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生波折,每天给自己信念(2)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他们执着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真正救了他们的是他们自己,是他们的信念,又怎么可能是一壶沙子呢?
再苦也要笑一笑:
信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只是几句坦诚的话语,便能打开一扇紧闭的心门,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信念可点燃心灵的灯火
每个人都靠什么东西在一天天地生活?是靠着信念。信念就像一盏灯,在不远处散发着亮光,指引着我们不断地前进。
一只航行中的船在大海上遇上了突如其来的风暴,不久就沉没了,船上的人员利用救生艇逃生。在大海中他们被海风吹来吹去,一位逃生者迷失了方向,救援人员也没能在搜寻中找到他。
天渐渐地黑下来,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然而,他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一无所有,灾难使他丢掉了所有,甚至即将夺去他的生命,他的心情灰暗到极点,他无助地望着天边。忽然,他似乎看到一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他奋力地划着小船,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他还没有到达那里。
他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船,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死的恐惧在一点点地消失,白天时,灯光是自然没有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是在对他招手。
一天过去了,食物和水已经快没有了,他只有尽量少吃。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着他,好多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陡然添了许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在向那片灯光划着,最后,他支持不住昏了过去,但他脑海中依然闪现着那片灯光。
晚上,他终于被一艘经过的船只救了上来,当他醒过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当有人问他,是怎么样坚持下来时,他指着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那片灯光给我带来的希望。”
大家望去,其实,那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而已!
在生命的旅途中,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这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寻找,就一定会渡过难关的。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燃起这样的“灯火”,当我们被失败和挫折所困扰时,抬头看看前面的灯火,便会心生勇气和力量,因为那是我们日夜企盼的目标,我们是那样的希望得到它,又怎会随便放弃呢?因为,它已在我们的眼前,它已并不遥远了啊!
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样的灯火,要燃起在我们的心中,才能照亮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的信念,每天都给自己一个信念,有了目标,并向着目标坚定的前进,相信前面一定会是属于我们的一片光明。
★信念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人人都想希望成功,最实用的成功经验,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念”。可是真正有信念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不多。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光是像阿里巴巴那样喊‘芝麻,开门’,就想使门真的移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说这话的人把“信念”和“想象”等同起来了。不错,我们无法用“想象”来移动一座山,也无法靠“想象”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是只要有信念,我们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相信我们能成功,我们就会赢得成功。
关于信念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念起作用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我们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不是个成功的人,而且也认为成功对自己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说不定早已灰心丧气了。的确,成功的人不多,我们或许是个不幸的人。但真正的事实却是:其实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只是想不想去获得它而已。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被风雨吹打得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正如故事中的三个人一样,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现成功的力量。其实每一件事情,无论结果是成还是败,其中都会有积极的因素,成功者往往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而缺乏成功心态的人,则只会看到失败的一面,正如故事中的第一个人,失去了前进的勇气,这就是成功和失败的主要原因。
所谓成功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就是相信只有经受失败和困惑才能获得成功;就是深知只有立即采取切实的行动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深信,只要努力了,一定会取得成果。所以,立即行动、不畏艰辛、充满希望才是成功者所必备的心态。
再苦也要笑一笑: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都需要用这样的心态去鞭策我们自己,只有这样去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每一天的成就与充实。
★信念是最不后悔的活法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一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请他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
神父到医院后听到病人说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做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六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位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四十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病人的话让神父想起五年前自己曾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病人的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
白天的经历和对富翁的回忆,使泰莱神父当晚就给报社去了一封信,他写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不留下后悔呢?我想也许做到两条就够了。第一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二条:想办法从中赚钱。后来这两条就成了美国人公认的最不后悔的活法。
不错的兴趣不仅可以让人感到工作的快乐,减轻疲惫感,兴趣也是人生成功的助推剂。人生快乐莫过于在工作上取得成就,而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取得成就。当一个人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付出,而不顾一切时,他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的确如华德·迪士尼所说:“一个人除非做自己喜欢的事,否则就很难有所成就,要想快乐就更难。”
做自己做的事,能使人忘记悲哀和劳累,获得平和充实的感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疲劳的减压阀,更是迈入成功的捷径。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一半”,我们必须放弃另外“一半”。若过多地权衡,患得患失,到头来将两手空空,一无所得。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伤,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信念在就没有真的绝望
人生的大道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困难、挫折,甚至是绝境都是在所难免的。绝境并不可怕,只要人不绝望,只要心中与困境作斗争的勇气仍在,即使山穷水尽,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
“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
“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
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了。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这个故事中的玉米的经历和生活中的成功者的经历又有什么不同呢!没有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是一帆风顺的,困苦和磨难是打造成功者所必须的秘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但很遗憾的是,很多人并非没有成为成功者的潜质,也并非没有能力,只是他们缺少了信念和一点点耐心。
正如故事中的玉米,它对自己的信心在一次次的失望后,被彻底地打消了,于是就选择了放弃,但幸运的是,老婆婆还是发现了它,但生活中我们也许没有玉米那样的幸运了,所以我们就要多一点耐心,也许我们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我们是否有耐心在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也许不远的前方就是耀眼的光明。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多么肆虐,春风终会吹绿大地。冬天既然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信念给我们快乐的激励
有个足球队员非常懒惰。他喜欢穿漂亮的球衣,喜欢出风头,喜欢听欢呼声,但始终不爱练球,不爱锻炼体力,比赛时也不肯全力以赴。
一天,教练拿着一封电报来找这个球员,是他母亲发来的。“念给我听吧。”他说,他甚至懒得自己看。教练念了:“你父亲病故,速回。”这个球员呆住了,当夜他便离队回家。
不久之后,他归队了,这时球队正忙着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冠军决战那天队中伤兵累累,教练正苦于无法调度,这位球员竟一反常态,努力争取上场的机会。教练对他没有信心,但迫于形势,只好勉为其难地让他上场。
不料这位球员上场后,竟然犹如神助,连连得分。为球队赢得了胜利。赛后教练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表现,他说:“我父亲是个盲人,生前他看不到我的球赛,现在他可以看到了。”
人生若能像球赛,两旁有人欢呼加油,我们一定会更加振奋。有时我们饱受折磨,只想停下来大呼:“我不干了。”如果此时有人给我们打气,那就会好得多。
然而人生毕竟不是球赛,反倒像个战场,没有观众和啦啦队,有的只是敌人和同志。我们都在奋斗,知道如何行动的人不需要啦啦队。他的心里自有鼓励的声音。让自己的心鞭策我们向前进,这才是最可靠的。
再苦也要笑一笑: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最有力的加油站,愿意做个成功但忧愁的人,还是快乐的败将?我们自然愿意成为后者,因为快乐无价,而且失败后仍有机会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