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不必找心理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轻微病态心理不必找心理医生(6)

■问题描述

张某,男,26岁,某事业单位一般干部。他主动找到心理医生讲述自己的苦闷:“我近一年来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呆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我心里慌啊!以前也曾炒过股,倒过一些货,但都是赔多赚少,我就去摸奖,一心想摸成个万元户,可结果花几千元连个响都没听着!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后来听说某人很有钱,于是写了信去,说自己很困难,可他连信也没回,气得我去信大骂了他一顿,还讲了些威胁的话。为此我心里也确实感到失衡,但这种恶作剧让我解恨呀!反正,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问题分析

“浮躁”一词,《辞海》解释为轻率、急躁,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当前普遍的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1. 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里无底,慌得很,对前途无信心。

2. 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的心情。

3. 盲动、冒险。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动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犯罪违纪事件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生浮躁的社会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时期,原有社会制度和结构受到很大冲击,每个人都面临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感到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于是患得患失、焦躁不安、迫不及待等情绪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产生浮躁的个人原因是个人间的攀比,我国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的人较早获得成功,有的人却迟迟没有什么进步,于是攀比在所难免,往往造成浮躁心理。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个人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

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与我们所倡导的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的精神相对立,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极为有害,必须加以克服。

在当代中国,浮躁心理尤其表现为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理,但又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还有的孩子兴趣爱好转换太快,干什么事都没有常性,今天学绘画,明天学电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最终一事无成。

青少年浮躁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家长的影响。在社会变迁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不少家长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甚至无法适应,表现得患得患失、心神不安、急功近利,于是出现急躁的心态,这种心理往往会影响到子女。

与遗传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容易急躁。他们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意志品质薄弱。有的父母只知道给孩子灌输知识,却不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因而造成有的孩子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

为了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父母应指导孩子注意以下问题:

教育孩子立长志,而不是长立志。这点对于防止孩于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父母在帮助孩子立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扬长避短。有的孩子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工作。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父母应该告诫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特点),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父母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孩子“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

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有针对性地“磨练”。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孩子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指导孩于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孩子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糟”,“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用榜样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首先父母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为孩子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其次,鼓励孩了用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解决之道

处方一: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主要方式。比较要得法,要“知己知彼”。知己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否则就无法去比,得出的结论也会是虚假的,就不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不会产生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感觉。

处方二: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控制情绪的一个简捷而实用的好方法。如你可这样暗示自己:无论面对怎样的处境,总会有一种最好的选择,我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决不让情绪来主导我的行动,只要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就是一个战无不胜、快乐的人。

处方三:要有务实精神。

做事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更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开拓当中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

处方四:遇事要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里。道路就在脚下,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

■附:测试

你有浮躁心理吗?

1. 做事没有恒心,经常见异思迁。

2. 经常心神不宁和焦躁不安。

3. 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

4. 经常头脑发热,有盲从心理,譬如对于炒股票、期货和房地产等。

5.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经常跳槽换工作。

6. 遇到事情好发急,不能控制感情。

7. 恋爱时经常见异思迁,把恋爱当成好玩的游戏,寻找异样的刺激,打发自己的空虚和无聊。

8. 求职中往往想着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向往高收入、高地位,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分量,结果处处碰壁。

9. 总是渴望和力求结识比自己优越的人,而对不如自己的人则爱理不理,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某种好处。

评析:

如果你对上述9个问题至少有6个问题回答是“是”,那么毫无疑问你有浮躁心理。

■问题描述

小艾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老大,有一弟。她的妈妈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大学老师,家教特别严。小艾性格温顺,比较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这与妈妈的性格特点很相似,她害怕爸爸的严厉,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她常常要照顾弟弟,父母要求她为弟弟做表率。当她出现失误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令其改正,以使弟弟引以为戒。所以,小艾在家是一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艾的学习成绩很好,业余兴趣广泛,全面发展,是人人羡慕的。然而,小艾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优秀的,认为自己缺点很多,内心压力非常大,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认为是运气好,不值一提。

■问题分析

“完美主义”指在工作表现上对己或对人所要求的一种态度。持完美主义,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因而难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是否应该留有弹性或余地。

每个人多少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与需要,希望每件事都尽可能地做到完美的地步,这种倾向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动力源泉,促使人们为自己或某些工作设定较高的目标,并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它。

但是,这种倾向若过度苛求,就会变成完美主义。对任何事都坚持高远无边的目标,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环境的条件、他人的需要、工作可达到的限度等等,对达成目标的限制,而一味地要求目标的完美无缺。如此,往往给予自己和他人许多压力与责难,不能忍受所作所为未能达到目标。也不欣赏与肯定自己及他人在努力过程中的付出,经常地责备自己与他人,充满不满与批评。

完美主义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如下的表现:不愿冒险,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损害了自己的形象;不能尝试任何新的东西;神经紧张得连一般工作都不能胜任;因为有些事情还不完善,寝食不安;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对别人吹毛求疵,人际关系糟糕。

过度完美主义的人,除了因苛责、批评而使自己及他人感到不愉快之外,也容易因所定目标高,又怕无法完成所带来的不完美感,而不敢有所作为。如此,反而会给人一种顾虑太多、畏首畏尾的感觉。

从心理学来说,“完美主义”是对完美过分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的那种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比如,你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这就是为自己定了一个过高的理想标准,而且也带有强迫的特征;你会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就紧张焦虑,这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完美主义者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却是非常自卑。比如,你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且总是不知足,也很少肯定自己。不知足就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所以,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是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完美的角色,完美主义者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比如你很想可又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你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你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给自己的却只有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对于别人的褒奖,你只会感到诚惶诚恐,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你违心地满足别人的要求,委屈自己,打肿脸来充胖子。

心理学研究证明,完美主义者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开始的时候,他们担心失败、辗转不安,于是妨碍了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遭到失败之后,他们就异常焦虑、沮丧和压抑,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想的只是如何避免尴尬。完美主义者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如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呢?而且,他们往往在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很不如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界发现有这样一类求治者:他们是成功的商人、艺术家、医生、律师和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努力并未给他们带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心理医生们发现这些人具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的成功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感受。他们寻找心理治疗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并克服空虚感。

心理医生发现这类人的自我系统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可以体验欢欣;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层的无价值感和自卑感。正是这种匮乏导致了他们将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倾向当作护身的盔甲。他们抱怨所有的成功似乎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他们自己。他们的整个生活都在隐蔽自身中不被自己接纳的那部分,通俗地说他们不能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这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几乎全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他们而不加赞美。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被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当事人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有人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可以说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人生并非上帝为人类设计的陷阱,好让他谴责我们的失败。人生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那么步步皆错。人生其实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甚至是射门得分。

可见,醉心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毕竟是抽象的,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也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你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会达到完美。你现在应认真思考一下,你到底需要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你总想扮演“好人”的角色,但你应该知道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人”。请你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你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