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教典之四:熔铸企业的使命感,告诉员工我们一辈子都在创业

所谓使命,就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马云的创业团队当初都是为了“做中国最好的企业”的使命才来到阿里巴巴,而不是纯粹为马云打工,这样的团队是具有凝聚力的。马云指出,要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马云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是在企业使命感、价值观层面上发挥领导力,而不是简单地带领员工去实现目标、利润。可以说,领导企业的使命、价值观才是最高境界。

【创业大讲堂——做一个中国人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

“有时候,马云就像一个教父,完全就是用一种理念来引导公司的方向。”阿里巴巴创办人之一的谢世煌后来回忆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就是一个教父。今天随着阿里巴巴的声名远播,愈来愈多的人知道了马云的梦想:做一个中国人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一个世界10大网站之一,做一个102年的企业!

今天人们听到这些豪言壮语时,已经不觉新奇。因为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站之一,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但是10年前,当马云在长城上喊出这个口号时,当马云向十几个创始人一遍又一遍宣讲这个梦想时,又有多少人相信?又有多少人不把它当成狂语疯话?马云的确是兜售期货和未来的高手,但他不是兜售空头支票的骗子。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提出要活80年,为什么是80年而不是100年,马云是这样解释的:我认为百年太多了,都要提百年,中国人都要讲百年,而有八成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年到7年,有13年的很少,有18年的更少。然后我想80年,已经是很妖怪一样的人了,你干吗一定要活100年?大家都说100年,而我觉得80年是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我本来以为我觉得我们公司真不错,现在一个月的收入这么高,利润又那么好,对不对?好像在中国我们也飘飘然,有几家上市公司有像我们这样的利润?……我在日本时碰到一个企业家,一个老头,我去参观他的公司,我真看不起那公司,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叫Tomen(东绵贸易)公司,可能你也没听说过,那老先生说我们今年生意不是很好,营业额不是很好,那我说营业额不是很好是多少?他说200亿,我说200亿日币,他说200亿美元,我都要晕过去了,200亿美元还说生意不是很好,一比以后你会觉得这就是距离。然后我就觉得忘掉什么一个亿利润,几个亿的收入,如果你真的希望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司,在你脑子里面如果一个亿美元的营业额都没做到的话,我们叫做peanut,连花生你都不是,所以我们今天阿里巴巴还是个芝麻,绿豆也没做到,花生也没做到,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现在挣的钱都是零花钱。

从马云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高昂的斗志。1999年大年初五,马云趁春节放假大家都回杭州的机会,把他的十几个朋友拉到他家开了一次创业动员会。阿里巴巴创办人之一的金建杭后来回忆道:“马云主讲,其中讲到三点:第一是将来要做持续发展80年的公司,第二是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就是说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这三点目标已经成为公司的远景目标。”

金建杭对着阿里巴巴创业之初的照片说道,“你们看看照片里大家眼神是怎么样的,都是迷茫的、空洞的”。之所以迷茫,金建杭分析:“因为我觉得对我们这十多个人来说,提出做80年的公司,这个目标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离我们那么远!说全球十大网站,打死也没有人相信,就凭十多个人,你要做全球十大网站?人家可都是几十亿美元投入,所以也觉得路比较远。‘只要是商人就要用阿里巴巴’,这个比较舒服,但这个也是永无止境的目标。”

为什么会提出80年的目标,马云还有另外一层用意:我们原先2000年的口号是做80年,这个“80”是定出来的,我是拍脑袋说出来的。1999年互联网,很多人在公司上市8个月,就跑掉了。全中国人民都在讲互联网可以上市圈钱然后大家就跑。而我们在公司提出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反正你们待多久我不担心,我肯定要办80年。直到今天我还在说我不上市,所以很多人,为了上市而来的人,他就撤出去了。所以提出80年就是要让那些心浮气躁的人离开。

在阿里巴巴5周年庆的时候,马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公司,诞生于20世纪最后一年的阿里巴巴,如果做满102年,那么它将横跨三个世纪,阿里巴巴必将是中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至于你能走多远,第一天的梦想很重要,阿里巴巴第一天出来就是要走80年。现在我们又有明确的目标出来,要做102年。这个时期我想活100年,下个世纪我们再活2年。在102年之前任何一个时间我失败,就是我没有成功。

做一个102年的大企业,阿里巴巴必须经历3个世纪。马云不仅要做一个商业王国,还要做一个屹立于3个世纪不倒的大企业。

2006年,马云再次强调了要做102年企业的决心:很多企业为了赚钱寻找机会,而我们为了102年这个目标,就研究全球具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及他们的体制与机制的组织力量。体制建设、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这种组织力量的建设是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我们绝对不是什么电子商务B2B,而是财务部门、运营部门、执行层面的制度的建设,从员工的招聘培训成长到整套的体系建设。

所以我们不会为了近期套利海外上市,现在阿里巴巴只有7岁,还有95年的时间,必须要苦练基本功才能上大学。我希望踏踏实实的,我不希望(阿里巴巴)在马云手上变成世界上伟大的企业,我没这个能力,但我坚信阿里巴巴以后的人有这样的能力。

马云说,102年的任务不是自己一人就能完成的,就像接力赛,必须要几个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完成,马云认为自己跑的只是第一棒。

