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声音鉴人——以音观识,以声观形(1)

【鉴人原经】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曾国藩《冰鉴》

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心气顺信者,其声顺节;心气鄙戾者,其声斯丑;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好。信气中易,义气时舒,智气简备,勇气壮直。听其声,处其气。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

心气之徵,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於气,则实存貌色。

——刘劭《人物志》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乐记》

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听其声势,而观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白峰禅师《灵山秘叶》

【评析】

辨声识人,古本秘笈《灵山秘叶》中有四句话,“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听其声势,而观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这四句话中大有学问,中国古文微言大义的特点,由此可窥一斑。

这三十二个字至少讲明了这几个问题:

1.由声音中蕴含的气充沛与否,可以测知他的气概胸襟。

2.由声音的音色音质协调悦耳与否,可以测知他的性情爱好与品德,这里重在一个“和谐”,不以悦耳动听为唯一标准。

3.由声音的势态,可以测知他的意志刚健与否。声势高壮的,其意志力必然坚强;声势虚弱的,人软弱,少主见。

4.由声音中所包含的感情,可以测知其当下的心情状态,“如泣如诉”是一种,“如怨如怒”也是一种,“情辞慷慨,声泪俱下”又是一种,此种分类,不一而足,这里不作细论。

人的声音各不相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身材矮小之人,可能声音洪亮,吐字铿锵;身材魁梧高大之人,说话可能声如细蚊,有气无力。人的声音似乎和人的生理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古人经过归纳总结,寻出了听声辨人的规律。

古人历来重视以声音辨人,认为声音是考察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此做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在五行分配上,相学把声音分为:金声,特点是和润悦耳;木声,特点是高畅响亮;水声,特点是时缓时急;火声,特点是焦浊暴烈;土声,特点是厚实高重。

人的声音与表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容色发生变动,由心田之气息引发;心田之气息的征兆,即表现为声音的变化。气息相合而成为声音,其声音与律吕节奏相应和:有和谐平淡之声音,有清新流畅之声音,有迂徐悠长之声音。声音由流畅之气息而形成,则其效果表现于相貌表情。

不同的声音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般说来,音低而且粗的人,比较有作为,较现实,也可以说比较潇洒成熟,较有适应力;声音洪亮的人,精力充沛,具有艺术家的气质,有荣誉感,有情趣,对人对事都比较热情;讲话速度比较快的人,这类人比较朝气蓬勃,活力十足,性格外向;说话外带尾音的人,精神高昂,有点儿女性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从人说话时的声音中辨别一个人并非特别神秘和虚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一个人的说话中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比如,慢性子的人说话慢慢吞吞,不慌不忙;而急性子人说话就好像机关枪,噼噼啪啪,一阵紧似一阵,容不得别人插话,别人说一句的工夫,他可能已经说了十句。一个平时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人,当他面对某个人时,却突然变得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这时候一定是他有事情瞒着对方,或者做错了什么事;当一个平时说话很快的人,或者说话语速一般的人,突然减慢了语速,就一定是在强调什么东西,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

声音是可以改变的。说话者,如果气息发于丹田,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出来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气度不一样,节奏不一样,效果也有悦耳与沙哑的差别。声带结构不好,发出的声音不会动听,但如果经由专门的发声练习,是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声音效果的。

辨声识人

声音没有质量,也没有重量。

声音不是物体,只是一个名称。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来识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方法。

古代的相术擅长用五行模式去对人作出综合的判断,故同样把人的声音也归纳于五行之中。相术认为:

金声:韵长清音响,远闻圆润则贵,破则贱。

木声:韵条达,初全终散,沉重则贵,轻则贱。

火声:韵清烈条畅不濡,圆润而慢则贵,焦破而急则贱。

水声:韵清响急,长细则贵,重浊则贱。

土声:韵厚重,源长清亮,远闻则贵,重浊则贱。

五行之气分清浊,声音也一样。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最后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

声音虽然只是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响,无形无状,难以把握,但是古代相术却认为声音对于命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闻其声就可以知其人,进而就能判断这个人究竟是英才还是庸才。

