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心理学理论与历史(3)

(2)区分了行为学说和行为主义。

(3)对认知心理学提出了质疑。

(4)正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包括心理学的神秘主义、还原论和社会生物学、人文学科中的释义学三个方面。

黎黑是以研究科学史出身的学者,对历史的韵律有着敏感而丰富的体察。作者在构建此书时,正值西方科学史学界关于伟人说观点与时代说观点交锋更迭之际,一方面是典雅精致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无限扩张的现代节奏,而欷歔感慨的却仍然是迷茫的人心。这些与作者所提到的强意识形态与弱意识形态的变革,乃至对库恩观点的评价都是有深刻关联的。

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

《现代心理学史》

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

(DuaneP.SchultzSydneyEllenSchultz)

作者简介

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美国心理学家。

名著导读

杜·舒尔兹和西德尼·埃伦·舒尔兹的《现代心理学史》出版后,现代心理学史越来越令人瞩目。作者不仅通过吸收主要论家的传记信息而个性化了心理学史,而且阐明了这些理论家个人生活事件对其观念、职向和方法的影响。本书采取了一种现代取向,基本内容主要是从1897年到今天的心理学发展史。它把心理学思想派放到社会、历史和学术背景中加以考察。其特色为:

(1)增加了进化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积极心理学的全新讨论,论证了当代心理学怎样受到早期各种运动的影响。

(2)增加了“历史在线”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了解教材中的人物、理论和运动的现代信息。

(3)把人本主义心理学放到弗洛伊德学派的背景中加以阐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了重新评价。

(4)从主要理论家的作品中精选了部分内容,在主要章节设立了“原著精选”栏目,以便学生对这些理论家的学术风格有所了解。

理论精读

本书提出了以下几个理论:

(1)历史上确实存在着伟大人物,他们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伟大人物生长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区,他是历史事件的象征与产物,也是历史的代表和声音;如果没有某种要求新反应的情景,他的新思想就会不合时宜和无法实行。但同时也存在伟大的事件,这两者是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影响的。

(2)时代精神似乎起主要作用,因为不管人物怎样伟大,如果他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气氛相去甚远,那么他与他的见解将会默默无闻。

(3)17世纪的基本思想,培育了新心理学的哲学,就是机械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把世界想象成一架“巨大的机器”。而我们所讨论的是17世纪到19世纪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提供了培育心理学的知识土壤。

(4)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把人想象为一架机器及允许主观经验(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合法部分,与此相一致的是否定完全客观的、像机器一样的研究对象及允许主观性进入科学。

趣味扩展

舒尔兹关于编写心理学史的一般见解可以概括为:写过去是为了写现代,着重写现代;写人物也写事件,着重写事件;写时代精神对学科发展的制约影响;着重写学科理论方法的发展、学科应用的推广和历史人物对当代心理学的意义。舒尔兹的这些见解与我们的主张有若干一致的地方。所以这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心理学史。

舒尔兹评价心理学发展史上人物的标准,是按其对心理学学科发展所做的客观贡献的大小,主观努力如何,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应用价值怎样,总之是以学科发展的实践作为衡量的标准。他的方法是重视具体分析与区别对待。这对我们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在我们已往心理学史的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在正确地强调哲学对心理学的指导意义时,往往不能抓住心理学家自身的特点,不能抓住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从实际出发来评价古人。常常在评价心理学家时,用评价哲学家的尺子来衡量他,实际上是要求心理学家同时成为一个哲学家,这样当然不可能给已往的心理学家以应有的历史评价。

而且,舒尔兹对于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哲学心理学叙述过于简略,忽视了哲学前身对心理学的重要影响。其次,舒尔兹列举了心理学家对内省方法的各种批评,但始终不触及内省方法在理论上的根本问题,这反映出外国心理学家在理论指导上缺乏一种明确的方针。

舒尔兹对现代心理学各学派有许多中肯的评论,但在分析机能主义的形成上有些混乱,此书还过分强调了个人特点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舒尔兹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局限,也使他不能正确评价阿德勒这样的历史人物及其体系,以至他在对心理学的未来设想中带有许多空想和唯心主义的色彩。

AHistoryofExperimental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史》

爱德温·波林(EdwinGarriguesBoring)

作者简介

爱德温·波林(1886—1968),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生于费城,逝于马萨诸塞州剑桥。他曾在克拉克大学和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心理学实验室主任。192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9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金质奖章。他是《美国心理学》杂志的编辑和创建者之一,曾任《现代心理学》杂志的主编。

