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大学专业详解.2020年
雒运强更新时间:2020-11-11 19:07:30
最新章节:6.根据青年千人计划选大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关系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书第一部分主要就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热点问题以及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答。第二部分为“专业大类分析比较及有前景专业推荐”,对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理学类、土建类、海洋科学技术与工程类、航空航天工程类、文史哲类、经济金融类、生态与环境类10大专业门类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推荐了一些有前景的专业,旨在指导考生理性选择专业,不追热,不盲目,要理想与现实兼顾,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份实实在在的、真正能够体现一个人靠劳动和付出而实现人生价值的专业,共推荐了理科、工科、文科、商科、医科等学科方向的51个专业,是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一般家庭考生的背景的前提下选出的,给出了较为详细的推荐理由。第三部分是专业详解,详细讲述了当前高等院校287个本科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研究生专业、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就业与薪酬等,以便高考学生和家长较全面、详细地了解大学专业。第四部分为“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推荐”,主要推荐了一些我国职业教育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些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专业设置。本书将高中的科目专长、个人兴趣爱好、专业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等高考学生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大学本科专业密切关联,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填报志愿。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雒运强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大学的窘境与革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AI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是雪中送炭,还是火上浇油,如何重振教育成为了社会关心的话题,本书由两位管理教育家,将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引入教育领域,为我们从本质上,深入到不同高校的DNA来勾画了人才培养的创新路线图。本书以哈佛大学近四百年的基因演化为主轴,可以看到现代大学的创新演化过程,再加上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这些年依靠在线教育,实现快速突围的方法,向我们揭示“创造新知社科25.8万字 - 会员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
本书以产业转型升级对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为研究主题,以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经验法则、钱纳里—赛尔昆就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产业价值链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理论等为基础,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科12.1万字 - 会员
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15~2019)
本书汇集了2015~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业内同仁为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提交的一系列政策研究报告,包括宏观体制机制、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民办教育财政、学前教育财政、义务教育财政、高中教育财政、职业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教育财政策略等专题的研究成果。社科63.1万字 - 会员
家长如何说,老师才会听
关心则乱,当我们以父母的身份去与老师沟通时,往往会陷入当局者迷的情景之中。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开口?家校沟通的节奏到底怎么把握?与老师沟通总是浅尝辄止,无法触及问题核心?沟通不欢而散,还能挽救吗?……这些都是我们在与老师沟通时经常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因此,本书搜罗了家长与老师沟通时常遇到的40个问题,并用真实案例加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解决方案,旨在用宏观+微观的立体视角,全面消除家校隔社科4.8万字 - 会员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研究
本书是一本关于新媒体高校德育教育创新的专著,新媒体对高校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媒体既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本书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的形态角度着手,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应用,主要讲述了当前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德育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探索新媒体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创新实施路径,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寻找全新方向,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于德育社科17.6万字 - 会员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研究
本书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四川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内涵、中职院校校情、学情、教情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浅出地分析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实困境及问题归因,深层次挖掘、全面系统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切实把握课程思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发挥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价社科17.4万字 教学与学习的科学:每位教师都应知道的56项教育研究成果
本书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研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关于教学与学习大量重要、基本的研究成果、理念、概念和应用,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学与学习,更轻松地掌握关键原则,更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本书从这些重要研究中提炼出了许多基于实证研究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理念,其中包括:提取练习、间隔学习、交错学习、认知负荷理论、罗森夏因教学原则、反馈、心理弹性、元认知……社科3.3万字- 会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视域
本书试图从学科视角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其他学科存在的意义,且将研究视角锁定在历经两次调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中,回答处于末端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他五个二级学科所具有怎样的价值意义。为此,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域,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史沿革,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在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社科15.8万字 - 会员
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1978~2018)
本书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产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发展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转变,农村教育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换,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农村教师身份由“民办”向“公办”的历史社科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