石勒是古代羯族的民族英雄。他小时候,一次随同乡经商到洛阳,闲来无事,在上东门长啸。西晋大臣王衍正好从此路过,听到了他的啸声,并从中感到这个人不同凡响。于是他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胡雏,我听他的啸声,感到这是个心有大志的人,恐怕将来会成为天下的祸患。”于是立即派人去找,可是石勒早已逃走了。

石勒的长啸之声差点儿招来一场危机。有人认为,以声音辨人比以面相辨人更为准确,因为人的心理状态更容易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汉代的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道:“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意思是,语言是人内心的声音,书法是心灵的图画。从一个人的言谈声音可以判断他是一个君子还是小人。

郑子产一次外出巡查,行到一处山丘旁边时,突然听到那边传来妇女的哭声。随从们面向子产,听候他的命令,准备对这个人施以援手。不料子产却下令拘捕这名妇女。随从们不敢多言,只好依令行事,逮捕了这名女子。当时她正在他的丈夫的新坟前哀哭亡夫。中年丧夫,这本来已经很可怜了。以郑子产的英明智慧,断不会对这名女子动粗。那为何郑子产要在这个妇女不幸的时候拘捕她呢?这是因为郑子产深通辨声识人之术。郑子产说:“我听那妇人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故疑其中有诈。”后经审问,果然是这个妇女与人通奸,谋害了亲夫。

男女的声音因为声带不同,声调也不同。

人的声音普遍存在的规律

1.男高音为人和善,是怀有善意类型的人。此外,他们的个子往往不会太高,大都是属于六头身型的人;女高音的感情比理性重些,大多数是属于浪漫型的人,是恋爱至上主义者。

2.男低音可以说是人格圆满型的人。男中低音的人大多头脑清晰,他们虽然不太具有男子气概,但却非常诚实,不会结帮成派;女低音在生活中比较有心计,是能够抓住对方心理活动的现实类型的人物。

3.男中音的个性比较冷酷,是属于慎重的实务型人。此外,男中音的人,是讲求情调的热情家。男中音与女中音有相互排斥的倾向。

4.若女性所发出的声音为合成音(例如小川真由美的声音),这类人可能浪漫史很多。

5.女性低沉而富有魅力及湿润的声音,此类人会有多次的恋爱史,有再婚的可能性。

6.男性的声音如果像女人一样的话,他也会具有女性的性格,他会结好几次婚。男性声音中如果混杂有女性声音的人,这种人是薄幸之人,此类人会被女性所抛弃,而使得他的名声受到损害。

7.女性的声音如果像男性的话,她也具有男性的性格,会受到许多诱惑,结婚之后也会有桃花运,如果不谨慎,会闹出家庭风波。

8.男人在发音时像猫叫一样,口与腹部的振动不一致,此种人的言行不一。一个人如果有诚意,他说话的声音绝不会像猫叫一样。说话像猫叫的人,是绝不会讲真话的。假如他的话无半点虚假,也是与他个人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表现。

9.不论男女,如果发声嘶哑,他的一生都极为辛劳,能够帮助别人的很少。这种人大都缺乏维生素C,如果加以补充,他们沙哑的声音将得以矫正。

10.无论男女,声音无力、语尾让他人听不清楚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一定获得成功。

11.不论男女,声音不集中的人,与故乡的缘份很薄,同时财产也难以稳固。

12.通常在讲话时显得非常悲观,这类人不论男女,都难成大器。

13.向人说话时,好像缺乏爱敬之意,同时很唐突的人,不论男女,假如不是很粗野,便是很害羞,否则就是非常纯朴、所谓刚毅木讷之人。他们虽然看起来马马虎虎,但却十分有人情味。

声与音不同

日常生活中我们将声音当做一个词,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时,是空气振动之初的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之时,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浑响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

现代意义上的声,实际上有双重的含义。声在汉语中的释义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人耳能够感觉到的声波的作用称之为声;但从物理学上讲,声是指在任何的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扰动,是一种机械波,从这个概念上来讲,声的范畴就很广。什么叫扰动呢?扰动是说在空气、固体或液体中的一个密度的、或者是压力的、或者是速度的一个小的变化,这个变化在这种弹性体里面就会传播出去,是能量传播出去,弹性物质本身并不传播,这个传递的能量就是声。在这么一个声的概念上,只要在弹性介质中有一个不稳定,就会产生声。

