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冰箱里的爱人
冯志刚更新时间:2023-12-24 19:52:15
最新章节:第70章 科幻应该写给谁看(创作谈)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柳天语和沈莹雪是一对浪漫恩爱的年轻夫妻,柳天语不幸患上绝症,幸好一种先进的冷冻技术救了他的命,但他被迫要在眠时仓里待上三十年,夫妻俩还要面对巨额债务。坚强隐忍的沈莹雪独自带着孩子苦苦支撑三十年,柳天语出仓时,她却患上老年痴呆症,记不起柳天语是谁。柳天语靠写作赚到了钱,也改善了和从小失去父爱的两个孩子的关系。他不惜斥资让沈莹雪住进眠时舱。十年后,沈莹雪出仓,高科技治好了她的老年痴呆症,还让她恢复了青春,一家终获团圆。
品牌:百花文艺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百花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志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未来观测站:献给青少年的10个科幻故事
《未来观测站:写给青少年的10个科幻故事》由10篇小故事构成,每篇涉及不同的科学元素,既讨论了“薛定谔的猫”“机器人三大定律”这样经久不衰的经典命题,亦包含“人工智能及其产生的伦理问题”这样新潮的概念。叶李华老师所创作的十个故事,融合了硬核的科学主题与温情的人文关怀,兼具科普深度与文学温度。其创作手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内核,引导小读者们思考科学、人文、技术进步与相伴相生的社会问题,寓教于乐。叶老师坚小说5.9万字 - 会员
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品集
《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品集》为2022年“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品的收录集。“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为2022年“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的特别环节,邀请了历届“未来科幻大师”征文比赛的一等奖得主创作以“成渝双城”(成都或重庆)为背景的科幻短篇。在《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品集》中,读者们将看到当年的新人作家,如今已成长为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如彗星般照亮了中国科幻小说14.9万字 - 会员
群星通航:中国科幻小说精选(中国科幻基石丛书)
本书收录多篇入围2023年和2024年两届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品。其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作家王晋康、何夕、韩松的经典之作,也有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人气作者江波、任青、鲁般、王侃瑜的佳作,还特别收录了“惊奇奖”入围者辛维木和刘麦加的短篇代表作。这些原创科幻作品为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们献上了一场文字盛宴,赢得了广泛赞誉。经由本书,我们能够变换视角,从世界科幻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作品的独特表达,见证它们折射出中小说13.9万字 水星逆行(现场文丛)
《水星逆行》是青年作家双翅目的最新小说集。双翅目打破科幻文学类型桎梏,于诸多古老传统中提取想象元素:《毛颖传》、龙图腾、文面习俗……双翅目以想象为引,给人以启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除了日新月异的科技,还有那些早已存在又常常被遗忘的,人类的过去。小说17.4万字月球背面的复制者
未来,一项可以将大脑意识扫描并移植到新身体的新兴技术出现,让沙利文仿佛看到了重生的机会。他从父亲因遗传性绝症而沦为植物人以来,就一直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有朝一日,他也许会步父亲的后尘。因此这次,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复制自己的意识,并将之上传到一个以他为原型仿造的机器人。却不成想,事情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小说20.6万字- 会员
狂气之瞳
人类将恐惧送上月球,却忘了月亮本是一面镜子。在未来世界,一种名为“红瞳症”的基因异常现象引发全球恐慌——患者天生拥有赤瞳,月圆之夜视线所及之人会瞬间自燃碳化。为平息社会恐慌,政府推行“月球移民计划”,宣称红瞳症患者登月即可恢复正常生活。主角秋理与挚友禾月作为首批移民者,在重力轻如羽毛的月球基地过上了和正常人无异的生活,耕种、研究、透过“月窗”遥望38万公里外的故土,仿佛终于触摸到平凡。秋理曾相信这小说4.2万字 - 会员
模拟造人(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故事以一个商业计划为肇始。洛森和他合伙人们基于二战时期历史人物,精心设计出历史上真实人物的仿生机器人,如埃德温·M.斯坦顿和林肯,希望借此大发横财。但问题是,唯一的潜在买家是一个贪婪的亿万富翁,他对仿生人准备的计划可能会使他们最终犯法入狱。更加复杂的问题接踵而至,仿生人似乎造得太过精妙,让所有人怀疑它们仿佛是真正的历史人物跨越时代复活过来一般。然而像亚伯拉罕·林肯这样伟大人物,一旦复活,他可能并不小说14.7万字 - 会员
异象(伊恩·M.班克斯“文明”十部曲)
2500年前,一个无法探测的巨大未知物突然消失。现在,它带着不详和神秘再度出现。科技的飞跃,又或者生命的覆灭——人类和智能机器要如何打破宇宙的沉寂?威廉·吉布森、埃隆·马斯克赞不绝口的科幻佳作。令人战栗、心怀恐惧、深深着迷。如果你也喜欢《与罗摩相会》《沙丘》《降临》,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小说28.3万字 - 会员
宇宙旋时
21世纪,科技的划时代产物——人工智能,已经在社会中逐渐普及。伴随着不间断的指数级自我升级,在多年后其进化成为新的“物种”——物能智慧。它的能力早已对人类能力形成维度级超越,因此人类分裂成了两派。广义物种派:物能作为新兴物种完全可以取代人类接管地球,人类在它的庇护下生存;狭义物种派,人类和其他生命体迟早会被物能灭绝,反智能化才是保护地球生态体系的唯一选择。在强烈的伦理冲突中,维度进化派悄然形成,他小说1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