马云说,一个企业为什么而生存?使命!这一点马云很自信。他参加很多世界性的论坛,全球大企业的CEO讲的就是这些东西,而中国的企业都不相信。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错误,促使马云提出价值观、使命感和共同目标。

随着阿里巴巴融资、兼并以及上市等重大举措的成功,马云和阿里巴巴团队的视野更为开阔: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造,但是阿里巴巴不只是中国人的公司,有一天投资者和它的员工、客户都会全球化的,我们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问自己,能不能通过这次融资使我们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好的公司,而不是考虑有没有股份。董事会有一个人跟我讲一个例子,为什么中国的IT公司很少达到20亿美元以上,而且达到20亿美元以后就上不去了。说马云你能不能用智慧、决策、勇气、团队领导公司,而不是用资本决定这个公司?我们当时谈判的时候,雅虎公司特别尊重我们的意愿,特别是对我们的团队非常尊重。在中国市场上怎么做,我们在经营管理方面是一样的,这个管理哲学是一样的。当然钱也是重要的。

【业界看台——使命感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什么是企业的使命感?它指的是由企业所肩负的使命而产生的一种经营原动力。使命感源于对一种使命的坚持,是因坚持使命、履行使命而产生的精神动力。使命给了人们做事情的方向与动力,确定使命之后,要建立一种使命感,使公司决策、经营战略等都围绕着使命展开,这样的公司会很成功。而如果迷失了方向,企业就会在毫无作为中耗尽自己的精力,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马云特别敬佩TOYOTA公司(丰田)的使命感,认为它的服务让全世界都懂得尊重。他感动于这样一个故事:在芝加哥的一个大雨天,路上一辆TOYOTA车子的雨刮器突然坏了,司机傻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突然从雨中冲出一个老人,趴到车上去修雨刮器。司机问他是谁,他说他是丰田公司的退休工人,看见他们公司的产品坏在这边,他觉得有义务把它修好!这就是强大的使命感和企业文化,才使得每个员工将公司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在这样的使命感的驱动下,才会诞生今天的丰田。

谈到企业的使命感,马云指出,爱迪生企业的使命是“Light to world”(让全世界亮起来),迪士尼公司的使命是“Make the world happy”(让世界快乐起来),而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004年,阿里巴巴重新确定公司目标:第一个是做102年的公司;第二个是做世界十大网站之一;第三个是“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马云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2009年,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要进入世界500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

马云也一直以他的“伟大理想”鼓舞着他的全体员工:“我们是群平凡的人,但在做不平凡的事——运作一个有东方智慧、西方商业理念,参与世界性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通过这一目标,马云成功“燃烧”了3 000人,吹响了整合的号角。“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个Leader,而是每一个员工。我不承诺你们一定能发财、升官,我只能说——你们将在这个公司里遭受很多磨难、委屈,但在经历这一切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成长,以及怎样才可以打造伟大、坚强、勇敢的公司。”

“将员工团结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并赋予其使命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秀娟对马云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马云一直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并把它作为全体阿里人的终极使命。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阿里巴巴的文化热情、透明而又简单。曾经在微软待过的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表示,阿里巴巴的文化具有鲜明特色,没有一家公司像阿里巴巴这样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落实自己的价值观。“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

因此马云说:“我们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以后,我们就把这个作为阿里巴巴推出任何服务和产品的唯一标准。我们以前曾经说最少推出一个免费的产品,我们工程师和产品设计师、销售师马上想到免费搞得复杂一点,将来收费搞得简单一点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产品就越做越复杂,后来问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全体员工就说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为什么把产品搞得那么复杂?一下就醒了,我们就把产品做得非常简单。让客户越来越简单,把麻烦留给我们自己,这就是使命感的驱动。”

【相关链接——“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与“二次创业”】

1989年,北京四通集团率先明确提出了企业的“二次创业”问题。从1993年开始,中国大批中小企业掀起了一个“二次创业”的浪潮。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提出“二次创业”的问题呢?

业界认为,二次创业不是一句口号,实际上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而已,不论企业愿意不愿意,只要选择往前走,就必然要经过这一关。一个企业在经历了一次创业之后,本身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没有一种变革,那么企业一定会衰亡。要想让企业继续发展下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只有对企业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才有可能让企业在一个新的台阶上重新开始发展。二次创业,就是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

进行二次创业的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关键是要告别过去凭借个人素质来赢得并把握机会的时代,重新建立起一个依靠企业整体素质来实现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这场变革对企业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可以看到:二次创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抛弃过去的曾经使企业取得一次创业成功的做法,推陈出新,用新的管理模式替代旧的模式。

针对这种观点,有人问,阿里巴巴的创建算不算“二次创业”?马云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一直认为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以前深圳有一个口号叫做“二次创业”,我不太同意这个,同一批领导是没有办法二次创业的,因为从第一天创业你就一直在创业。

马云认为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暂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永远的失利,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不断否定自己、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马云一直在试图告诉创业者们一件事: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但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困难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9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要面对困难。

虽然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马云认为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有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感于此,我们相信,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他就一直在创业的路上,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

失败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头再来未必是坏事。成功也未必是最终结果,创业者们需要警钟长鸣。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不能再回头,创业者一辈子都在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