那么,什么是音呢?音是能够引起有声调的感觉的一种声,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余韵。人们在讲话时发出的这个声,受声者的耳朵听到以后,能够体会到有某一种含义在里面,或者是感觉到了某种意思,这个就是音。

我国古代对声和音的关系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老子讲“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晚成”等就涉及到了声和音的辩证关系。所谓“大音希声”就是说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这也说明声与音是不同的。“音”是“声”的一种形式,而不及“声”涵盖的意义广。

古人认为,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人的声音和命运有密切的联系,贫穷卑贱的人说话只有声而无音,显得粗野不文,圆滑尖巧的人说话则只有音而无声,显得虚饰做作。《三国典略》记载:

五代后魏末期,江苏一带有一个盲人善于听声识人。有一天他被一个朋友带到北方,因为当时的渤海王高澄想证实盲人识人的能力,于是他召集了高洋、赵道德、刘桃枝等人,自己也混迹其中,让盲人分辨。盲人听到赵道德的声音后说到:“这个人是贵人。”听了高洋的声音,盲人说:“此人当为主人。”听了刘桃枝的声音说:“当代王侯将相皆死于其手。但此人只是一只鹰犬,不过是受人指使而已。”听了高澄的声音,盲人无动于衷。这时,有人私下用手指掐他,提醒他注意。盲人没有办法,撒了个谎,说高澄几年后应当为国王。高澄听了狂傲地说:“这几个奴才都大富大贵,何况我呢?”

后来的事情果然为盲人所言中。由于刘桃枝诬告朝廷有人谋反,后齐诸王大臣多被赐死,高澄竟被其厨房伙计所杀,其弟高洋禅位,为北齐文宣王。

盲人凭听人说话能判断人的吉凶祸福,并且如此灵验,说明通过声音能够反映出一些内在的东西。

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这个论断正确与否,值得推敲。有声无音,即是说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响,但却在空中没有什么余响,相当于是枯涩单调的声音,没有浑响效果。有音无声,指气息冲击声带,却没发什么声音,仅在空中有余响,这从物理声学上来看是讲不通的。因此说,仅凭声音的高低悦哑,不与语气、语势、讲话内容相结合,是很难对人做出科学判断的。

俗话说:禽无声,兽无音。比如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鸟争鸣,莺语间关,燕声呢喃。百鸟齐鸣,啁啁啾啾,这是悦耳动听的声音;但对行事立功的人来讲,总觉得绵曼之气有余,豪迈雄壮之气不足,是谓有音无声的缘故。而荒山旷野,大漠草原,狮吼狼嗷,野兽出没,森气弥漫,虽然豪气干云、威猛肃杀,但却是刚猛有余、曲折婉转之意不足,这是兽无音的缘故。用在人身上,有声无音的傲气不足,骨气不足,刚气不足,因此多为贫贱所困;有音无声的婉转不足,柔情不足,血性不足,因此多属尖巧无情残忍之辈。

古人之言或许没有科学的依据,但现代科学也认为,声音总能或多或少反映出人的一些信息来,因此有必要研究,也许正因为我们无力做到揭示其中奥妙,因此可靠性不高。只要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肯定有它未被人知的道理。

《礼记》中提到过内心与“音”的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到物而动,故形于声。生相应,故生变。”音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内心的波动,人心的波动来自于外界事物的影响。因为“音”会随着内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一个人内心平静时,他的声音就会舒缓和顺;当一个人内心清顺畅达时,声音就会清亮和畅;一个人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声音就会偏激热烈。

声音能陶冶人的性情。例如,战鼓军号能使人精神抖擞,小鸟的婉转啼鸣能令人心旷神怡。古人讲“声色犬马”,声音带给人的享受是第一位的。古人经常通过吟声长啸来修身养性。

魏晋时期的人都很注意个人的修养,很多文人都喜欢长啸,据说通过长啸可以显现出个人修养的高下。

阮籍是一个长啸高手。据史书记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可见阮籍的长啸,气势很足,能声传数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