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治学的三根毫毛 (1)
主席、白副总司令、各位同志:
我很抱歉,因为昨天在梧州一连说了两次话,喉咙有些哑,今天觉得更哑,恐怕在这么大的集会,不容易说得好。刚才听见主席说,我这次是受了李总司令的劝驾才来的,其实我早就有到贵省观光的意思,事前并已先拍电通知广西的友人,告诉他不久将来桂一游。所以,这次可以说是专程而来的。记得这次在粤谒见李总司令的时候,李总司令对本人再三叮嘱,希望本人不但要到西大看看,而且要到南宁以及其他各处去看看。今天能够到这里和诸位见面,心里实在感到非常的快慰!但是,本人来到这里,要讲什么题目才好呢?刚才宾南先生已经说过,诸位都是青年,所以在拟定的许多题目中,宾南先生特择“治学的方法”这一题要我来讲。
本来做学问,如果得到好的方法,自然容易与学问接近,所得的成绩也会比较的多。因此,我时常接得青年朋友的信,殷殷以治学的方法相询。说胡先生何以不告诉我们做学问的方法,以指导我们如何去做才会更有条理,更有成绩,让我们也好得到做学问的捷径。对于这问题,我有的或在书信上答复,有的或在学校讲演,计前后已讲十七年了。去年三月初八到天津去,也是讲这个题目,当时,因为早到了半天,就在旅馆中重温旧稿,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增改,但是愈看心里愈怀疑,到最后才恍然大觉大悟,深觉十七年来所讲这无数次的治学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于是就把旧稿都撕掉了。
三月初八那日所得的新觉悟,使我明白,治学有无成绩,有无结果,不是单靠方法就可以做得到的。在方法之前还须有更重要的先决条件,那些先决条件不具备,即有方法也是没有用的。《西游记》的孙大圣,因为上西天取经去,怕路上要遇到许多艰难,所以就求观世音给他三根救命毫毛,放在身边,以便解决一切的危急。假如做学问也和唐僧求经一样要经过九九八十一劫,那么,难关还有一定的数目,然而做学问这一条路的历程,却是无穷尽的,其难关也不止九九八十一。如果我可以借给你们三根毫毛,或者一把百宝宝钥,以便诸君都能够深达学问的堂奥,岂不甚妙?无如我去年三月以来的新觉悟,使我知道做学问是无捷径的,也无小路可走,更无三根毫毛般的百宝宝钥可求。我们应当在方法之外,先解决做学问的基本条件,依据这种基本条件以建立学问的基础,以后,治学的方法,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现在我把去年在天津旅馆里所觉悟到的两个基本条件贡献给诸位,这或许比三根毫毛还有用呢!
我以为在做学问之前,应先有下列两个条件:第一是有博大的准备,第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兹请依序说明之。
一、准备做学问的准备工作,就是先要打个底子,先要积知识经验,把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了,学问的初步也就有相当的成功了。做学问的第一步功夫,先在日日探求知识,搜集材料,不要即谈方法,更不要急求成绩,知识日深,材料日多,自然有方法,有成绩了。即古人所谓“开卷有益”之意也。所以现在做学问不但要开卷,而且什么东西都要用,以作做学问的基础。诸位知道,在科学史上有一段佳话,说牛顿看见苹果自树上坠下,后来就依之发现地心吸力的定律。这种希世的发明,不独当时和现在的学术界受了绝大的影响,即将来影响于学术界亦必无穷尽。
但是苹果的坠地,可以说是我们天天所看得见的,但是为什么不知道去发明,倒让牛顿发明了去呢?原来我们所以不及牛顿的地方,就是因为没有牛顿的博学的基础。我们都以为苹果的坠下是当然的,用不着再加怀疑,但是牛顿对苹果的坠下却发生了怀疑,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空中飞去呢?他的成功是因为牛顿有了精博的学问,对于当时十六、十七世纪的新科学有了深切的研究。因此做学问必要先有丰富的知识来做基础,这是不待言的。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做学问的先决条件,不是重在先得方法,而是在先求知识,抱定开卷有益的态度,先造成广博精深的基础,然后才来做学问。宋朝的王安石,其道德、学问、功业,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等人。他有几句很警惕的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的朋友曾子固因为看他做学问方法太杂,就写信勉戒他。王安石先生因此就作书答他说: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体而无疑。盖后世之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
我们现在离王安石先生的年代,虽已有八百余年之久,但一读他前面的一段文章,再把“致其知而后读”的意思仔细体味起来,深觉其言,实大有至理。所以做学问应该以广博精深的学问来做基础,不论它是牛溲马渤,竹头木屑,都要兼收并蓄,使对于各种知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然后做学问才能有成绩;否则,即有孙大圣的三根救命毫毛,亦无补于事。不过,或许有人对于“致其知而后读”的意义还有怀疑,现在请再举例以明之。
我现在要举例是《墨子》。《墨子》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奇书。墨子大家都知道他是讲兼爱的,反对儒家和杨朱一派的思想的。因为历来儒家的思想占了优胜,所以《墨子》这部书,就久被人所摈弃了。二千年来去注意它的人很少,所以其中遂致有许多残缺讹误之处。全书最值得注意的,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这六篇记载着当时墨子学派的各种科学理论,一向因为没有人看得懂,注意的人就更少了。到了乾隆时代,才有人稍为看得懂,也才知道其中有须横看的。及至清末中西文化沟通后,中国人从西方学得了几何学、光学、力学之学,后来又有人懂得了论理学、知识论等,到了这个时候,把《墨子》的书打开来看,才骇然惊喜,原来在《墨子》里有许多地方是可以用这些新知识来解释的。不过,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为什么以前的人对于《墨子》一书能够了解的是这么少,到了后来能了解的人反而这么增多呢?我们的知识越多,我们了解《墨子》也越多。这就是“致其知而后读”的道理。所以从以上的论据看来,可以使我们明白,凡是知道的事物越多,知识就越广,知识越广,就越容易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