俗的观念挑战,没有不向老规矩屈服的勇气,那就不可能改变“一九零零”的命运,他可能永远都会待在最底层,与他的养父一样安分地做一个烧煤工人,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钢琴师。他向每一个人都做出了一个榜样,要想让自己过得好,就需要树立一个改变的观念,就应该向一切陈旧的教条规矩发出抗议。
坚持独立思考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毛虫试验”。他把一队毛虫引到一个高大的花盆上,等全队的毛虫爬上花盆边缘形成圆圈时,法布尔就用布将花盆边上的丝擦掉,仅留下花盆边缘上的丝,并在花盆中央放了一些松叶。松树毛虫开始绕着花盆边缘走,一只接一只盲目地走,一圈又一圈重复地走,它们认为只要有丝路在,就不会迷路。
如此走了许多天,它们根本不知道距离几厘米处有丰富的食物,最后终因饥饿而死。
我们中的许多人跟松毛虫一样,只会盲目地过日子。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罗盘的船只,随风飘荡,这样,非但到不了彼岸,而且极易触礁沉没。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极为重要,如果人云亦云,随大溜,就像这些毛毛虫一样,只能在原地踏步,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出7名学生,让他们坐在一张桌子的周围,其中真正的被试者只有一个人,令其坐在较靠后的位置,其余的6人都是陪衬者,并接受了实验人员的秘密暗示。7名学生围桌坐好以后,给他们看两张图片。前一张图上有一条线为标准线,另一张图中有A、B、C三条比较线,其中线段C与标准线等长。当7名学生看完图片后,让他们指出哪条比较线与标准线长度等长。
回答时,先让那6个事先安排好的陪衬者故意作出错误判断,说比较线A或B与标准线相等,然后再让不了解真实情况的那个真正的“被试”判断。结果这个人也做出同样的错误判断。而单个人做这个实验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作出错误判断。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种重要的现象——“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溜”。它指个人在知觉、判断和思维活动中,容易受团体中其他人的影响,而屈从于他们的观点。
“从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在学校里,老师布置了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全班同学对自己答案的对错都没有多大的把握。如果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一致的,其余的同学即使做对了,心理也总觉得不踏实,大脑里不停地在作思想斗争:我还是把答案改成和他们一样的吧。“随大溜”的人往往不敢坚持己见,人云亦云,结果和别人一起犯错误。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生活在某个群体中,都希望融入群体,而任何群体都有一种无形的排异力,要求个体与它保持一致。如果个体的言行偏离这种一致性,就会受到孤立。有的人由于承受不了被孤立的压力,因而就出现了“随大溜”的现象。一般来说,自信心较强的人,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较小;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容易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意力,让人变得无主见、墨守成规、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即使多数人的意见和方案存在问题,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比如,在某个大楼的电梯门口,有位职员站着等电梯。一会儿,电梯下来了,门一打开,只见电梯内的每个人都脸朝内背朝外地站着,那位职员起初感到有些奇怪,想不出大家都这样做的理由,但是,他自己走进电梯后,同样也是脸朝内背朝外地站着。
再比如,某男士走进医院候诊室,看到候诊室内的男士都穿着内衣内裤。有的在读书读报,有的在聊天,但无一例外地都没有穿外套。这位后来的人心想:大家都不穿外套,其中一定有缘由。于是,他马上跟着脱掉外套,仅穿着内衣内裤在那里等候就诊。其实那些人是在等体检。
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存在这样的随大溜现象,这只能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理解与判断,让我们的思路误入歧途。
具有“从众心理”的人,在公众场所,由于周围环境、气氛及周围人的表现,最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人不是用自己独特的眼光理解问题,而是借助别人的现有的经验和智慧来看问题。随大溜的人,没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只愿跟着别人干,不愿自己创意。
走出随大溜的阴影,就要树立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人云亦云。美国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0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只有1个人很富有,其中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不太好,可算是失败者。而这94个人之所以晚年拮据,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主要因为没有自己清晰的目标。
走出随大溜的思维误区,就是遇事要多问“为什么”,善于质疑发问。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要避免随大溜的心理,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激发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勇气,在决策时不计个人得失,敢于负责,不盲从各种压力,坚持独立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