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7 15:40:55
封面
版权信息
Digital Lab简介
前言
凡例
导论 走向文化逻辑学
0.1 符号学理论构想
0.2 “符号学”:领域还是学科?
0.3 交流与(或)表意
0.4 政治边界:领域
0.5 自然边界:符号学的两种定义
0.6 自然边界:推理与表意
0.7 自然边界:阈值的下限
0.8 自然边界:阈值的上限
0.9 认识论的边界
第一章 表意和交流
1.1 基本交流模式
1.2 系统和符码
1.3 作为结构的s-符码
1.4 信息,交流,表意
第二章 符码理论
2.1 符号-功能体
2.2 表达和内容
2.3 外延(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
2.4 讯息和文本
2.5 内容和指称(referent)
2.6 作为文化单位的意义
2.7 解释项
2.8 语义系统
2.9 语义标记和义位
2.10 KF模型
2.11 修正的语义模型
2.12 Q模型
2.13 语义空间的格式
2.14 附加编码和不足编码
2.15 符码和作为开放形式的讯息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符号生产理论
3.1 概况
3.2 符号学陈述与事实陈述
3.3 提示
3.4 符号的类型学问题
3.5 像似论批判
3.6 生产方式类型学
3.7 作为创造的审美文本
3.8 修辞劳动
3.9 意识形态的符码转换
第四章 符号学的主体
参考书目
术语及人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