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入门速学速记手册
杜俊宝 陈涛主编更新时间:2020-05-07 12:47:3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医学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本书用现代的语言诠释了古老、深奥的中医学,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穴位、中医诊断、中药与方剂、体质、中医与养生,以及针灸、刮痧、按摩、拔罐的操作技术和内科、儿科、妇科及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治方法。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方便实用,可供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俊宝 陈涛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针刺治痛:古典理论的现代解读与重复实践
本书以软组织外科学的视角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运动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损害阶段的分析,寻找需要治疗的层面。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个性化。通过对经典中医语句的分析,使人了解中医研究的立论所在,将力学理念加入到中医针刺治疗的研究中来,使针刺治疗不再只是经验的积累,成为可复制性极强的现代知识;通过分析不同针具的作用特点,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对经典经验穴位的作用分析,使单纯的朴素辩医学14.1万字 - 会员
《黄帝内经》生命文化源流史论
中国的医学典籍浩如烟海,论著以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作为研究进路,循迹中国医学思想史的脉络为后设图景,以《黄帝内经》的生命源流理念为研究主轴,立足内蕴的智慧思辨,通过探赜生命之气、生命之体、生命之脉、生命之理、生命之养等面向,期使彰显其内蕴的学术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涵,与此同时,亦对《黄帝内经》中的重要经典理论进行诠释反哺,期冀能够呈现中医经典文献精粹在历史脉络中的源流传承与时代脉搏中的文化开医学24.1万字 - 会员
中医特效偏方验方2000首
本书精心挑选了用之有效、流传最为广泛的偏方验方2000余首,并对这些偏方验方按照疾病分类,分为日常保健、常见急症、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偏方验方等,先对疾病进行简明概述,然后配以针对疾病所选用的偏方、验方和其他疗法。书中所选取之方,取材简便,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和常见病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医学19.8万字 - 会员
宗瑞麟针灸经验集
宗瑞麟教授为全国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治针灸疑难病症。其针法独特,本书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理论评说,临证经验与临床研究,使之宝贵临床经验,独到的观点见解和研究成果展现出来,有利于进一步学术传承,是从事针灸工作者,学术继承人不可多得的临床参考书。本书包括跟师临证医案、医话,以及跟师时所写的日志、周记、半月记、月记,学术专题讲座材料中精选医案和宗老的精典讲解等。医学16.4万字 - 会员
任督腧穴临床汇讲
本书作者杨骏教授,全国名中医,勤耕针灸临床近四十年,每年诊治患者万余人次,在完善针灸理论、创新针灸方法、特色灸法运用、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本书系统反映了杨骏教授对任督二脉腧穴的学术认识和临床运用经验,讲授任督二脉重点腧穴的定位取穴技巧、临床运用方法、临床配穴方法、运用禁忌、具体适应病种等,个人学术见解特色鲜明,案例生动,按语详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尤其是对初中级临床医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学26.6万字 - 会员
调肝论
本书是一部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之作。本书由数十位中医专家,穷六年之力,通过源流解析、理论阐释及各家运用经验的介绍,力求对中医调肝理论做出较为系统全面总结。全书分探源(传承)、阐释(发挥)、应用(发展)三篇,对于古往今来的中医调肝思想进行传承经典、系统整理、集中论述。全书内容丰富、实用,采用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展现调肝理论在古往今来临床运用过程中的演变与发展,以达到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便医学29.6万字 - 会员
本草致用
朱步先教授,始承家学,后拜朱良春、朱则如为师,从医50余载。海外行医多年,受限于动物药禁用,悉以中草药应病,极具心得。本书系统整理了朱步先教授临床50余年的用药经验,涉及常用本草近百种,折衷诸家,议论平正,验之临床,择善而从,化古为新,发掘药物的潜在功用,不泥于古,亦不悖于今,颇为可贵。本书反映了朱教授在本草药性方面的新发现以及在疑难病治疗方面的用药经验,内容翔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医学28万字 - 会员
二十一世纪中医学教材系列·女性常见疾病的中医保健
本书从中医的角度分别概述了女性月经、怀孕、产后、更年期等人生不同阶段常见疾病及其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除各种疾病的中药推荐外,书中还列出了一些实用药材、药食两用材料、按摩及针灸手法,以供读者参考。医学10.3万字 - 会员
《太素》札记
全文迻录《黄帝内经太素》经文,遵萧氏之先,折中杨注,加以札记而成书。全文保留卷首篇萧延平氏按语,对原书经文的句读分段发挥,主要以文义句意为依据,本着读原文识医理原则,以清晰可辨为务。经文下,按语为札记内容,其中有选择杨注之可取或需辨析者,有解读经文字句之义者,而个人所见或有争议处,则置于高按之下,以示区别。读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7月影印萧氏兰陵堂本,参以人民卫生出版1965年2月整理本,医学3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