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理想现实不同,融入社会成长(1)
生活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也许你没有注意,在生活中你有多少次抱怨老天的不公平。有时,你也许真的遭遇到了某些不公平的待遇,即得利益被无端地剥夺,自己的荣誉拱手让给了他人,公平的分配却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于是,常见许多人处于生命低谷时一味地抱怨、苦恼,大声地哭诉着生活对自己是如此不公,长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日被泪水和无奈的情绪包围着。仔细想来,抱怨、折磨自己又有何用?只能徒增自己的痛苦,让自己坠落得更深、更惨罢了!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又有万念俱灰、惆怅莫名的凄苦。
面对生活,有很多事情不能如己所愿,别人得到了幸运你却与机会擦肩而过,别人获得了成功你却陷入困境,别人一帆风顺你却遭遇不幸……于是,你感叹生活是如此刻薄,命运是如此不公。其实,当你有这样的感叹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命运的掌控权交了出去。
如果把人生的旅途描绘成图,那一定是高低起伏的曲线,它可比呆板的直线丰富多了。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他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1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连连感激着:“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啊!”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他可怜巴巴地继续往下说。“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道:“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同是面对不幸的遭遇,有人只能以乞讨混日子为生,有人却能通过奋斗出人头地,这绝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奋斗与否。
面对自己的不幸,屈服于命运,自卑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躺在不幸中哀鸣。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也可以消除自卑的阴影,赢得尊重。
确实,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没有必要去抱怨。你大可不必为自己的点点得失而大喊不公,应该正视现实,承认生活确实是不公平的。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他人遗憾,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作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到成了牺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表明你正在逐步成长,并且渐渐走向成熟。承认生活不公平并不意味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周围的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自然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现在比过去更糟。
走背运也能让你更快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不走运”,于是伴随我们的可能是消极抑郁、悲观绝望情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事情的结局太出乎我们预料,对自己打击太大,不妨反复吟诵“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佳句,笃信“乐极生悲”“苦尽甘来”的哲理,不要忧愁,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更不要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没法尽如我们心意的。同时,我们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不要把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变成我们的困扰,而应学会把它们当成人生道路上必须要跨越的沟沟坎坎。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此时,我们要知道,困境和挫折也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使我们的思想更清晰、深刻、成熟、完美。
我们常说要有一颗平常心,其实平常心就在于选准自己的道路,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或所学习的专业去选择,也可以在工作中、生活中去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
别人的路不是自己的路,自己去走了,才会有自己的路。面对一些坎坷,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一次两次走不过去也不要紧。要记住,大不了,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于娟娟现在是一家美容美发形象设计中心总经理,她原来是某工具总厂游标卡尺装尺工。提起于娟娟五年的创业历程,她自己说,在开美容院之前,她是一个不成功的“商人”。
20世纪90年代末,原来的单位进入困难时期,于娟娟与丈夫一起下岗待业,两人的收入已不能支持家庭开支。
看着上学的女儿,多病的母亲,正上大学的妹妹,于娟娟与丈夫商量后决定,自己下海做生意。
下岗后,于娟娟像很多下岗职工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摆地摊,批发小百货来卖。
每天,她蹲在路边,守着小摊,眼巴巴地盼着有人光顾。就这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守了一个月,连盒饭都舍不得买,一算账,竟还亏了几十元。
小百货不好卖,就卖别的吧!于娟娟从家里挤出120元,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了樱桃来卖。可这回,樱桃一颗颗烂在家里,紧赶着处理,还是亏了50元。卖用的、吃的都贴钱,于娟又改卖穿的。东挪西借后,她去进了一批皮鞋,每天她把几大捆鞋装在蛇皮口袋里,用自行车驮着,四处叫卖。