波林于1904年进入康奈尔大学,1908年获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到伯利恒钢铁公司铸造厂作见习生。由于他不喜欢这一工作,便转到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的摩拉维亚教区学校任科学和自然地理教师。1910年,他重返康奈尔大学,徘徊于物理学的深造和心理学的研究之间。对于前者,他基础较好,而后者却是他的兴趣所在。但在做了4个月的物理学研究生后,他终究还是成了E.B.铁钦纳的助手,并决心永远致力于心理学研究。

1913年,在铁钦纳的指导下,波林开始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他曾割断自己胳膊上的神经研究神经复原的问题。1914年,他获得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受聘于克拉克大学任实验心理学教授,1922年转入哈佛大学任心理学实验室主任,从事感知觉研究。其中,对“月亮错觉”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月亮在天顶显得小,在地平线显得大,是由于眼睛上仰造成的。

波林在其早期著作《意识的物理维度》一书中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术语如感觉、意识和身心二元论等加以定义。他经过推理认为,对心理学来说,没有理由将身心加以分离。实际上,他抛弃了铁钦纳的二元论,而朝着一元论的方向发展,认为基本上只存在一种现实。

名著导读

该书是纽约阿普尔顿-世纪-克罗夫茨公司1929年出版的,1950年修订第2版。初版共6篇24章,1950年修订版有较大修改,扩充到9篇27章。据作者说,新版有一半是新的著作,另一半用了旧版2/3的材料。该书全面阐述了近代心理学在科学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西方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叙述了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它在德、奥、英、美等国各个心理学派的建立和发展。该书的特点是作者知识渊博,既强调了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时代和思想背景,又详述了各个学派代表人物之间的沿袭关系,对一些著名心理学家生平和观点的叙述尤为深刻生动。作者认为“时代精神”和“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并认为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每一种历史过程的正面和反面。该书还有一大特点,即每章有详尽的附注,列出每一章中各节和主要心理学家的著作以便读者作进一步研究参考之用。

理论精读

波林的逻辑起点是正确而恰当的。他以哲学分析和自然科学分析为其写作的逻辑起点,从全书中可以看到哲学给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体系”,而自然科学则给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方法”。

波林在本书中比较明确地勾画出每一个心理学家和每一个流派的产生过程和来龙去脉。他说:“我这部历史把实验心理学看做起源于笛卡儿、莱布尼兹和洛克的哲学,而在19世纪初期的新的实验心理学中得到发展的。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即由于这两种运动的结合。”

波林希望他的著作的优点成为他们自己的代言人。因此波林对每一个心理学家和每一个流派,评价得比较正确、准确而客观。他们在全书的体系上虽有兼容并蓄倾向,有时广为罗列,但正误是非也有分辨,比较符合实际。

波林对心理学的发展潮流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见。例如,对屈尔佩关于未来心理学的影响的观点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波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40年后,我们知道屈尔佩改变思想的能力比铁钦纳的坚持不变的一贯性对心理学有更大的价值。心理学的焦点从意识到行为的后期的转移,由于屈尔佩在思维中对意识地位的贬低而有很大的促进。这个向动机问题的转移使任务和态度成为下一代的心理学的语言方面的工具”。

波林论述与评价历史人物的范围极为广泛,对学术流派的分析脉络清楚。既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又能反映当时的历史概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学说的来龙去脉及其中的纵横关系论述清楚明白,又不使学术研究陷于某种教条的困惑,作者从章节内容到标题的选用都颇具匠心。如第24章标题为“行为学”,这是作者为使全章的论述材料不致陷入于行为主义而选用的。在这一章中,作者阐述了意识和行为的关系,并以动物心理学为起点,讨论了从笛卡儿、实证主义、机能主义一直到谢切诺夫、巴甫洛夫等的客观心理学,然后研究了华生朴素的行为主义和霍尔特、托尔曼、拉施里、魏斯、亨特、斯金纳等人的复杂行为主义,最后叙述了操作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动作还原论,指明就是这些人创造了“行为学”一词用以说明物理一元论的心理学。

趣味扩展

自1953年以来,《实验心理学史》一直是美国大专院校心理学史的标准课本。至今仍有许多行家认为这是一本杰出的心理学史著作。该书的主题思想是将伟大的科学人物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阐释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心理学发展的。

《实验心理学史》被收入《世纪心理学丛书》,丛书主编R.M.埃利奥特称该书是一本无懈可击的书,他甚至说,“任何人都似乎很难再认为有必要去编著一本像波林那样精确而有决定性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史了”。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曾对美国各大学心理学系的课程进行调查,心理学史是心理学系主要课程之一,而该书自1953年以来连续被推荐为教材。该书现被列为中国高等院校心理学史课程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在美国心理学界,波林被赞誉为“心理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