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活学活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

■原文

天地长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恒而长久。

天地之所以能够永恒长久,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

所以,圣人把自己置于人后,反而能居于人前;外忘己身不顾自己,反而能够身存天下。这岂不正是由于它能大公无私,让别人得到了好处吗?所以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大私。

■活学活用:心底无私天地宽

老子在本章提出无私的精神。

天地不是为了自己而生,所以能够永恒长久,而对于我们人类,什么样的人能够拥有老子所说的无私精神?老子提到了以圣人为榜样,圣人亦即得“道”的人,圣人把自己置于人后外忘已身而不顾自己,正是这样的无私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大私,让自己位居人前,能够身存于天下。

由此可知,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个只关注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别人所不齿;反之,你忘却自己而去关注别人,你就能因此而成功、生命长存。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一个心底无私,外忘自己而关注他人的人。

有一句话经常挂在翦伯赞的嘴边,那就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当热爱他们,关心他们,既做他们的先生,也要做他们的朋友”。翦伯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北京大学接待学生来访最多的系主任之一,而且他还经常参加学生们举办的集体活动。

据一位北大历史系学生回忆,有一次,他去请翦伯赞参加除夕师生会餐,当翦老得知这位同学是老乡又是学考古专业的,便热情地说道:“学考古好哇,学考古可以解决重要的历史问题。比如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好久了,单凭文献上那么几句话,辩来辩去还是搞不清,我看最后要靠考古研究来解决问题。原始社会史离开考古发现根本就无法讲。再说中华民族并不都是炎黄子孙,汉族的组成很不单纯,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我就是维吾尔族人。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有很多贡献,古文献中很少记载,只有依靠考古发现才能说得清楚。”翦伯赞的一番教诲使这位同学深为感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翦伯赞还注意帮助同学们认清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他多次勉励同学说:“你们学习历史,既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又要学会使用望远镜。前者培养过细工夫,使你们认识历史事实,洞察细微;后者训练远大眼光,使你们纵览全局,把握要害。所以两者必须结合使用,缺一不可。”翦伯赞的一席语,使同学们茅塞顿开,缠绕在眼前的历史迷雾一下子变得晴朗起来。

在翦伯赞的思想里,他始终认为,青年一代在历史科学方面所能取得的成就,将大大地超过老一代人。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学子,表现出了一代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的博大胸怀,这种胸怀不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大家风范。

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气度的人不多,因为人总是有些私心的。这种私心严重了的时候,就是一种缺点,叫作“自私”。

虽然我们不能说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谋划,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奔忙,所以我们可以说人性是自利的。

人性中这种自利的特征,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极容易演化为自私。这是世界上种种利益争执不断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世界上存在着世态炎凉的根本原因。

当你觉得自己很软弱,需要别人帮助,而别人没有帮助你的时候;当你栽了跟头,需要别人安慰,而别人没有安慰你的时候;当你感觉世态炎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放弃自私是一种品德呢?是否想过,这个社会更需要爱心呢?

断章取义:

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就像翦老先生一样,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景仰,或许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