一个秋雨蒙蒙的傍晚,她去卖鞋,艰难地在凹凸不平泥浆四溅的路上骑行。这时蛇皮袋绞入后车轮,她连人带车栽入烂泥中,几次想爬起来都没成功。
幸好一位钓鱼的老人路过,将她拉了起来,还帮她把散落满地的皮鞋捡拢来。
就这样,皮鞋生意也半途而废了。家里也没有钱让她再去“折腾”,经朋友介绍,她到雅芳公司当了化妆品推销员。
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东奔西跑,于娟娟患上严重的胃病和美尼尔氏综合征,脸部皮肤粗糙,还有大块大块的黄褐斑。这样的形象去推销化妆品,就有顾客公开奚落她:“看看你自己的样子,也来搞化妆品推销。”
于娟娟没有气馁,她觉得很多人下岗后不再创业是因为不肯放下国企职工的架子,这对于她来说不算什么,生活嘛,谁还不都得过几道坎,她一定能干好。
于是,于娟娟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四处苦口婆心推销,终于让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
但是,顾客的奚落一直是她胸口的病,也让她看到商机——美容业。于娟娟放弃了已能养家糊口的推销工作,到一家美容院当起一个月只有150元工资的“学徒”。
在美容院打工三个月,是她学习的三个月。她全部的工资都变成了有关书籍,加上师姐的指点,她的技艺突飞猛进。
三个月时间,这家美容院已不能满足她的求知欲。在丈夫支持下,她变卖了家中唯一的电器——电视机和部分家具,到一家专业美容美发培训中心学习,拿到了高级美容师职称。
学成后,于娟娟借了2万元,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门面,开了只有两张美容床的“娟娟美容院”。
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天空,于娟娟更加努力,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洗脸按摩手法,更在化妆、文眉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从此,于娟娟的生活步入坦途,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于娟娟的美容院更名为美容美发形象中心,有240平方米,上下两层楼:有员工10余人,美容床21张,有自己的美容美发培训学校。于娟娟成功了。
奋斗之后迎来辉煌也是大自然的规律。世上的路很多,归根结底只有两条:上坡路和下坡路。走上坡路,沿途可能会有荆棘刺破你的双脚,你付出了汗水、泪水和血水,也不一定走得很高;走下坡路就显得很容易,你无须把握自己,任他人把你带向未知的方向。
我们不能借口运气不佳就不去成长,那背离了自己生命的本质,是消极厌世。你或许无法获得辉煌的成功,但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这浮躁的世界,踏踏实实地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路。不过,人生路从没有一帆风顺的,所以,不妨“有意发展,无意成功”,锲而不舍,功到自然成。
牢骚太盛防肠断
在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常常可以听见一些人牢骚满腹。他们往往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一个。他们抱怨工作职位低,赚钱少,老板苛刻;抱怨生活上老婆不体贴、不温柔……总之,生活中一切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他都要发一通牢骚以泄愤。
人毕竟是有感情、有欲望的,不能像猪那样,只要吃饱,啥也不想,不会去想看电视,更不会想着去创业;不能像狮子那样不论生熟,不论是煎炒烹炸,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有肉吃即可。人总会有灰心气馁、不满意的时候,此时发点牢骚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整天牢骚满腹,不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只要不合我意就怨天尤人,就未免有点不太正常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条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他心里最想说什么,他回答说:“食劣。”第三年年底,他没等住持问便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新和尚对待世事都持一种消极的心态,所以才会不满于现状,一味报怨。而他的抱怨,也让他失去了修成正果的机会。
牢骚也好,报怨也罢,都是因为抱有的心态不对,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如果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换个角度看问题,相信人的心情会一下子好起来。事物在一个人心中的好坏,决定于此人的心态,而不是事物本身,正所谓“以我观外物,外物皆着我色”。牢骚满腹者,不妨转换一下心情,让乐观主宰自己,心情肯定会一下子好起来。下面这个故事讲的正是这样的道理:
中国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求得他亲手所绘的一幅牡丹图,回去以后高兴地将其挂在客厅里。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牡丹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
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预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便告诉这个人,既然牡丹代表富贵,那么缺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
那人听了他的解释,觉得有理,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同一幅画,因为心态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以,凡事都应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往好处想,不要看什么都不顺眼,这样就会少些烦恼、苦痛、牢骚,多些欢乐、平安。
牢骚太盛防肠断,人间正道是沧桑。现实就是如此,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不能只知发牢骚。否则,如果在牢骚中错过了人生正点的班车,那又将会在报怨中错过下一次坐正点班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