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美国政党政治:非对称·极端化·不妥协
(美)迈特·格罗斯曼等更新时间:2025-01-15 15:36:12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者认为,共和党的基本特征是意识形态主导,民主党的基本特征是利益群体驱动。美国公众在广泛的意识形态问题上持保守主义的立场,而在大多数具体政策问题上则持自由主义的立场,这种矛盾的状态使共和党与民主党都可以声称自己代表多数选民。同时,两党的运作并非简单的镜像反映,而是存在着根本的、长期的非对称性——从政党结构到竞选公职、从白宫决策到国会立法、从媒体影响政治到智库建言献策,两党各行其道、各得其所。美国政治的极端化也由此产生并不断加强,“极右”和“极左”的力量都在扩大,但两者的影响力仍不“对称”,共和党“右翼”的地位和影响力远在民主党“左翼”之上。极端化不仅导致两党之间在重大问题上的妥协越来越难,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两党内部的妥协越来越难,这也许就是当前美国社会“分裂”的主要原因所在。
译者:苏淑民
上架时间:2023-07-01 00:00:00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迈特·格罗斯曼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津巴布韦土地改革与政治发展
纵观津巴布韦1890年以后的历史,土地问题与政治问题一直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说“土地就是政治”。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以及独立多年后的土地改革就是一个从少数白人通过强力占有土地转变为多数黑人平均占有土地的过程,此演变的根源何在?演变如何得以发生?这种土地关系演变的过程如何?此过程的影响有哪些方面?沈晓雷博士的著作从历史角度多方位地探讨了津巴布韦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现实过程以及在经济、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政治18.7万字 - 会员
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7(总第7辑)
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与耶鲁大学非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北京论坛分论坛“中非发展合作的新趋势”。《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7)》遴选会议上的优秀论文,集中探讨新时代构建新型中非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一带一路”与中非合作论坛关系、中非合作的人文面向、中非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等经济领域的新合作、新型国际发展合作模式、中非全方位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等中非合作中最新走向中的机遇、创新与挑战。政治18.7万字 - 会员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本书在追问“东亚社会的协调发展建基于何种公共性”这一基本问题基础上,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将中国社会学者较少关注的“韩国社会转型”作为反思中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照框架,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超越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皆为共生互促的关系。政治23.8万字 白人贫困
长久以来,美国社会存在这样一种错位的认知,即将黑人与贫困等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近年来,在数次爆发的民权运动中,黑人是理所当然的主角。然而事实是,在美国底层的贫困人口中,白人比黑人多4000多万。这些长期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底层白人群体,已然成为左右美国政局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的崛起意味着美国社会潜藏着一股可能影响未来政治走向的暗流。这是一本由一名黑人撰写的关于美国白人贫困的书,作者是美国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政治14.1万字- 会员
中亚研究(2017年第2期/总第5期)
本辑论述和分析了19世纪后期沙俄政府在中亚的内外政策;重点研究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状况,特别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前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的战略重点;梳理了塔吉克斯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对阿富汗局势做了介绍,分析了重建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机遇。政治8.2万字 - 会员
欧洲典型国家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服务作为一种集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即时性物品,由谁提供和如何提供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本书聚焦于欧洲典型国家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模式,系统阐述三种不同模式的发展演进、突出特征及服务成效,并基于比较研究深入分析这种多元模式分别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呈现多元模式。最后对中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宏观政策进行梳理、对微观供给进行考察,为构建和完善中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政治14.2万字 - 会员
北冰洋研究(第2辑)
《北冰洋研究学刊》由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办,是国内第一份,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关于北冰洋研究的学术集刊。本刊依托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与阿拉斯加大学人类学系,主要刊发北冰洋国家或地区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性文章,同时译介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价值重大;同时,本集刊也能够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参与北极事务提供文化层面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12.4万字 - 会员
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第2辑)
本书重点分析了21世纪东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东北地区满语文化状及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特点、19世纪末俄国的对华认识与义和团事件、1882—1894年中朝商路历史性变迁原因及其影响、抗战初期日本媒体的战争宣传、集体化时代中共在农村关于贫困和反贫困的实践、“天乳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展开论述、中国舟山群岛新区捕捞活动的变化及其影响、当代中国政治史中的“公民”等问题,关注了中国和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47.3万字 - 会员
亚非研究(2017年第1辑/总第11辑)
《亚非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洲、非洲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安全、军事、环境保护等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专业性、权威性已广获认可与好评,也为国家亚非问题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政治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