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25 17:10:29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
获取真义与焕发新义——略谈中华古文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 获取真义——进入历史文化语境的考察
二 焕发新义——现代阐释的必要性
三 简析一个案例:双重解释的路径
作为纯学术的古文论研究
探求与古人对话的恰当方式——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为例
上篇 对两大基本研究路向的反思
一 “追问真相”之研究路向的意义与局限
二 以“意义建构”为目的的研究路向之反思
下篇 向古人学习言说的方式
三 中国古人运思方式的特点:从“美学秩序”到“关联性思维”
四 对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五 如何借鉴古人的言说方式而与古人对话
异域突围与本土反思——试析《沧浪诗话》的首次英译及其文化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学与文学:对《后汉书·郭陈列传》一段插话的思考
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反思
定义“文化”:前英国文化研究时期的表述
一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定义
二 F.R.利维斯的文化概念
三 T.S.艾略特对文化的界说
简短的结语
艺术与偶像崇拜——列维纳斯 面对文学和艺术
一 “禁止表象”与给予面容
二 形象及其阴影,“纯感性”及其重力
语言问题与比较视阈下的中国诗学研究
一、“跨语际”、比较与争议
二 “语言论转向”及其不同路向
三 中西语言比较与中国诗学研究
从个体独立到反抗被描写——鲁迅研究再批判
一 个体独立与文学自主性
二 反抗被描写与自由平等意识
三 末人话语与现代性的危机
现代主义的倡导:叶公超的文学批评
一 引言
二 行走在西方与中国之间
三 认识西方现代的文学与批评
四 中国的理论与实际批评
五 结语
现代诗性与现代意识——彭燕郊诗学发微
一 诗歌的“真实”性
二 诗歌的“现实”性
三 诗歌的“现代”性
文学的自觉抑或文体的自觉——文体论视野中的汉末魏晋文学观
一 “魏晋文学自觉说”:从流行到质疑
二 文体的自觉:汉末魏晋文学观的独特标志
三 文体自觉意义之一:回到文章自身与文章特征的呈现
四 文体自觉意义之二:文章观念分化与审美文学观的成熟
五 文体自觉意义之三:文章生命整体观与个体生命的觉醒
从学术思想取向及士人境遇看汉人对《楚辞》的接受
追寻超越——从先秦儒家性命思想的困境看“穷者而后工”命题的生成与内涵
一 从先秦儒家性命思想的演进看其困境
二 从无奈叹息到追寻超越
三 来自才德悖离论的挑战
四 韩愈的应对以及“穷者而后工”命题的生成
“论性而不论气,则收拾不尽”——朱熹“淫诗”说的价值诉求
一 “化民成俗”的文化理想及其性理学说
二 论性而不论气,则收拾不尽——“淫诗”说的价值诉求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实践成果探析
一 古代文论的体系化
二 古代文论的当代化
三 中西文论的融合化
《文化与诗学》征稿启示
声明
更正