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难忘的岁月
厉以宁更新时间:2020-08-06 10:36:18
最新章节:第125章 附录:时代 责任 创造[1]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厉以宁先生的诗词散文集,全书分四卷展开,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和记录了厉以宁先生自1950年以来的诗词。包含韵律诗、词、自由体诗等内容。每首诗歌后都备有附注,有些解释了作者写作背景,有些则是作者对诗韵本身的注解。从这本诗词集可以读到厉以宁先生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既有对亲情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字字释道解惑,句句修心养性。
品牌:智品天下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智品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厉以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春意思
本书汇集了作者精干短小的时论,深度观察的事论,替其他作家写的序论,以及部分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演讲稿,虽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读来仍然见血见肉,趣味横生。作者以思想兼文艺性的随笔写作见长,有文有思有趣。本书从书名到结构,都充满着一种机智。《春意思》,作者名字有春,“春”指代作者,是他表达的各种观点,是他对当下社会的有趣解剖,是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现象做的一种深度诠释。文学15.8万字 - 会员
京隐述作集(二)
京隐,为彭树智先生的别名。《京隐述作集》从“文以载道”“史以明道”和“哲以论道”三方面探索人类文明交往自觉之道,是彭先生治学的新作。该书关注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关注美学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以关注人的内心为旨归,全方位展示了老一辈历史学者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今将前两集出版,“哲以论道”且待来日。《京隐述作集》第二集《史以明道》分六编。第一编史道:人类文明交往探源;第二编史道:明人类文明交往“自觉化”之文学23.6万字 - 会员
激荡与回响:吴思敬诗学思想研究论集
本书汇集谢冕、程光炜、周晓风、罗振亚、刘士杰、吴晓、张德明、姜玉琴、张健、师力斌、邱景华、易彬、卢桢、刘波、陈培浩等学界同仁关于吴思敬诗学研究的专题文章,分别纳入“同行、坚守、探索、回响”等专辑,涉及同代人有关吴思敬先生的印象与认知,中青年学者探讨其诗歌批评与理论建构、诗歌史研究等内容,并附资料价值较高的访谈与学术年谱。文学28.2万字 - 会员
孙梦雷文存
孙梦雷(1904.9.5—1937.4.5),男,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文学研究会会员,1920年代著名作家。孙梦雷的创作主要有两类题材:一是控诉战争的残暴与非人道给无辜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另一类是揭示底层民众艰难的生存现状。这些作品在辉映“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他对底层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无情鞭挞,以及反映“血与泪”的文学的创作个性,体现出孙梦雷可贵文学21.8万字 - 会员
文学仍然在场:中国作家访谈实录
本系列是著名媒体人、腾讯读书主编张英的作家访谈录。其中,《文学仍然在场》收录张英对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刘恒、杨争光、卢新华、祝勇、张炜等10位作家的访谈;《只为内心写作》收录张英对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潘军、迟子建、王刚、虹影、毕淑敏等10位作家的访谈。跟随文学逐梦者张英,与中国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对话。读懂作家的创作历程、初心与理念,还原文学攀登者的前行之路。文学24.9万字 - 会员
戛纳光影:我的电影笔记
本书作者是《广州日报》电影线记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其近10年的电影观察和思考、经历和故事汇集成册。全书分为戛纳记忆、电影节片花、影人近距离、行业观察、随思小撷五个部分,以作者多次前往戛纳国际电影节采访的经历、故事、见闻为主要内容,讲述作者与电影的故事。例如,“戛纳记忆”里,有《江湖儿女》世界首映,全场观众起立鼓掌5分钟;有看《归来》时,法国观众感动地涕泪横流;有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被赞名副其实的文学7.1万字 - 会员
暨南大先生:詹伯慧
本书作为詹伯慧教授2021年九十华诞时的献礼之作,将与首届詹伯慧语言学奖颁奖典礼同时举行此书首发式,意义重大。本书选取了外界采写的较有分量、有影响的文章,加上詹伯慧教授年谱、詹伯慧教授著述目录,以及詹伯慧教授获奖情况等资料,详尽地记录了对詹伯慧教授近年来的学术活动、主要贡献,是对其学术贡献的一次总结,亦是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的鲜活样本。文学21万字 - 会员
做一只自由的鸟,飞跃你的高山
《做一只自由的鸟,飞越你的高山》是作者在二十岁写下的处女作,文章内容包括努力过后收获满满的喜悦、情绪低落时的自我安慰、对未来的期待和后知后觉才发现家人对自己的疼爱等。书的最后几篇文章算是作者送给自己情绪的礼物,希望自己永远有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勇气。去做想做的事,这个世界没想象中的那么差。文学9.9万字 - 会员
杨太辛文集
本书为浙江省委党校《学人文》系列中杨太辛教授的个人文集,收集了杨教授改革开放后在文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主要文集。杨教授195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后杭州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先秦文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工作,1980年,参加教育部委托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王驾吾教授主持的先秦文学培训班学习,1982年后调入浙江省委党校,任文史部主任。多年从事荀子哲学以及浙东学派的研究,在《孔子研究》、《哲学研究》等发文学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