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冯并更新时间:2016-10-16 15:52:59
最新章节:第67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央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能够推进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有利于推进“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书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历史上的丝路和当今的丝路对中国的意义,揭示了实施丝路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分析了目前丝路战略实施的现状,并提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
品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并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迈向高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经验及对非洲的启示
本书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共四大部分构成。导论分析了中非城镇化在进展、动力与挑战等方面的异同;上篇总体概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和成就,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管理以及土地资源配置三个角度剖析中国经验;下篇从非洲城镇化的公众参与、非正规发展、科技创新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出发,基于中国实践,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结语分析中国在经贸合作和经验分享上已经或可能对非洲城镇化作出的贡献。经济15.2万字 - 会员
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中国发展动力研究报告系列三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无论从国际或国内形势看,中国都应该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本书在“五级火箭”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绿色新动能经济”概念,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绿色新动能经济发展的进展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分别提出了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经济16.3万字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3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1.7万字 - 会员
潮起潮涌
本书作者基于实地走访和深度调研,以中国经济发展改革为主轴,串联宗汉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创业群像故事,从慈溪宗汉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的诞生开始,分五个部分全面回顾了宗汉乡镇企业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浴火重生的全过程。书中真实还原了宗汉乡镇企业从初创到扩张,从弱到强,从地区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地通过工业化一步步改变命运,从田野走向城市,从农村走向世经济14.6万字 关键理念:读懂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好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发经济20.2万字- 会员
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2019)
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姊妹篇,遴选出19个有代表性和典型特色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的责任情怀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济16.2万字 - 会员
跨境经济合作:原理、模式与政策
本书主要讨论了跨境经济合作的理论问题,在实践层面则重点考察西南边境地区跨境经济合作的状况与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促进跨境经济合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经济15.5万字 - 会员
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与创新:首届全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论坛文集
本书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探索,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运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方法,从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全视野对当前和近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找到中国特色改革发展创新之路。经济18.2万字 - 会员
透视中国政府统计数据:理解与应用
GDP等政府统计数据是经济研究、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但是,关于这些数据的统计规范与用户的理解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对相应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应用。本书通过详细解析GDP等统计指标的概念、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主要用途,原原本本地讲述相应统计数据的生成和运用的真实逻辑,厘清各种“统计反差”背后的原委,努力消除统计规范与用户理解之间的差异,促进政府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应用。经济10.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碳”寻未来(《复旦金融评论》第11期)
【本期专题】“碳”寻未来:2021年初,美国得克萨斯州遭暴雪袭击致大面积停电。其背后是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的极端天气。当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已然转变成“灰犀牛”之际,气候变化这只“绿天鹅”日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风险,它不仅事关经济,更事关全人类福祉。碳中和不仅是环境与气候治理的目标,也是人类生存、求发展的目标。实现碳中和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是所有国家综合碳排放导致的后中国经济6.5万字 - 会员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金融新征程(《北大金融评论》2023年第1期)
以今天中国与全球的密切联系,若脱离全球视野,很难看清楚中国的状况;同样,以今天中国经济金融之规模,若不考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也难以完整把握全球走势。因此,以开放的视野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下的金融新征程,极为重要,甚为迫切。中国经济14.8万字 - 会员
可持续减贫中的金融创新(《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3期)
此次河南村镇银行风险事件,暴露出的正是村镇银行经营不规范问题。这也再一次把我国乡村金融发展所面临的的利与义、普惠性与可持续等难题披露于公众眼前。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策划了本期专题——可持续减贫中的金融创新,并邀请众多领域内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包容性、可持续性等问题的创新解决,市场化的手段如何加速金融科技场景化革命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享,以期让“更好的世界”实现的路径,宛如小径分叉中国经济14.8万字 - 会员
欧美大通胀与中国应对(《北大金融评论》2022年第4期)
世界正进入一个高通胀和高利率的新时代,对于中国而言,这种变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这一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在转型中展现出更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中国经济14.4万字 - 会员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18—2019
世界经济总因分歧与共谋而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为此,“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自成立(2008年)以来,以季度为单元,始终关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国财政收支及风险情况、宏观调控的搭配框架,以及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深入的跟踪分析,形成了系列季度报告。通过对各季度报告的整理编排,课题组每两年出版一本年度成果,本书是就课题组2018-2019年度的研究成果整理而中国经济18.7万字 - 会员
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扶贫扶志故事选
《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包含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办(局)推荐的32个具有地方特色、做法经验典型、成效显著可学可借鉴的脱贫攻坚案例。这些案例,较好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波澜壮阔的生动变化,诠释了社会各界合力攻坚的有效途径,展示了各级扶贫干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模式。中国经济1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